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英南专利>正文

一种水末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59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末报警器,包括弧臂、转动关节、连接耳、方向固定器、挂环、挂钩、外杆、内杆、限位块、拉伸弹簧、报警器、报警激发杆、装置外壳、响鸣器、干电池、电源开关和报警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两个弧臂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呈弹性连接,当袋液体内的液量逐渐下降时,拉伸弹簧收缩以带动两个弧臂拉回原位,以使报警激发杆与报警按钮相受力,启动报警器的线路;内杆位于外杆空腔内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块尺寸大于内杆的直径,能够防止内杆从外杆的空腔内安全拉出;报警按钮为按压回弹式开关,当报警激发杆对其按压是才能使线路通路,提高该报警器的灵敏度;干电池通过卡放在电池槽内呈可拆卸式设置,便于更换新的干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末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报警器,具体为一种水末报警器,属于医院临床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一些以水为介子空间的手术,水量对一台手术操作用用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护士及医生无法一直关注着水量,且医生在操作手术时,也无法得知自己的水量用到哪里,在水用完了,再来反应时,已经影响了手术视野及时间。而为了能够掌握水末时间,现有的方式是:其一,有人盯着水,虽然能够能及时换水,但每台都要一个人一直看着,耗人力,其二、采用截水器进行控制,虽然在水用完时,水刚好停止流动,不会有气泡进入操作视野,但是没有提醒功能,水用完时还是影响医生操作视野,其三、采用滚动压力报警器,虽然有助压作用,适用于关节镜及椎间孔镜的手术,但还是存在因结构较为笨重,而导致有掉落造成员工砸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末报警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水末报警器,包括弧臂、转动关节、连接耳、方向固定器、挂环、挂钩、外杆、内杆、限位块、拉伸弹簧、报警器、报警激发杆、装置外壳、响鸣器、干电池、电源开关和报警按钮;所述弧臂、方向固定器、拉伸弹簧、报警器和报警激发杆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弧臂之间通过转动关节进行连接,所述弧臂的另两端通过分别安装在连接耳上与方向固定器连接在一起,所述方向固定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方向固定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方向固定器由外杆、内杆和限位块构成,所述内杆安插在外杆内部开设的空腔内,所述内杆位于外杆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拉伸弹簧设置在方向固定器的一侧,且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臂上,所述报警器固定安装在上方弧臂的内侧,所述报警激发杆竖直固定连接在下方弧臂的内侧,所述报警器由装置外壳、响鸣器、干电池、电源开关和报警按钮构成,所述响鸣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所述干电池安放在装置外壳一侧侧板设置的电池槽内,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另一侧侧板的中心处,所述报警按钮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底板的中心处,且所述报警按钮与报警激发杆的顶端抵在一起,所述响鸣器、干电池、电源开关和报警按钮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向固定器的内杆通过安插在外杆的空腔内呈伸缩式安置,且方向固定器通过连接耳与弧臂呈转动连接,弧臂之间通过转动关节呈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弧臂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呈弹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位于外杆空腔内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块尺寸大于内杆的直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按钮为按压回弹式开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电池通过卡放在电池槽内呈可拆卸式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末报警器设计合理,方向固定器的内杆通过安插在外杆的空腔内呈伸缩式安置,且方向固定器与弧臂之间均呈转动连接,将袋液体挂在挂钩上后能够拉动内杆,进而可带动两个弧臂张开,使报警激发杆与报警按钮分开;两个弧臂之间通过拉伸弹簧呈弹性连接,当袋液体内的液量逐渐下降时,拉伸弹簧收缩以带动两个弧臂拉回原位,以使报警激发杆与报警按钮相受力,启动报警器的线路;内杆位于外杆空腔内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块尺寸大于内杆的直径,能够防止内杆从外杆的空腔内安全拉出;报警按钮为按压回弹式开关,当报警激发杆对其按压是才能使线路通路,提高该报警器的灵敏度;干电池通过卡放在电池槽内呈可拆卸式设置,便于更换新的干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向固定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报警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弧臂,2、转动关节,3、连接耳,4、方向固定器,5、挂环,6、挂钩,7、外杆,8、内杆,9、限位块,10、拉伸弹簧,11、报警器,12、报警激发杆,13、装置外壳,14、响鸣器,15、干电池,16、电源开关和17、报警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水末报警器,包括弧臂1、转动关节2、连接耳3、方向固定器4、挂环5、挂钩6、外杆7、内杆8、限位块9、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报警激发杆12、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所述弧臂1、方向固定器4、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和报警激发杆12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弧臂1之间通过转动关节2进行连接,所述弧臂1的另两端通过分别安装在连接耳3上与方向固定器4连接在一起,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环5,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挂钩6,所述方向固定器4由外杆7、内杆8和限位块9构成,所述内杆8安插在外杆7内部开设的空腔内,所述内杆8位于外杆7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拉伸弹簧10设置在方向固定器4的一侧,且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臂1上,所述报警器11固定安装在上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激发杆12竖直固定连接在下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器11由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构成,所述响鸣器1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的内部,所述干电池15安放在装置外壳13一侧侧板设置的电池槽内,所述电源开关16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另一侧侧板的中心处,所述报警按钮17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底板的中心处,且所述报警按钮17与报警激发杆12的顶端抵在一起,所述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内杆8通过安插在外杆7的空腔内呈伸缩式安置,且方向固定器4通过连接耳3与弧臂1呈转动连接,弧臂1之间通过转动关节2呈转动连接,将袋液体挂在挂钩6上后能够拉动内杆8,进而可带动两个弧臂1张开,使报警激发杆12与报警按钮17分开。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弧臂1之间通过拉伸弹簧10呈弹性连接,当袋液体内的液量逐渐下降时,拉伸弹簧10收缩以带动两个弧臂1拉回原位,以使报警激发杆12与报警按钮17相受力,启动报警器的线路。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内杆8位于外杆7空腔内的一端所设置的限位块9尺寸大于内杆8的直径,能够防止内杆8从外杆7的空腔内安全拉出。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按钮17为按压回弹式开关,当报警激发杆12对其按压是才能使线路通路,提高该报警器的灵敏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干电池15通过卡放在电池槽内呈可拆卸式设置,便于更换新的干电池1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水末报警器时,将水末报警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末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臂(1)、转动关节(2)、连接耳(3)、方向固定器(4)、挂环(5)、挂钩(6)、外杆(7)、内杆(8)、限位块(9)、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报警激发杆(12)、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所述弧臂(1)、方向固定器(4)、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和报警激发杆(12)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弧臂(1)之间通过转动关节(2)进行连接,所述弧臂(1)的另两端通过分别安装在连接耳(3)上与方向固定器(4)连接在一起,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环(5),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挂钩(6),所述方向固定器(4)由外杆(7)、内杆(8)和限位块(9)构成,所述内杆(8)安插在外杆(7)内部开设的空腔内,所述内杆(8)位于外杆(7)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拉伸弹簧(10)设置在方向固定器(4)的一侧,且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臂(1)上,所述报警器(11)固定安装在上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激发杆(12)竖直固定连接在下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器(11)由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构成,所述响鸣器(1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的内部,所述干电池(15)安放在装置外壳(13)一侧侧板设置的电池槽内,所述电源开关(16)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另一侧侧板的中心处,所述报警按钮(17)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3)底板的中心处,且所述报警按钮(17)与报警激发杆(12)的顶端抵在一起,所述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末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臂(1)、转动关节(2)、连接耳(3)、方向固定器(4)、挂环(5)、挂钩(6)、外杆(7)、内杆(8)、限位块(9)、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报警激发杆(12)、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所述弧臂(1)、方向固定器(4)、拉伸弹簧(10)、报警器(11)和报警激发杆(12)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弧臂(1)之间通过转动关节(2)进行连接,所述弧臂(1)的另两端通过分别安装在连接耳(3)上与方向固定器(4)连接在一起,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挂环(5),所述方向固定器(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挂钩(6),所述方向固定器(4)由外杆(7)、内杆(8)和限位块(9)构成,所述内杆(8)安插在外杆(7)内部开设的空腔内,所述内杆(8)位于外杆(7)空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拉伸弹簧(10)设置在方向固定器(4)的一侧,且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臂(1)上,所述报警器(11)固定安装在上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激发杆(12)竖直固定连接在下方弧臂(1)的内侧,所述报警器(11)由装置外壳(13)、响鸣器(14)、干电池(15)、电源开关(16)和报警按钮(17)构成,所述响鸣器(14)通过螺丝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南
申请(专利权)人:王英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