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开关、电能表及模块化计量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3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开关、电能表及模块化计量箱,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模块单元卡接在一起构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单元为电动操作机构、置于端部,其余为相极、紧靠电动操作机构依次排列,所述模块单元为方形,一侧面上设有凸台,即模块单元的一侧面由平台和凸台构成。优点:不但从外形上更加美观,而且大大减小了体积,节约空间;避免了传统的中性相极N非正常断开或虽非正常断开但接触不良使N极触点电阻变大,而导致的三相电压不平衡烧毁用户家用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开关、电能表及模块化计量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具体地,涉及一种外置开关、电能表及模块化计量箱。
技术介绍
目前三相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智能开关都是4极(4P),所有极都是断开的触头系统,其电动操作机构工作电源零线都要通过相应的N极取电。因N极有断点,有可能出现N极非正常断开或虽非断开但接触不良使N极触点电阻变大,从而导致供电的三相电压不平衡烧毁用户家用电器。另外,现有的断路器/智能开关,其结构复杂,所占体积较大,有些场地则不能满足其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外置开关、电能表及模块化计量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开关,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模块单元卡接在一起构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单元为电动操作机构、置于端部,其余为相极、紧靠电动操作机构依次排列,所述模块单元为方形,一侧面由平台和凸台构成。进一步,所述相极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相极一、相极二和相极三,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相极二和相极三的进线端取电。进一步,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零线取电线,所述零线取电线一端由电动操作机构内线路板上的电源引出,使用时,另一端连接在表箱的N极接线排上。进一步,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上设有控制和反馈两个端子,分别连接至电能表。进一步,所述相极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相极一、相极二、相极三和相极四,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相极二、相极三和相极四的进线端取电,所述相极四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相连、且无断点。进一步,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上设有控制和反馈两个端子,分别连接至电能表。进一步,所述相极四凸台的两端边缘处和平台的边缘处均设有接线端子,分别为接线端子一至接线端子四,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一和所述接线端子四通过铜排一相连;所述接线端子二和所述接线端子三通过所述铜排二相连,所述铜排一和所述铜排二通过软导线点焊相连。进一步,所述相极四平台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接线端子,分别为接线端子五和接线端子六,所述接线端子五和接线端子六通过软导线相连;所述相极四的凸台上设有拱形凸起。进一步,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内设有线路板。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外置开关的电能表。而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外置开关的模块化计量箱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置开关,采用该外置开关的电能表以及采用该外置开关的模块化计量箱,其中,该外置开关的相极和电动操作机构为模块化设计,不但从外形上更加美观,而且大大减小了体积,节约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技术方案,其相极内部结构上:1.采用3P结构:由零线取电线代替中性相极N,大大减小了开关的体积,且不影响开关的功能;或者,2.采用3P+N结构:将中性相极N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内部直连,且无断点,避免了传统的中性相极N非正常断开或虽非正常断开但接触不良使N极触点电阻变大,而导致的三相电压不平衡烧毁用户家用电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图5本技术实施例2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动操作机构;2信号端子;3相极一;4相极二;5相极三;6相极四;7零线取电线;8接线端子一;9接线端子二;11接线端子三;12接线端子四;13铜排一;14铜排二;15软导线;16接线端子五;17接线端子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开关,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模块单元卡接在一起构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单元为电动操作机构1、置于端部,其余为相极、紧靠电动操作机构依次排列,所述模块单元为方形,一侧面上设有凸台,即模块单元的一侧面由平台和凸台构成。相极和电动操作机构为模块化设计,不但从外形上更加美观,而且大大减小了体积,节约空间。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1,如图1所示,采用3P结构:所述相极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相极一3、相极二4和相极三5,所述电动操作机构1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3、相极二4和相极三5的进线端。所述电动操作机构1上设有零线取电线7,所述零线取电线7一端由电动操作机构1内线路板上的电源引出,使用时,另一端连接在表箱的N极接线排上,由零线取电线代替中性相极N,大大减小了开关的体积,且不影响开关的功能。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信号端子2,所述信号端子2上设有控制和反馈两个端子,分别连接至电能表,使用时,由电能表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开关的分合闸。电动操作机构1内设有线路板对线路进行整流、降压,从而提供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2,采用3P+N结构:所述相极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相极一3、相极二4、相极三5和相极四6,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3、相极二4、相极三5和相极四6的进线端取电,所述相极四6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相连、且无断点。避免了传统的中性相极N非正常断开或虽非正常断开但接触不良使N极触点电阻变大,而导致的三相电压不平衡烧毁用户家用电器。所述电动操作机构1上设有信号端子2,所述信号端子2上设有控制和反馈两个端子,分别连接至电能表,使用时,由电能表发出控制指令来控制开关的分合闸。电动操作机构1内设有线路板对线路进行整流、降压,从而提供电动操作机构的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作为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相极四6凸台的两端边缘处和平台的边缘处均设有接线端子,分别为接线端子一8至接线端子四12,其中,所述接线端子一8和所述接线端子四12通过铜排一13相连;所述接线端子二9和所述接线端子三11通过所述铜排二14相连,所述铜排一13和所述铜排二14通过软导线15点焊相连。作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4-图5所示,所述相极四6平台的两端边缘处均设有接线端子,分别为接线端子五16和接线端子六17,所述接线端子五16和接线端子六17通过软导线15相连;所述相极四6的凸台上设有拱形凸起。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开关均可用于目前的三相电能表上,实现了三相电能表电路的远程跳、合闸,从而达到费控或其他需求的远程自动控制,成为大负荷三相电能表外置型智能控制开关/断路器。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布了本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案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模块单元卡接在一起构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单元为电动操作机构、置于端部,其余为相极、紧靠电动操作机构依次排列,所述模块单元为方形,一侧面由平台和凸台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模块单元卡接在一起构成的,其中一个模块单元为电动操作机构、置于端部,其余为相极、紧靠电动操作机构依次排列,所述模块单元为方形,一侧面由平台和凸台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极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相极一、相极二和相极三,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相极二和相极三的进线端取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零线取电线,所述零线取电线一端由电动操作机构内线路板上的电源引出,使用时,另一端连接在表箱的N极接线排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上设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上设有控制和反馈两个端子,分别连接至电能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极的数量为4个,分别为相极一、相极二、相极三和相极四,所述电动操作机构的火线由所述相极一、相极二、相极三和相极四的进线端取电,所述相极四的进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小星徐晴赵双双田正其欧阳曾恺周超段梅梅龚丹夏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