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7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包括:柱塞泵和反应池;其中,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和柱塞泵腔体,所述柱塞泵腔体设置在所述柱塞泵泵体上;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反应池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载流管;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载流液进液管;所述第二三通阀上设置有滴定剂进液管;所述反应池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滴定剂出液管。本申请通过在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中设置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以及载流管使得可以控制加液进程,让载流管中的载流剂的前端增加一段微小的空气柱从而使得被滴定的试剂被隔离不容易被污染,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
本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
技术介绍
水质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水质分析工具,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质分析仪的质量的好坏以及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正确性。现有的大部分在线水质分析仪大多采用滴定法,通过采用蠕动泵或者注射泵进行滴定剂的加入。但是,采用以上方式往往存在分析结果存在质量误差以及分析结果质量不稳定的缺点。例如:因被滴定的试剂容易被污染从而导致的分析结果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通过在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中设置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以及载流管使得可以控制加液进程,让载流管中的载流剂的前端增加一段微小的空气柱从而使得被滴定的试剂被隔离不容易被污染,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准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包括:柱塞泵和反应池;其中,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和柱塞泵腔体,所述柱塞泵腔体设置在所述柱塞泵泵体上;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反应池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载流管;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载流液进液管;所述第二三通阀上设置有滴定剂进液管;所述反应池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滴定剂出液管。较佳的,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和柱塞泵腔体,所述载流管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柱塞泵腔体的体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载流管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柱塞泵腔体的体积,保证了滴定剂添加的过程中滴定剂不会进入柱塞泵腔体,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柱塞泵的准确性。较佳的,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默认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所述默认公共端连接所述柱塞泵腔体,所述常开端连接所述载流管的一端,所述常闭端连接所述载流液进液管。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保证了整个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能够稳定运行。较佳的,第二三通阀包括默认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所述默认公共端连接所述载流管的另一端,所述常开端连接所述滴定剂出液管,所述常闭端连接载滴定剂进液管。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保证了整个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能够稳定运行。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中设置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以及载流管使得可以控制加液进程,让载流管中的载流剂的前端增加一段微小的空气柱从而使得被滴定的试剂被隔离不容易被污染,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柱塞泵泵体;2柱塞泵腔体;3第一三通阀;4载流液进液管;5滴定剂进液管;6第二三通阀;7载流管;8滴定剂出液管;9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通过在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中设置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6以及载流管7使得可以控制加液进程,让载流管7中的载流剂的前端增加一段微小的空气柱从而使得被滴定的试剂被隔离不容易被污染,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准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包括:柱塞泵和反应池9;其中,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1和柱塞泵腔体2,所述柱塞泵腔体2设置在所述柱塞泵泵体1上;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2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3,所述反应池9连接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一三通阀3和第二三通阀6之间设置有载流管7;其中:所述柱塞泵腔体2上设置有载流流进液管;所述第二三通阀6上设置有滴定剂进液管;所述反应池9和所述第二三通阀6之间设置有滴定剂出液管。具体方案是使用一个柱塞泵,柱塞泵进液出液处有一个第一三通阀3,可以控制载流液的吸取和排出,在出液端有一段较长管路(能够容纳一次排出的全部载流液),较长管路的另一端还有一个第二三通阀6,用来控制滴定剂(加入试剂)的进出。柱塞泵由柱塞泵泵体和腔体构成。在实际应用中,精确加入某种腐蚀性的试剂,会有腐蚀柱塞泵的风险。所以,本申请主要增加了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6以及载流管7。载流管体积不小于柱塞泵腔体体积。通过程序的控制,保证了滴定液添加的过程中滴定剂不会进入柱塞泵腔体,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柱塞泵的准确性。第一三通阀3,默认公共端连接柱塞泵腔体,常开端(即阀门关闭状态)连接载流管一端,常闭端(即阀门开启状态)连接载流液进液管。第二三通阀6,默认公共端连接载流管另一端,常开端(即阀门关闭状态)连接滴定剂出液管,常闭端(即阀门开启状态)连接载滴定剂进液管。加液控制流程如下:①吸取滴定剂:在载流管使用载流液填充完全后,第一三通阀3关闭,柱塞泵从载流管端吸液,第二三通阀6先关闭,从滴定剂出口处吸取少量气体,然后再开启,滴定剂进入载流管。②排出滴定剂:滴定剂吸取完成后,第一三通阀3关闭,同时第二三通阀6关闭,滴定剂从载流管中经第二三通阀6排出。较佳的,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1和柱塞泵腔体,所述载流管7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柱塞泵腔体的体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载流管7的体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柱塞泵腔体的体积,保证了滴定液添加的过程中滴定剂不会进入柱塞泵腔体,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柱塞泵的准确性。较佳的,所述第一三通阀3包括默认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所述默认公共端连接所述柱塞泵腔体,所述常开端连接所述载流管7的一端,所述常闭端连接所述载流液进液管4。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保证了整个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能够稳定运行。较佳的,第二三通阀6包括默认公共端、常开端以及常闭端,所述默认公共端连接所述载流管7的另一端,所述常开端连接所述滴定剂出液管8,所述常闭端连接载滴定剂进液管5。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连接方式,保证了整个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能够稳定运行。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中设置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6以及载流管7使得可以控制加液进程,让载流管7中的载流剂的前端增加一段微小的空气柱从而使得被滴定的试剂被隔离不容易被污染,从而让分析结果更准确。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柱塞泵和反应池;/n其中,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和柱塞泵腔体,所述柱塞泵腔体设置在所述柱塞泵泵体上;其中:/n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反应池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载流管;其中:/n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载流液进液管;所述第二三通阀上设置有滴定剂进液管;/n所述反应池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滴定剂出液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柱塞泵和反应池;
其中,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泵体和柱塞泵腔体,所述柱塞泵腔体设置在所述柱塞泵泵体上;其中:
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反应池连接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载流管;其中:
所述柱塞泵腔体上设置有载流液进液管;所述第二三通阀上设置有滴定剂进液管;
所述反应池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滴定剂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质分析仪的加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爱庭高楠覃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