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8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包括温差发电芯片IC3、升压模块IC1、控制器IC2、开关管Q1、正输出端口以及负输出端口,升压模块IC1的输入端以及正输出端口均与温差发电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负输出端口与开关管Q1的第一开关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二开关端接地,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指示灯LED1的阳极与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IC2的内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IC2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防止由温差发电芯片供电的器件运行时长过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电路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温差发电技术诞生后,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利用温差发电来实现搅拌功能的产品。其原理为利用温差发电芯片为驱动件供电,使得驱动件驱动杯内的搅拌棒移动。但现有的利用温差实现搅拌的产品没有控制功能,驱动件的受电端往往直接与温差发电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即温差发电芯片停止供电后,驱动件才会停止运作。由于温差发电芯片能够持续发电直至产品内的液体温度较低,因此驱动件的运行时长较长,使用者往往花较长的时间来等待搅拌,导致这些带有搅拌功能的产品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能够对利用温差发电实现搅拌的产品的搅拌时长进行控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包括温差发电芯片IC3、升压模块IC1、控制器IC2、开关管Q1、开关管Q2、指示灯LED1、正输出端口以及负输出端口,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正输出端口均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负输出端口与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与所述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ED1的阳极与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IC2的内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IC2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以及开关管Q2的通断。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2,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1,所述控制器IC2通过电阻R1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负输出端口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正输出端口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令温差发电芯片通过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向外供电,并利用带有定时模块的控制器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来控制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间回路的通断,从而对与正输出以及负输出端连接的器件的运行时长进行控制,并达到防止由温差发电芯片供电的器件运行时长过长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局部电路图。附图标记为:1、正输出端口;2、负输出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包括温差发电芯片IC3、升压模块IC1、控制器IC2、开关管Q1、开关管Q2、指示灯LED1、正输出端口1以及负输出端口2,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正输出端口1均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负输出端口2与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与所述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ED1的阳极与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IC2的内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IC2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以及开关管Q2的通断。使用时,正输出端连接产品中驱动件的正受电端,负输出端连接产品中驱动件的负受电端。温差发电芯片IC3感应到温差后,向正输出端出以及指示灯LED1输出电力信号,控制器IC2控制开关管Q1以及开关管Q2导通,使得正输出端口1与负输出端口2之间形成回路,同时控制器IC2内部的定时模块开始计时,此时驱动件运行且指示灯LED1亮灯。当控制器IC2内部的定时模块计时至预定时间后,控制器IC2控制开关管Q1以及开关管Q2截止,使得正输出端口1和负输出端口2间不再形成回路,此时驱动件停止运行且指示灯LED1不再亮灯,从而实现对驱动件运行时长的控制,并达到利用指示灯LED1指示驱动件运行情况的效果。温差发电芯片IC3是一种现有的发电方式,即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P型和N型结合的半导体元件组成的器件的一侧维持在低温,另一侧维持在高温,这样器件高温侧就会向低温侧传导热能并产生热流。即热能从高温侧流入器件内,通过器件将热能从低温侧排出时,流入器件的一部分热能不放热,并在器件内变成电能,输出直流电压和电流。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连接。通过电阻R3对指示灯LED1进行限流,防止流经指示灯LED1的电流过大导致指示灯LED1被击穿。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2,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从而防止流经开关管Q2控制端的电流过大导致开关管Q2被击穿。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1,所述控制器IC2通过电阻R1与开关管Q1的控制端连接,从而防止流经开关管Q1控制端的电流过大导致开关管Q1被击穿。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负输出端口2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正输出端口1连接。二极管D1能够在正输出端口1与负输出端口2间产生反向电压时,将高瞬态能量迅速降至最低值,并将电压钳位到一定值,从而保护连接在正输出端口1和负输出端口2上的驱动件。如图2所示,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容C3,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能够对升压模块IC1输出的电力信号进行滤波,从而保证控制器IC2稳定受电。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芯片IC3、升压模块IC1、控制器IC2、开关管Q1、开关管Q2、指示灯LED1、正输出端口(1)以及负输出端口(2),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正输出端口(1)均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负输出端口(2)与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与所述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ED1的阳极与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IC2的内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IC2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以及开关管Q2的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发电芯片IC3、升压模块IC1、控制器IC2、开关管Q1、开关管Q2、指示灯LED1、正输出端口(1)以及负输出端口(2),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正输出端口(1)均与所述温差发电芯片IC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IC2的受电端连接,所述负输出端口(2)与所述开关管Q1的第一开关端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2的第一开关端与所述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2的第二开关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IC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指示灯LED1的阳极与所述升压模块IC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IC2的内部设有定时模块,控制器IC2根据定时模块的定时信号控制开关管Q1的通断以及开关管Q2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温差发电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3,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王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九匠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