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雨霞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1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包括有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且培养箱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温控模组,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体,其门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且门体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观察窗,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培养箱本体的内壁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三个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万向轮可以方便的推动着装置移动,通过门体上的密封胶圈,可以使其门体将其装置密封的更为紧密,防止装置受到漏气的影响,造成培养效果降低,且通过托板可以托住装载食品的托盘,并便于托盘的放置与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
本技术具体涉及食品检测
,具体为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常会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往往需要将食物放置培养箱内,保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培养箱是指温度可控的,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现有的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其食物的形状大小不一,使其培养内的托盘无法放入过大的食品,且托盘一般为封底状的,使其中端的食品无法有效的进行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以达到便于调节托盘间距与提高中端食品培养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包括有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且培养箱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温控模组,所述培养箱本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体,其门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且门体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观察窗,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与培养箱本体的内壁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三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且滑块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培养箱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放料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门体的面积与培养箱本体的面积相同,且密封胶圈与培养箱本体之间相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托板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通过手拧螺栓与滑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料机构内部包括有三个托盘,且托盘与托板的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托盘的底端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隔板,其隔板的内部连接有多个第二通孔,且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隔板与托盘之间呈平行状,且托盘与培养箱本体之间呈平行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通孔与隔板之间通过开孔构成一体化连接,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之间呈相对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万向轮可以方便的推动着装置移动,通过门体上的密封胶圈,可以使其门体将其装置密封的更为紧密,防止装置受到漏气的影响,造成培养效果降低,且通过托板可以托住装载食品的托盘,并便于托盘的放置与取出。2、本技术中,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托板可以通过滑块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调节多个托板的间距,可以使其根据不同食品的大小,调节托盘的间距,放置托盘间距过近,造成托盘内的食品培养效果底的情况发生。3、本技术中,在放料机构的作用下,通过托盘可以放置多种规格的食品,且通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可以使其托盘透气,利于中端托盘食品的培养,且通过拉动把手,可以托动着隔板移动,将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放置托板上放置的液体食物造成滴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培养箱本体;2、万向轮;3、温控模组;4、门体;5、密封胶圈;6、观察窗;7、调节机构;701、滑槽;702、滑块;703、手拧螺栓;704、托板;8、放料机构;801、托盘;802、第一通孔;803、腔室;804、隔板;805、第二通孔;80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包括有培养箱本体1,培养箱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且培养箱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温控模组3,培养箱本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体4,其门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5,且门体4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观察窗6,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7,且调节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701,滑槽701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7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三个滑块702,滑块7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703,且滑块702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704,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放料机构8,通过转动手拧螺栓703,可以使其再滑块702内伸缩移动,将其固定在滑槽701内。进一步的,门体4的面积与培养箱本体1的面积相同,且密封胶圈5与培养箱本体1之间相对连接,通过密封胶圈5可以使其门体4与培养箱本体1之间贴合的更为紧密。进一步的,托板704通过滑块702与滑槽70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702通过手拧螺栓703与滑槽70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托板704可以通过滑块702在滑槽701内上下滑动,调节多个托板704的间距。进一步的,放料机构8内部包括有三个托盘801,且托盘801与托板704的顶端之间为活动连接,托盘801的底端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802,且第一通孔802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腔室803,腔室80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隔板804,其隔板804的内部连接有多个第二通孔805,且隔板8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806,通过拉动把手806,可以使其隔板804在腔室803内移动。进一步的,隔板804与托盘801之间呈平行状,且托盘801与培养箱本体1之间呈平行状,移动的隔板804可以使其第二通孔805与第一通孔802相对连接或错开。进一步的,第二通孔805与隔板804之间通过开孔构成一体化连接,且第二通孔805与第一通孔802之间呈相对连接,通过隔板804可以将其托盘801底端的第一通孔802堵住。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待培养的食品放置托盘801内,若食品是固态的,通过拉动把手806,带动着隔板804在腔室803内移动,使其第二通孔805与第一通孔802相连接,若食品为半液态,则过拉动把手806,带动着隔板804在腔室803内移动,使其第二通孔805与第一通孔802错开,通过隔板804将其第一通孔802堵塞住,再根据食品的大小,手动拉动托板704,托板704通过滑块702在滑槽701内上下滑动,调节多个托板704的间距,再手动旋转手拧螺栓703,手拧螺栓703在滑块702内伸缩移动,将其滑块702与托板704固定住,再将托盘801放置托板704的上方,将其门体4闭合,通过密封胶圈5使其闭合的跟为紧密,就这样完成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包括有培养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且培养箱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温控模组(3),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体(4),其门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5),且门体(4)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观察窗(6),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7),且调节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701),所述滑槽(701)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7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三个滑块(702),所述滑块(7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703),且滑块(702)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704),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放料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包括有培养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2),且培养箱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温控模组(3),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体(4),其门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5),且门体(4)的内部嵌合连接有观察窗(6),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7),且调节机构(7)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槽(701),所述滑槽(701)与培养箱本体(1)的内壁两侧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滑槽(701)的内部套接插设有三个滑块(702),所述滑块(70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703),且滑块(702)的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704),所述培养箱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放料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4)的面积与培养箱本体(1)的面积相同,且密封胶圈(5)与培养箱本体(1)之间相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雨霞
申请(专利权)人:岳雨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