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包括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滑槽的第一、第二支撑条、安装架、转动连接于第一、第二滑槽和安装架上的转轴、固接于转轴上的驱动齿轮、转动设置于安装架内的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和用于驱动转轴沿自身轴向移动的弹簧,第一滑槽上具有第一凹位,转轴上具有第一凸台,驱动齿轮转动时沿齿条滚动上升联动转轴和安装架上升,转轴上升至第一凹位时,弹簧驱动转轴移动,联动第一凸台落入第一凹位内,联动驱动齿轮与齿条解除啮合并与输出齿轮发生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驱动装置转动转化为移动,并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自动切换传动关系,在该位置停止移动且输出原驱动装置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传动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家用电器、玩具等诸多领域,一个装置往往需要先移动到指定位置,再在指定位置进行一定动作,才能完成该装置应有的功能。例如:一个惊喜玩具需要从藏身处移动至显眼处,然后实现摆动、震动等效果。目前实现该功能需要两个驱动装置,第一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第二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装置进行摆动、震动等,两个驱动装置为轮流做功,设备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这样一种装置:先将电机等驱动装置的转动先转化为移动,移动到位后,自动切换传动关系,在该位置继续输出原驱动装置的动能,使得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完成两个动作,整个过程中驱动装置无需停机,设备利用率更高,目前还没有这种传动自动切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转换机构,能将驱动装置转动转化为移动,并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自动切换传动关系,在该位置停止移动且输出原驱动装置的转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滑槽;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滑槽中,所述转轴贴近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滑槽宽度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凹位,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使所述转轴趋向于从所述第二支撑条向所述第一支撑条移动;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接于所述转轴上;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沿所述齿条滚动联动所述转轴、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第二滑槽升降滑动;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输出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周侧且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侧,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第二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凹位时,所述弹簧驱动所述转轴从所述第二支撑条向所述第一支撑条移动,联动所述第一凸台落入所述第一凹位内,联动所述驱动齿轮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与所述齿条解除啮合、与所述输出齿轮发生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条上设置有第二凹位,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落入所述第一凹位的同时所述第二凸台落入所述第二凹位。优选的,所述齿条固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条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将驱动装置转动转化为移动,并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自动切换传动关系,在该位置停止移动且输出原驱动装置的转动;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支撑条、安装架、驱动电机、转轴、驱动齿轮、齿条和第一、第二滑槽,使得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转动时,联动安装架、驱动电机、转轴、驱动齿轮共同沿第一、第二支撑条上的第一、第二滑槽升降移动,实现将驱动电机的转动转化为安装架的升降移动;通过设置凹位、凸台、弹簧、输出齿轮,使得凸台移动至凹位时受弹簧力作用落入所述凹位中,联动转轴和驱动齿轮沿自身轴向移动,使得驱动齿轮在移动过程中与齿条解除啮合、与输出齿轮发生啮合,实现安装架在指定位置停止移动,而驱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从而将驱动电机的转动经由输出齿轮继续输送出去,用于驱动其他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3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包括第一、第二支撑条1、2,转轴3、安装架4、驱动齿轮5、弹簧6、输出齿轮7。第一、第二支撑条1、2竖直平行设置,第一、第二支撑条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滑槽11、21;转轴3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第二滑槽11、21中,转轴3贴近第一支撑条1的一端固接有直径大于第一滑槽11宽度的第一凸台31,第一滑槽1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凸台31的第一凹位12,本实施例优选将第一凹位12设置于第一滑槽11的顶端,转轴3与安装架4之间设置有弹簧6用于使转轴3趋向于从第二支撑条2向第一支撑1条移动;转轴3上还同轴固接有驱动齿轮5。安装架4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条1、2滑动连接,转轴3转动设置于安装架4内,安装架4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滑孔41、42,第一、第二支撑条1、2的分别滑动插装于第一、第二滑孔41、42内,使得安装架4可沿第一、第二支撑条1、2升降滑动。安装架4内设置有若干安装板43和安装柱44用于安装齿轮组、转轴和驱动电机,转轴3穿过安装架4的侧壁从而转动设置于安装架4内且与安装架4联动,弹簧6套装于转轴3上,弹簧6的一端顶紧安装柱44,弹簧6的另一端与转轴3固接使得转轴3趋向于从第二支撑条2向第一支撑1条移动。安装架4上还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与驱动齿轮5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驱动齿轮5转动,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与驱动齿轮5之间设置有减速齿轮组,驱动齿轮5的宽度较宽使得驱动齿轮5可与减速齿轮组啮合的区域较大,使得移动一定距离后驱动齿轮5依然与减速齿轮组保持啮合,实现不间断驱动。第二支撑条2上固接有齿条8,齿条8与驱动齿轮5啮合,驱动齿轮5转动时沿齿条8滚动上升,联动转轴3沿第一、第二滑槽11、21上升,联动安装架沿4第一、第二支撑条1、2上升。安装架4内还转动设置有输出齿轮7,输出齿轮7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4内的加强筋板转动连接,输出齿轮7设置于驱动齿轮5周侧且靠近第一支撑条1的一侧,转轴3沿第一、第二滑槽11、21滑动至第一凹位12时,弹簧6驱动转轴3从第二支撑条2向第一支撑条1移动,联动第一凸台31落入第一凹位12内,联动驱动齿轮5沿转轴3的轴向移动与齿条8解除啮合、与输出齿轮7发生啮合。从而使安装架4停止在第一凹位12所在的高度,且此时驱动电机的转动动能通过驱动齿轮5传递给输出齿轮7用于驱动另一套传动机构运动,实现了将驱动装置的转动转化为移动,并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自动切换传动关系,在该位置停止移动且输出原驱动装置的转动。转轴3、输出齿轮7的与安装架4内安装柱44、安装板43的连接方式参考玩具行业中齿轮箱、减速箱的常规设计。第二支撑条2上设置有第二凹位22,转轴3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二凸台32,第一凸台31落入第一凹位12的同时第二凸台32落入第二凹位22,使转轴3的承载力更强、更平稳。参照图1-图2,本技术实现传动切换的过程为:转轴3位于第一、第二滑槽11、21的底端时,驱动电机驱动驱动齿轮5转动沿齿条8滚动上升,联动转轴3和安装架4上升;转轴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滑槽;/n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滑槽中,所述转轴贴近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滑槽宽度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凹位;/n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接于所述转轴上;/n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使所述转轴趋向于从所述第二支撑条向所述第一支撑条移动;/n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n齿条,所述齿条为固定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沿所述齿条滚动联动所述转轴、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第二滑槽升降滑动;/n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输出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周侧且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侧,所述转轴沿所述第一、第二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凹位时,所述弹簧驱动所述转轴从所述第二支撑条向所述第一支撑条移动,联动所述第一凸台落入所述第一凹位内,联动所述驱动齿轮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与所述齿条解除啮合、与所述输出齿轮发生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竖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滑槽;
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滑槽中,所述转轴贴近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一端具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滑槽宽度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凹位;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同轴固接于所述转轴上;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条滑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使所述转轴趋向于从所述第二支撑条向所述第一支撑条移动;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端与所述驱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齿条,所述齿条为固定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实丰文化创投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