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景亮专利>正文

海龙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90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海龙琴,设置有4根琴弦,以解决音调偏少的问题;具有2个共鸣琴筒和1个比二胡直径大的主体琴筒,使得发声更加洪亮,运弓托解决了右手端着琴弓感到很累的问题;韵声槽使之成为能够对主体琴弦进行滚揉、扣弦和压揉奏曲的多种发声效果共鸣琴筒和共振琴弦的组合体作用到主体琴弦上面发出的声音大而韵美;主体琴筒的下面有一个高度可以调节单杆支撑座,随演奏者的身高可随意调节高度,方便演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龙琴
本技术涉及一种乐器
,特别是在胡琴结合辙琴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海龙琴。
技术介绍
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擦弦乐器之一,主要结构包括:琴筒、琴指板、琴弦、琴弓、琴码等。其中琴筒是胡琴的重要部分,通过手动推拉琴弓摩擦琴弦产生振动,而琴弦又与琴筒上面的琴皮共振后重新发出一定范围频率的振动而发声。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有多种形状,最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大多镶嵌着一个雕木花窗,对琴筒起了装饰和滤音作用。但现有的胡琴演奏出的声音单调乏味,我专利技术的辙琴(专利号2015206522698)解决了发声单调及乏味的问题,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增加了共鸣琴筒和共振琴弦。但是胡琴及辙琴的琴筒直径偏小,因而低声效果差,发声洪亮度也欠缺;然而琴筒又不能做的太大,不然琴弓距离琴码偏远,从而影响发声效果,这是因为琴弓是搭在琴筒上面,目的是右手在推拉时不至于感到疲劳,琴弓与琴码的距离占整个有效琴弦长度的1/9至1/12之间才最佳,由于琴码位于接近琴筒的中心位置,且那么如果琴筒的直径偏大,必然加大的琴码与琴弓的距离超出了最佳发声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解决现有辙琴的琴筒直径偏小,导致低声效果差、发声洪亮欠缺的问题,以及琴筒又不能做的太大,不然琴弓距离琴码偏远从而影响了发声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形状像海龙的琴,故取名海龙琴;该琴不仅发声洪亮,而且改变现有胡琴在演奏时低声部与其它乐器不能协同的现状。本技术提供的海龙琴包括有:琴指板、主体琴弦、韵声槽、主体琴筒、共鸣琴筒、共振琴弦、琴弦固定及调节板、共振琴码、主体琴码、单杆支撑座、运弓托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主体琴筒要比胡琴及辙琴琴筒的直径大,截面积大出2-5倍,从而实现低音范围广和发声洪亮的目的。为了解决音调偏少的问题,以及琴弓距离琴码偏远从而影响了发声效果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2根琴弦改成4根,但是这样琴弓就不能穿过琴弦,也不能搭在琴筒上面,造成在操作时右手端着琴弓感到很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设置一个运弓托,让琴弓搭在运弓托上,使得运弓省力,并且还能够让弓毛更好的抓弦;运弓托呈双向弯曲形状,其顶部部固定在琴筒与琴指板上,弯曲形状能够向下延伸,能够使得琴弓处于与琴码的距离占整个有效琴弦长度的1/9至1/12之间,以保证最佳发声。在琴指板的板面上剔出2道光滑的韵声槽,槽的位置在琴指板的左侧,即d、a两根高音弦的正下方,演奏d、a两根弦时,手指按弦以后,d、a两根弦是悬空的,就像二胡一样,能运用多种揉弦技巧,加强音乐表现力;而右边的C、G两根低音弦下面之所以不剔出韵声槽,是因为C、G这两根低音弦的直径太粗,按压用力较大,需要用手指把低音弦按压触及到琴指板更为合适,不然低音弦的音色会空虚无力。主体琴筒的下面有一个单杆支撑座,该支撑座的高度可以调节,随演奏者的身高可随意调节高度,方便演奏。主体琴筒的左右两侧分别增设有1个共鸣琴筒,每个共鸣琴筒的中间有一个共振琴码,共鸣琴筒的外侧设置有琴弦固定及调节板,这2个共鸣琴筒之间设置有1个共振琴弦,共振琴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琴弦固定及调节板的上面。所述共振琴弦压在2个共鸣琴筒中间的琴码上面,同时穿过且压在主体琴码上面,这样可以美化音色,同时还能够减轻四根主体琴弦对琴筒蟒皮的压力过大而可能导致塌陷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设置有4根琴弦以解决音调偏少的问题,具有2个共鸣琴筒和1个比胡琴直径大的主体琴筒,使得发声更加洪亮,运弓托解决了右手端着琴弓感到很累的问题;韵声槽使之成为能够对主体琴弦进行滚揉、扣弦和压揉奏曲的多种发声效果共鸣琴筒和共振琴弦的组合体作用到主体琴弦上面发出的声音更大而且韵美。主体琴筒的下面有一个高度可以调节单杆支撑座,随演奏者的身高可随意调节高度,方便演奏。附图说明图1是海龙琴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运弓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显示韵声槽结构特征。图中:1琴指板,2主体琴弦,3韵声槽,4主体琴筒,5共鸣琴筒,6共振琴弦,7琴弦固定及调节板,8共振琴码,9主体琴码,10单杆支撑座,11运弓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海龙琴包括有:琴指板1、主体琴弦2、韵声槽3、主体琴筒4、共鸣琴筒5、共振琴弦6、琴弦固定及调节板7、共振琴码8、主体琴码9、单杆支撑座10、运弓托11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主体琴筒4要比胡琴及辙琴琴筒的直径大,截面积大出2-5倍,从而实现低音范围广和发声洪亮的目的。由于形状像海龙的琴,故取名海龙琴;为了解决琴弓距离主体琴码9偏远从而影响了发声效果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主体琴筒4蟒皮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运弓托11,让琴弓搭在运弓托11上,以解决右手端着琴弓感觉累的问题;运弓托11呈双向弯曲形状,其顶部固定在琴筒和琴指板1上,粘接连接,弯曲形状能够向下延伸,能够使得琴弓处于与主体琴码9的距离占整个有效主体琴弦2长度的1/8至1/12之间,以保证最佳发声。所述琴指板1的板面剔出两道光滑的韵声槽3,槽的位置在琴指板1的左侧,即两根高音弦的正下方,当演奏该两根高音弦时,手指按弦后该两根高音弦是悬空的,就像二胡一样,这样能够发挥出多种揉弦技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而右边的C、G两根低音弦下面之所以不剔出韵声槽3,是因为C、G这两根低音弦的直径太粗,按压用力较大,需要用手指把低音弦按压触及到琴指板1更为合适,不然低音弦的音色会空虚无力。主体琴筒4的下面有一个高度可以调节的单杆支撑座10,随演奏者的身高可随意调节高度,方便演奏。所述主体琴弦2共有4根,以便获得比胡琴更多的音调,操作方法与大提琴相同。主体琴筒4的左右两侧各增设有1个共鸣琴筒5,每个共鸣琴筒5的中间有一个共振琴码,共鸣琴筒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琴弦固定及调节板7,这2个共鸣琴筒5之间设置有一个共振琴弦6,共振琴弦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琴弦固定及调节板7的上面。所述共振琴弦6压在四个共鸣琴筒5中间的琴码上面,同时穿过且压在主体琴码9上面,这样可以美化音色,同时还能够减轻四根主体琴弦对琴筒蟒皮的压力过大而可能导致塌陷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龙琴,包括有:琴指板(1)、主体琴弦(2)、韵声槽(3)、主体琴筒(4)、共鸣琴筒(5)、共振琴弦(6)、琴弦固定及调节板(7)、共振琴码(8)、主体琴码(9)、单杆支撑座(10)、运弓托(11)组成,其特征如下:/na.所述主体琴筒(4)要比胡琴的直径大,截面积大出2-5倍,从而实现低音范围广和发声洪亮的目的;/nb.在主体琴筒(4)蟒皮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运弓托(11),让琴弓搭在运弓托(11)上,运弓托(11)呈双向弯曲形状,其顶部固定在琴筒和琴指板(1)上,粘接连接,弯曲形状能够向下延伸,能够使得琴弓处于与主体琴码(9)的距离占整个有效主体琴弦(2)长度的1/9至1/12之间;/nc.琴指板(1)的板面剔出两道光滑的韵声槽(3),槽的位置在琴指板(1)的左侧,即两根高音弦的正下方,当演奏该两根高音弦时,手指按弦后该两根高音弦是悬空的;/nd.主体琴筒(4)的下面有一个高度可以调节的单杆支撑座(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龙琴,包括有:琴指板(1)、主体琴弦(2)、韵声槽(3)、主体琴筒(4)、共鸣琴筒(5)、共振琴弦(6)、琴弦固定及调节板(7)、共振琴码(8)、主体琴码(9)、单杆支撑座(10)、运弓托(11)组成,其特征如下:
a.所述主体琴筒(4)要比胡琴的直径大,截面积大出2-5倍,从而实现低音范围广和发声洪亮的目的;
b.在主体琴筒(4)蟒皮的一侧设置有一个运弓托(11),让琴弓搭在运弓托(11)上,运弓托(11)呈双向弯曲形状,其顶部固定在琴筒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白景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