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林虎专利>正文

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224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包括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机器设备,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均贯穿上支撑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支撑板、限位杆和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凹槽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梯形块的两端斜面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阻尼机构,所述机器设备安装在上支撑板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不仅可以对机器设备进行稳定的支撑,也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减震,使其不易于上支撑板之间发生共振,减少机器设备工作时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震
,尤其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676448.X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其包括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为U型结构,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两端通过气囊装置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中间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囊、连接杆、橡胶块,气囊穿过上支撑板设置,橡胶块设置在下支撑板内部,连接杆与气囊及橡胶块分别铰接,下支撑板下方还设有减震板;该隔震装置尤其适合于火力发电厂的大型机组的机器设备使用。但是上述专利不足之处在于,通过连接杆与气囊及橡胶块分别铰接且通过四个减震弹簧对上支撑板进行支撑减震,但是该减震装置稳定性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减震效果不佳,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其不仅可以对机器设备进行稳定的支撑,也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减震,使其不易于上支撑板之间发生共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包括下支撑板(1)、上支撑板(5)和机器设备(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6),四个所述限位杆(6)均贯穿上支撑板(5)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下支撑板(1)、限位杆(6)和上支撑板(5)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下支撑板(1)的上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梯形块(3),所述梯形块(3)通过四个连接杆(4)与上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3)与凹槽(2)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8),所述梯形块(3)的两端斜面与凹槽(2)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包括下支撑板(1)、上支撑板(5)和机器设备(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6),四个所述限位杆(6)均贯穿上支撑板(5)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下支撑板(1)、限位杆(6)和上支撑板(5)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下支撑板(1)的上端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梯形块(3),所述梯形块(3)通过四个连接杆(4)与上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3)与凹槽(2)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簧(8),所述梯形块(3)的两端斜面与凹槽(2)的内壁之间设有两个阻尼机构,所述机器设备(12)安装在上支撑板(5)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5)上贯穿设有四个通孔(17),四个所述限位杆(6)均贯穿相对的通孔(17)并与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机器隔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东
申请(专利权)人:陈林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