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昌红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22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座,包括固定连接在泵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卡装有伸出安装孔的减震套,所述的底座底面高于减震套的底端,所述的减震套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上端面的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上将限位件和减震套轴向压紧在安装面上的紧固件。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时,限位管可以让紧固件锁定在安装面上的高度相同,从而限定减震套被压靠在安装面上时的形变量,在震动传递比较大时,减震套的变形趋于一致,有效降低摇摆晃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座。
技术介绍
水泵作为一种输送液体的设备,能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由于水泵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震动,为了不影响水泵的工作,保护泵体和电气元件,大多数水泵上都会加装减震座。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减震座,包括安装在水泵泵体底部的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若干个减震套,然后再通过紧固件将底座固定在安装面上,使得减震套的一端压靠在安装面上,而底座则不与安装面接触,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减少水泵震动,但容易受紧固件安装的影响,在紧固件锁紧的高度不同时,各个减震套被压靠在安装面上时形变量可能各不相同,在震动传递比较大时,减震套的变形难以有效控制,减震套的变形各不相同,造成减震座摇摆晃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座仍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摇摆晃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减震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减震座,包括固定连接在泵体6底部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11内卡装有伸出安装孔11的减震套2,所述的底座1底面高于减震套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2上端面的限位件3,所述的限位件3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5上将限位件3和减震套2轴向压紧在安装面5上的紧固件4。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为柔性件。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为弹性件。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中部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卡槽23,所述的安装孔11内设有能卡入环形卡槽23的环形凸起111。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上端设有将减震套2上端分割成多瓣便于限位件3将减震套2上端压紧形变而压靠在环形凸起111上的切口26。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2的上端部外边缘上设有便于减震套2从安装孔11内插入的锥面27。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3包括插入端33和抵靠在减震套2上的凸沿32,所述的减震套2上设有供插入端33插入的第二插孔24。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4为带头螺钉,所述带头螺钉的头部压靠在凸沿32上。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插孔24内设有导向的第二锥面25。如上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安装泵体6的凹槽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减震座,卡装有伸出安装孔的减震套,底座底面高于减震套的底端,减震套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上端面的限位件,限位件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上将限位件和减震套轴向压紧在安装面上的紧固件,在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安装面上时,限位件可以让紧固件锁定在安装面上的高度相同,从而限定减震套被压靠在安装面上时的形变量,在震动传递比较大时,减震套的变形趋于一致,有效降低摇摆晃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本技术的减震座,减震套的上端设上设有切口,将减震套上端分割成多瓣,便于限位件将减震套上端压紧形变而压靠在环形凸起上,而且在减震套插入安装孔而卡装到底座上时,减震套的上端能向内形变,便于减震套的上端部穿过环形凸起所围成的孔,使得环形凸起与环形槽能相互配合,安装快捷方便。3、本技术的减震座,减震套的上端部外边缘上设有导向的第一锥面,在减震套插入安装孔而连接到底座上时,第一锥面的导向便于减震套的上端部穿过环形凸起所围成的孔,使得环形凸起与环形槽能相互配合,安装快捷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装有本技术减震座的水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减震座安装在安装面上时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减震座,包括固定连接在泵体6底部的底座1,底座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1,安装孔11内卡装有伸出安装孔11的减震套2,底座1底面高于减震套2的底端,减震套2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2上端面的限位件3,限位件3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5上将限位件3和减震套2轴向压紧在安装面5上的紧固件4。借助上述结构,限位件3可以让紧固件4锁定在安装面5上的高度相同,从而限定减震套2被压靠在安装面5上时的形变量,在震动传递比较大时,减震套2的变形趋于一致,有效降低摇摆晃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震套为柔性件,采用如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减震套也可以为弹性件,如橡胶弹簧。如图2所示,减震套2中部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卡槽23,安装孔11内设有能卡入环形卡槽23的环形凸起111,当环形凸起111卡入到环形槽23时,减震套2卡接在底座1上。进一步的,减震套2上端上设有切口26,将减震套2上端分割成多瓣,便于限位件3将减震套2上端压紧形变而压靠在环形凸起111上,而且在减震套2插入安装孔11而卡装到底座1上时,减震套2的上端能向内形变,便于减震套2的上端部穿过环形凸起111所围成的孔,使得环形凸起111与环形槽23能相互配合,安装快捷方便。减震套2的上端部外边缘上设有导向的第一锥面27,在减震套2插入安装孔11而连接到底座1上时,第一锥面27的导向便于减震套2的上端部穿过环形凸起111所围成的孔,使得环形凸起111与环形槽23能相互配合,安装快捷方便。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件3包括插入端33和抵靠在减震套2上的凸沿32,减震套2上设有供限位件3的插入端33插入的第二插孔24。如图5和图6所示,紧固件4为带头螺钉,安装面5上开设有与带头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带头螺钉的头部压靠在凸沿32上,减震套2被压靠在安装面5上,减震套2依靠环形槽23与环形凸起111的配合夹紧底座1,底座1底面高于减震套2的底端,将底座1安装在安装面5上,底座1与安装面5不接触。当然,在实际安装中,也可以采用预埋螺栓与螺母结合方式,将预埋螺栓的螺杆穿过限位件3,然后用螺母锁紧而使底座1安装在安装面5上;或者利用带头销钉穿过限位件3将底座1安装在安装面5上。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插孔24内设有导向的第二锥面25,在将限位件3插入装配到减震套2内时,第二锥面25能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限位件3插入到减震套2内,使得安装更为快捷方便。底座1上设有安装泵体6的凹槽12,凹槽12上设有通孔,通孔可供螺栓穿过并将底座1固定在泵体6上。安装方式:先将减震套2的上端部从底座1的下端插入安装孔11内,减震套2的上端部穿过环形凸起111所围成的孔,环形凸起111卡入环形槽23,此时减震套2卡装在底座1上,然后将限位件3插入到减震套2的第二插孔24内,凸沿32抵靠在减震套2上,再将底座1安装在泵体6上,最后将紧固件4穿入限位件3内的第一插孔31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座,包括固定连接在泵体(6)底部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11)内卡装有伸出安装孔(11)的减震套(2),所述的底座(1)底面高于减震套(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2)上端面的限位件(3),所述的限位件(3)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5)上将限位件(3)和减震套(2)轴向压紧在安装面(5)上的紧固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座,包括固定连接在泵体(6)底部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1),所述的安装孔(11)内卡装有伸出安装孔(11)的减震套(2),所述的底座(1)底面高于减震套(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内插入有压靠在减震套(2)上端面的限位件(3),所述的限位件(3)内插入有穿装在安装面(5)上将限位件(3)和减震套(2)轴向压紧在安装面(5)上的紧固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为柔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为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2)中部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卡槽(23),所述的安装孔(11)内设有能卡入环形卡槽(23)的环形凸起(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邹昌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