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土地层的新型水气同步取样探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探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岩土地层的新型水气同步取样探头。
技术介绍
取样探头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海洋地质调查领域,用于对一定地区内的地下流体、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及地貌等样品进行取样观察研究,通过对所采样品的组分、背景成分,样品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测量来评价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岩土地层中的水是地球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中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常常需要在一定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此外,许多土体性质,如结构性、塑性、压缩性、附着性、粘着性、粘结性等,都与地层中的水分状况密切相关。水分在岩土地层中的储存、运动和变化对岩土环境影响甚大,因此,在岩土工程中经常需要对不同地层和位置的地下水进行取样,经过测试化验分析后,了解和推断岩土层的相关特性。岩土地层中还天然存在各种气体,如:大气、土壤中的气、沉积岩中的气、地幔排出气、海底沉积物中的气等。依据气体相态的不同可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和固体水溶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岩土地层的新型水气同步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尖(1)、壳体组件、第一快接组件、驱动组件和线缆接头(34),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连接筒柱(23)和线缆连接头(30),所述连接筒柱(23)底部连接有锥侧连接头(3),所述锥侧连接头(3)底部设有锥尖(1),所述锥侧连接头(3)底部与锥尖(1)之间设有透水圈(2),所述第一快接组件安装于连接筒柱(23)内部,所述第一快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4)、第一快接公头(5)、第一快接母头(9)、第二连接头(12)和第一取样筒(13),所述第一连接头(4)与锥侧连接头(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4)中心具有水流通道B,所述锥侧连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岩土地层的新型水气同步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尖(1)、壳体组件、第一快接组件、驱动组件和线缆接头(34),所述壳体组件包括连接筒柱(23)和线缆连接头(30),所述连接筒柱(23)底部连接有锥侧连接头(3),所述锥侧连接头(3)底部设有锥尖(1),所述锥侧连接头(3)底部与锥尖(1)之间设有透水圈(2),所述第一快接组件安装于连接筒柱(23)内部,所述第一快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4)、第一快接公头(5)、第一快接母头(9)、第二连接头(12)和第一取样筒(13),所述第一连接头(4)与锥侧连接头(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4)中心具有水流通道B,所述锥侧连接头(3)中心具有与水流通道B相连通的水流通道A,所述第一快接公头(5)下部具有大口径孔腔A,所述第一快接公头(5)上部具有与大口径孔腔A相连通的小口径孔腔A,所述第一快接公头(5)中活动安装有第一球头(8),所述第一球头(8)由圆柱体端A(81)和球头端A(82)组成,所述球头端A(82)配合位于大口径孔腔A中,所述圆柱体端A(81)升降活动安装于小口径孔腔A中,所述第一连接头(4)顶部密闭插接于第一快接公头(5)的大口径孔腔A底部,所述球头端A(82)底部与第一连接头(4)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快接母头(9)下部具有活动腔A,所述第一快接母头(9)上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大口径孔腔B、小口径孔腔B,大口径孔腔B、小口径孔腔B、活动腔A依次连通,所述第一快接公头(5)顶部活动插接于第一快接母头(9)的活动腔A中,所述第一快接母头(9)底端与锥侧连接头(3)顶端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套装于第一快接公头(5)外部,所述第一取样筒(13)通过第二连接头(12)与第一快接母头(9)密闭连通,所述第一快接母头(9)上部活动安装有第二球头(10),所述第二球头(10)由圆柱体端B(101)和球头端B(102)组成,所述球头端B(102)配合位于大口径孔腔B中,所述圆柱体端B(101)升降活动安装于小口径孔腔B中,所述第二球头(10)的圆柱体端B(101)与第一球头(8)的圆柱体端A(81)相对应,所述球头端B(102)顶部与第二连接头(12)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11);所述连接筒柱(23)通过顶柱(27)与线缆连接头(30)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9)、丝杠(26)、导向块(28)和导筒(25),所述电机(29)安装于线缆连接头(30)下端内部,所述导筒(25)安装于顶柱(27)内部,所述丝杠(26)与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28)螺纹升降套装于丝杠(26)上,所述导筒(25)固定于导向块(28)底部,所述丝杠(26)活动位于导筒(25)内部,所述导筒(25)底部与第一取样筒(13)顶部连接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土地层的新型水气同步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快接组件,所述第二快接组件与第一快接组件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快接组件、第一快接组件上下重叠安装于连接筒柱(23)内部,所述第一快接组件顶部与第二快接组件底部密闭连通,所述导筒(25)底部与第二快接组件顶部连接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郑红剑,孔令伟,王盼,李好强,千金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吉欧信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