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及含有其的箱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7058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箱变本体通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及含有其的箱变系统;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所述箱变本体分为地上部分箱变和地下部分箱变;所述箱变本体内设置有引流外界空气进入地下部分箱变,降低地下部分箱变内的温度后,并向外排出的通风单元。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箱变系统,包括箱变本体及上述的通风系统。本通风系统可有效避免地上部分箱变与地下部分箱变之间的热交换,地下部分箱变的通风模式独立设计,大大提高了地下部分箱变的散热效果,更好保证了箱变本体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及含有其的箱变系统
本技术涉及箱变本体通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及含有其的箱变系统。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其又叫做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箱变是一种把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组合在一个或几个箱体内的紧凑型成套配电装置。简单来说,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水、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内使成为一体,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变可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风力发电站、小区、公共场所,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箱变是供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落地式、半地埋式和地埋式三种。其中,半地埋式箱变因占地面积少,噪音小,电磁辐射小,检修方便等优点深受市场认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半地埋式箱变分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两个独立体,地下部分完全埋于地下,其散热需通过地上部分将冷空气吸入,同时热空气也需要通过地上部分排出。如图1。在近年的实际运行情况看,箱变的地上部分内部温度已经偏高,又将地上部分空气与地下部分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地下部分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地下部分排出到地上部分的热空气让地上部分运行温度也长期保持在高位。此举造成的后果就是,半地埋式箱变的运行温度偏高,基本保持在高位,特别是地下部分温度居高不下。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用于提高箱变的通风散热效果,降低箱变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及含有其的箱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箱变通风散热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所述箱变本体分为地上部分箱变和地下部分箱变;所述箱变本体内设置有引流外界空气进入地下部分箱变,降低地下部分箱变内的温度后,并向外排出的通风单元。优选地,所述通风单元包括开设在地上部分箱变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应进风口设置有进风风道,进风风道延伸至地下部分箱变内的底部,且进风风道上还连接有引风机。优选地,对应出风口设置有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延伸至地下部分箱变内顶部的中间位置,且出风风道上还连接有引风机。优选地,所述进风风道和/或出风风道设为弯管。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引风机为轴流风机。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箱变系统,包括箱变本体,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通风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变本体内设置通风散热的通风单元,该通风单元可引流箱变本体外的冷空气流入地下部分箱变内,在降低地下部分箱变内的温度后,再向外排出,从而起到通风作用,可带走地下部分箱变内的热量。本通风系统可抑制地上部分箱变与地下部分箱变之间的热交换,地下部分箱变内通风单元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地下部分箱变的散热效果,降低箱变的工作温度,更好保证了箱变本体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该通风系统的箱变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3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轴流风机1、进风风道2、进风口3、出风风道4、出风口5、地上部分箱变6、地下部分箱变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所述箱变本体分为地上部分箱变6和地下部分箱变7;所述箱变本体内设置有引流外界空气(即箱变本体外的冷空气)流入地下部分箱变7,降低地下部分箱变7内的温度后,并向外排出的通风单元。地下部分箱变7完全安装于地下,地上部分箱变6向上伸出地面。所述通风单元包括开设在地上部分箱变6的进风口3和出风口5,对应进风口3设置有进风风道2,进风风道2延伸至地下部分箱变7内的底部,且进风风道2上还连接有引风机。对应出风口5设置有出风风道4,出风风道4延伸至地下部分箱变7内顶部的中间位置,且出风风道4上还连接有引风机。所述进风风道2和/或出风风道4设为弯管。所述进风口3和出风口5相对设置。所述引风机为轴流风机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变本体内设置通风散热的通风单元,该通风单元通过轴流风机1引流箱变本体外的冷空气,冷空气从进风口3进入箱变本体内,并经进风风道2继续引流到地下部分箱变7内,在降低地下部分箱变7内的温度后,再经出风风道4引流从出风口5向外排出,从而起到通风作用,带走地下部分箱变7内的热量,降低地下部分箱变7的温度。另外,还可在出风风道4上设置轴流风机1,提高排风能力,散热效果更佳。还有,可控制地下部分箱变7内温度达到预定值时,轴流风机1自动启动,可节省电力。上述独立的进风风道2、出风风道4可让地下部分箱变7直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大大提高了地下部分箱变7的散热效果。另外,有一部分从进风口3进入箱变本体内的冷空气,可流经地上部分箱变6,为其通风散热,之后从出风口5向外排出。由于上面已陈述了通风单元对箱变本体的通风散热,尤其是地下部分箱变7。故,在两种通风散热相结合的方式下可抑制地上部分箱变6与地下部分箱变7之间的热交换。综上,本通风系统可有效抑制地上部分箱变6与地下部分箱变7之间的热交换。设置独立的通风单元,大大提高了地下部分箱变7的散热效果,更好保证了箱变本体内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施例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变系统,包括箱变本体,还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的通风系统。由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通风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通风系统的箱变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所述箱变本体分为地上部分箱变和地下部分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变本体内设置有引流外界空气进入地下部分箱变,降低地下部分箱变内的温度后,并向外排出的通风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地埋式箱变的通风系统,所述箱变本体分为地上部分箱变和地下部分箱变;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变本体内设置有引流外界空气进入地下部分箱变,降低地下部分箱变内的温度后,并向外排出的通风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单元包括开设在地上部分箱变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对应进风口设置有进风风道,进风风道延伸至地下部分箱变内的底部,且进风风道上还连接有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出风口设置有出风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尚文杨永亮蔡新春姚玲何启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银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