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红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6452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电采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为碳纤维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轨板,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柜体,所述控制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和控制开关组件,所述变压器和控制开关组件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导线,所述输出导线与导电轨板电性连接,本方案的结构安装到完整的系统中,形成了不可见的红外加热系统,红外线辐射是健康的,可以增进健康,安装后看不到加热涂料系统,没有散热器或加热元件,占用空间小;在旧的或不平坦的表面上,加热涂料层也能形成均匀的薄加热轨迹,系统安装相对较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
,具体为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采暖是指通过对建筑物及防寒取暖装置的设计,使建筑物内获得适当的温度。现有的采暖方式多为底板采暖、电采暖或者水暖。地板采暖: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地原因,在住宅取暖方式上更是非它莫属。这项技术传入我国尚不到十年时间。最早从韩国进入吉林延边并迅速蔓延至东北三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在有电采暖和水采暖两种方式。电采暖原理是通过埋在地板下发热电缆把地板加热到18-28℃,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水暖原理则是通过设备加热埋在地板下的水管中的水加热到适合的温度,使其均匀辐射到室内。现有的电采暖需要散热器、电热元件,水暖和底板采暖需要铺设管道,这样占用空间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采暖需要散热器、电热元件,水暖和底板采暖需要铺设管道,这样占用空间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为碳纤维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轨板,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柜体,所述控制柜体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和控制开关组件,所述变压器和控制开关组件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导线,所述输出导线与导电轨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件的进电端连接有进电导线,所述控制开关组件上连接有控制导线,所述控制导线与控制线盒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涂料层的厚度不大于0.1mm。优选的,所述进电导线、控制导线和输出导线的外壁上均包覆有防腐蚀涂层。优选的,所述导电轨板为铝制导电轨板。优选的,所述导电轨板包括板体和连接在板体后壁左右侧的嵌入条,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定位腰型孔。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一端连接有接线孔,所述输出导线通过接线孔与板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板体朝向加热涂料层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加强凸块,所述加强凸块为半圆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的结构安装到完整的系统中,形成了不可见的红外加热系统,红外线辐射是健康的,可以增进健康,安装后看不到加热涂料系统,可视为隐藏起来,没有散热器或加热元件,占用空间小;2)在旧的或不平坦的表面上,加热涂料层也能形成均匀的薄加热轨迹,系统安装相对较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电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涂料层、2导电轨板、21板体、22嵌入条、23定位腰型孔、24接线孔、25加强凸块、3控制柜体、4变压器、5控制开关组件、6进电导线、7控制导线、8控制线盒、9输出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涂料层1,加热涂料层1为碳纤维加热涂料层;碳纤维加热涂料层具有发热温度高、不易脱落、耐热性强,耐氧化、耐老化、免维护、图层隐形等性能(可隐形于墙面、天花板、地板下等);碳纤维加热涂料层无溶剂且VOC值仅为0.2g/l。许多旧建筑物的墙壁发霉且潮湿。碳纤维加热涂料层在给室内加热的同时还可防止霉菌滋生并为墙壁除湿;导电碳纤维,炭黑,石墨,添加剂是一种或多种导电粉和助剂,按配方比例机械混合研磨而成,也称发热漆,其中导电粉主要是采用贵重金属粉末、金属氧化物粉、炭黑粉、碳纤维等作为填料;导电涂料是由一种或多种导电粉和助剂,按配方比例混合研磨而成。上述发热涂料的原理是利用导电涂层的导电性能,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根据使用的情况,加热涂料层1可以用直流或者交流供电:绘制了两个加热涂料层1,一个涂有用于24VAC控制的加热涂料层1(IR-5),另一个涂有用于48VDC控制的加热涂料层1(IR-10)。两个加热涂料层1均设计为精确加热到500W。在具有以下初始值的电屏蔽室中间进行测量:交变电场1V/m,交变磁场1nT,恒定磁场1μT。在距加热涂料层110厘米和50厘米的两个距离处测量。结论:加热涂料层1上的测量结果远远低于法定限制。健康性达标。IR-5和IR-10型号的加热涂料层1参数具体如下:加热涂料层1IR-5特点:(建议用于24vac)用作墙壁,天花板,地板上的加热漆。每平方电阻为5欧姆,特别适合我们的24VAC控制单元。应用:施工简单:可以像普通涂料一样,用辊涂方式涂布。单层涂布法:对于加热道,一层就足够了。仅在导电铝带上面再涂一层10CM宽度的涂料。高生态性:墙壁上的蒸汽渗透性强,无溶剂,VOC值极低,低于0.2g/l。轻微飞溅:基于牛顿流变学原因,刷涂时时会略有飞溅。物理特性:温度范围:持久稳定,最高80℃。高动态性能:由于尺寸小,涂料层会加热迅速达到目标温度。隐形性:整个加热层的厚度小于0.1毫米,在大多数应用中不可见。均匀的热量分布:由于表面光滑,最大温差仅为几摄氏度。长期稳定性:由于高碳含量作为导电成分,因此具有永久的化学和物理耐久性。化学特性:从技术上讲,我们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碳涂料。碳纤维含量高,石墨含量少,在用白色涂料涂装时不会弄脏。漆膜的表面是微孔粗糙的,为面漆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力。这种涂料的粘结强度为4.8N/mm2,对墙面涂料具有极高的粘合拉伸强度(涂于基层上的粘结强度)。基层:在几乎所有基层都具有出色的附着力,例如现有的乳胶漆,薄板岩,墙纸,石膏,水泥,泡沫聚苯乙烯,木材等。面漆:优选覆盖有塑料粘合的水基乳胶漆,分散性硅酸盐漆或硅树脂漆。纯矿物漆只能在使用后使用创建测试表面需要您自担风险。抗冻性:该产品防冻(经过5次霜冻/融化循环验证),并且可以全年通过空运或轮船运输。配方:水,纯丙烯酸分散体,碳纤维,炭黑,石墨,添加剂,防腐剂(MIT,BIT)。技术数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涂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涂料层(1)为碳纤维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轨板(2),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柜体(3),所述控制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4)和控制开关组件(5),所述变压器(4)和控制开关组件(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4)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导线(9),所述输出导线(9)与导电轨板(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件(5)的进电端连接有进电导线(6),所述控制开关组件(5)上连接有控制导线(7),所述控制导线(7)与控制线盒(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涂料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涂料层(1)为碳纤维加热涂料层,所述加热涂料层(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轨板(2),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柜体(3),所述控制柜体(3)的内部设置有变压器(4)和控制开关组件(5),所述变压器(4)和控制开关组件(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4)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导线(9),所述输出导线(9)与导电轨板(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组件(5)的进电端连接有进电导线(6),所述控制开关组件(5)上连接有控制导线(7),所述控制导线(7)与控制线盒(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涂料层(1)的厚度不大于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碳纤维加热涂料电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电导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