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66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包括:解析管、加热体、手柄、安装座、密封接头及旋转锁止机构,解析管的一端插入到手柄中并与之固定,另一端贯穿通过安装座和加热体且端部插入密封接头中固定,旋转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折线槽和凸起,折线槽安装于安装座朝向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折线槽的端部开口且尾部闭合,凸起安装于手柄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凸起与折线槽装配为转动手柄从而使得凸起从折线槽的端部运行至折线槽的尾部。本申请由于折线槽和凸起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快速插接固定,并且由于解析管是内置于加热体中加热的,具有更宽泛的加热区域,可对解析管全范围加热,因此不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
本申请涉及分析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热解析技术主要用在环保、食品、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是采用加热的方式将有机化合物从采样管中释放出来,并对释放出的物质进行分析。它是一种集采样与浓缩于一体的技术。现有的热解析装置一般包括解析管、密封帽和开放式加热体,这种热解析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先将密封帽安装到解析管的两端,然后打开开放式加热体,将解析管放入到开放式加热体中间,之后再关闭开放式加热体。然而,上述的热解析装置普遍存在着操作步骤复杂,操作过程中容易高温烫伤,加热不均匀以及密封性能差,容易松脱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包括:解析管、加热体、手柄、安装座、密封接头及旋转锁止机构,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手柄中并与之固定,另一端贯穿通过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加热体且端部插入所述密封接头中固定,所述旋转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折线槽和凸起,所述折线槽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所述折线槽的端部开口且尾部闭合,所述凸起安装于所述手柄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折线槽装配为转动所述手柄从而使得所述凸起从所述折线槽的端部运行至所述折线槽的尾部。可选地,所述折线槽包括由端部至尾部按序交接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一线槽交接处呈90°角。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槽的轴线沿端部至尾部方向逐渐远离所述解析管。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槽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槽垂直的直线段和与所述第一线槽之间呈钝角的斜线段。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槽的端部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线槽的宽度。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槽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安装座端部外圆周长的1/4。可选地,所述手柄上与所述解析管固定的端部套接有至少一个O型圈。本申请的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由于折线槽和凸起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快速插接固定,并且由于解析管是内置于加热体中加热的,具有更宽泛的加热区域,可对解析管全范围加热,因此不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问题。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通过对解析管的端部装配O型圈,可以确保对解析管内样品的密封,通过旋转锁止机构可以达到更密封的效果。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图1所示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的装配图;图3是图1所示手柄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手柄-1;解析管-2;安装座-3;加热体-4;密封接头-5;凸起-6;折线槽-7;第一线槽-8;第二线槽-9;O型圈-10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的爆炸图。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一般性地可包括解析管2、加热体4、手柄1、安装座3、密封接头5及旋转锁止机构。解析管2的一端插入到手柄1中并与之固定,另一端贯穿通过安装座3和加热体4且端部插入密封接头5中固定。图2是图1所示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的装配图。参见图2,装配后的解析管2套接在加热体4中,一端通过安装座3与手柄1固定,另一端与密封接头5固定。解析管2通常由不锈钢管制成,其内部装有吸附剂,主要用于吸附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将其密封于解析管2中后,通过加热体4对解析管2中的吸附剂加热,将挥发性有机物从吸附剂中释放出来,进行成分分析。参见图2,旋转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折线槽7和凸起6。以图2示例,折线槽7安装于安装座3朝向解析管2的一端,即图2中所示的右端。折线槽7的端部开口且尾部闭合。凸起6安装于手柄1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凸起6与折线槽装配为转动手柄1从而使得凸起6从折线槽7的端部运行至折线槽7的尾部。端部开口具体是折线槽7的右端开口,而尾部闭合是指与端部相对的另一端,即图2中的折线槽7的左端。将端部设计成开口可以使凸起6进入折线槽7中,而将尾部设计成闭合可以使凸起6留在折线槽7中,进而将手柄1与安装座3通过先旋转后锁止的方式相互锁紧。图3是图1所示手柄1与安装座3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折线槽7包括由端部至尾部按序交接的第一线槽8和第二线槽9。第一线槽8的轴线与安装座3的轴线平行,第二线槽9与第一线槽8交接处呈90°角。在手柄1与安装座3装配过程中,凸起6从第一线槽8的开口进入,将手柄1与安装座3轴向对接至凸起6运行至第一线槽8与第二线槽9的交接处,之后凸起6沿折线槽7的轨道转向第二线槽9,实现手柄1与安装座3的周向对接,直至凸起6到达折线槽7的尾部,即第二线槽9的尾部。在一个优选示例中,第二线槽9的轴线沿端部至尾部方向逐渐远离所述解析管2。可以理解为,第二线槽9的轴线沿端部至尾部方向呈现向左偏移的趋势,从而使得凸起6在第二线槽9中运行时同时实现轴向与周向的对接。因此,第二线槽9可以包括与第一线槽8垂直的直线段和与第一线槽8之间呈钝角的斜线段。直线段可以使第二线槽9与第一线槽8之间实现90°转角,方便凸起6在第一线槽8与第二线槽9交接处顺利转弯,而斜线段则可以使凸起6在第二线槽9运行时更顺滑便捷。参见图3,第一线槽8的端部开口处的宽度大于第一线槽8的宽度。这样可以方便凸起6与折线槽7在装配时更容易找准折线槽7的开口。第二线槽9的长度不大于安装座3端部外圆周长的1/4。限定第二线槽9的长度即可以使得凸起6在折线槽7中转动至多1/4圈即可实现二者锁止的目的。参见图1,手柄1上与解析管2固定的端部套接有2个O型圈10。通过设置O型圈10可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技术通过精细加工对手柄1的端部进行了改进,用高耐磨无挥发的O型圈10进行密封,将解析管2一端插入密封接头5,接着再将其穿过加热体4和安装座3,最后插入手柄1,将手柄1沿折线槽7的方向旋转1/4圈即可实现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的密封锁紧,开启加热体4,其很快会对解析管2中的样品进行加热升温,之后快速降温,将手柄1反向旋转1/4圈即可快速取出解析管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管、加热体、手柄、安装座、密封接头及旋转锁止机构,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手柄中并与之固定,另一端贯穿通过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加热体且端部插入所述密封接头中固定,所述旋转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折线槽和凸起,所述折线槽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所述折线槽的端部开口且尾部闭合,所述凸起安装于所述手柄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折线槽装配为转动所述手柄从而使得所述凸起从所述折线槽的端部运行至所述折线槽的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管、加热体、手柄、安装座、密封接头及旋转锁止机构,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插入到所述手柄中并与之固定,另一端贯穿通过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加热体且端部插入所述密封接头中固定,所述旋转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折线槽和凸起,所述折线槽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解析管的一端,所述折线槽的端部开口且尾部闭合,所述凸起安装于所述手柄上且沿其径向向外延伸,所述凸起与所述折线槽装配为转动所述手柄从而使得所述凸起从所述折线槽的端部运行至所述折线槽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析密封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槽包括由端部至尾部按序交接的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座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线槽与所述第一线槽交接处呈90°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士联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