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657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保证长期稳定地获取准确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向用户实时反馈结构物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现浇支架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目前常见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现浇支架施工是一种长期被采用的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支架法施工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现浇部分全部采用新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支架系统应变复杂多变,安全要求高,施工风险较大。为了能够了解支架安全状况,通常需要对支架应变情况进行监测,这样能够了解支架应变情况,保证现浇支架的支撑稳固性。所以如何准确把握支架应变情况,实现对支架应变情况进行监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多个跨面;每个跨面设有现浇梁支撑,跨面与跨面之间连接有墩柱;现浇支架分别支撑跨面,现浇梁以及墩柱;支撑在墩柱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四个表面应变计;支撑在现浇梁处的现浇支架的杆件上安装至少六个表面应变计,且表面应变计沿着现浇梁的横轴线均匀布设;每个跨面设置多个现浇梁,在每个跨面的至少两处现浇梁现浇支架设置表面应变计。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云数据处理平台配置有多个通信通道,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每个通信通道配置有通道标记;每个通信通道对应连接一个表面应变计;表面应变计的通信地址与通道标记相互匹配;数据显示模块配置有应变变化坐标系;应变变化坐标系的X轴为应变变化时间轴,Y轴为应变变化参数轴;在应变变化坐标系中配置多条应变变化曲线,每条曲线对应一个通信通道。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云数据处理平台还配置用户登录操作端口,二维码登录操作端口,被监测物选择操作端口,报警统计显示端,应变阈值的上下限值显示端,通信通道切换控制端口以及用户信息配置操作端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方法,方法包括:预设安装表面应变计的位置;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现浇支架杆件进行处理,处理后安装表面应变计;将每个表面应变计分别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连接;将动静态应变采集仪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接通电源,调试每个通信通道能否正常工作;配置平衡初始数,若初始数据不是零,将初始数据调整为基点;根据监测控制指令,对杆件进行应变数据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步骤对杆件进行应变数据的监测还包括:现浇支架的杆件在预压过程中,实时监测预压数据,并在预压力达到预设值的60%、80%以及100%的三个预设值时停留预设时长,进行监控,判断是否超阈值。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动静态应变采集仪实时将应变数据上传至云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显示模块显示的应变数据变化;监控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实时获取监测数据信息。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步骤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现浇支架杆件进行处理,处理后安装表面应变计还包括: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位置进行标记;对安装表面应变计的杆件表面进行打磨,除去杆件表面油漆污渍,使表面应变计与杆件粘贴;调整表面应变计的位置使之满足计量要求,分别在表面应变计和杆件表面涂抹粘胶,或采用焊接方式,或采用卡扣方式将表面应变计固设在杆件表面。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涉及的系统用于桥梁、隧道、地铁、基坑、尾矿等大型基础设施结构物在线安全监测领域。云数据处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保证长期稳定地获取准确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计算分析,向用户实时反馈结构物健康状况。当结构物出现告警,在技术人员确认告警信息真实后,第一时间下发告警信息到用户管理单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结构物数据服务于结构物本身。若出现紧急情况,现场可通过警报器第一时间告知现场所有人员,终端短信也可以第一时间告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示意图;图2为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测点选定位置纵断面示意图;图4为测点选定位置平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位置截面图;图6为图4中B位置截面图;图7为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云数据处理平台示意图;图9为云数据处理平台示意图;图10为云数据处理平台示意图;图11为云数据处理平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各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2,表面应变计1,云数据处理平台4,无线通信模块3以及遥控报警器5;表面应变计1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表面应变计1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2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1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2;应变的采集方式为,表面应变计1受压,数据变小;表面应变计1受拉,数据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n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n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n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n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支架应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静态应变采集仪,表面应变计,云数据处理平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遥控报警器;
表面应变计安装在现浇支架的杆件上;
表面应变计与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信连接,表面应变计检测杆件的应变数据,将应变数据传输至动静态应变采集仪;
动静态应变采集仪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云数据处理平台通信连接,将应变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云数据处理平台,云数据处理平台对应变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保存,当应变数据超阈值时,通过遥控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监测人员通过终端连接云数据处理平台获取监测数据信息。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孙晓迈王磊杨帆朱兴礼王博木张辛田开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