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富云专利>正文

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19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螺栓螺母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及其防松垫圈,螺栓(1)穿过被紧固件甲(6)和被紧固件乙(7)的螺孔(14)后,在螺母(3)或主螺母(4)与紧固件甲(6)之间设有橡胶垫圈甲(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1)的螺栓头(10)与被紧固件乙(7)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乙(18),被挤压后的膨胀力,使螺栓(1)、螺母(3)或主螺母(4)、被紧固件甲(6)、被紧固件乙(7)、橡胶垫圈甲(2)、橡胶垫圈乙(18)这六者之间摩擦力增大,而弹性固定成一体,达到防止两被紧固件搓动的目的。橡胶垫圈乙(18)为带弹性软质的O形橡胶垫圈,其断面为两椭圆呈L形的一半、圆形、椭圆形、矩形、圆形+矩形的一半、椭圆形+矩形的一半、两矩形呈L形组合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尤其涉及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及其防松垫圈。
技术介绍
现有本人的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0206808A,技术名称为《螺栓与螺母的锁定方法及其防松垫圈》公开了:双螺母摩擦防松,是两个相同旋向的螺母在拧紧后,再把两个螺母对拧一下,使两个螺母之间产生对顶力,从而使底下的螺母既和弹簧垫片产生摩擦,又和上面的橡胶垫圈及螺母产生摩擦,双摩擦达到预紧的效果,两个螺母会有一个相互挤压的力量,从而起到防止松动的效果,使这主螺母、辅螺母、螺栓、以及橡胶垫圈四者之间有足够大的摩擦力而使这四者绑定为一体,但仍出现螺杆头与被紧固件乙之间横向搓动松动,由于现有技术只限于防止螺母与螺栓之间防松,在强烈长时间震动工况下,两个被紧固件之间,以及被紧固件乙与螺杆头之间仍可横向搓动,达不到很好的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一体化固定的防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很好的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一体化防松效果的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及其防松垫圈。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螺栓、主螺母、或辅螺母、或只设有一个螺母、橡胶垫圈甲,所述螺栓穿过被紧固件甲和被紧固件乙的螺孔后,在所述主螺母或只设有的一个螺母与所述被紧固件甲之间设有橡胶垫圈甲,螺母内丝旋在螺栓外丝上,或用辅螺母与主螺母夹着橡胶垫圈丙对顶拧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与被紧固件乙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乙。本技术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现有双螺母防松,或称对顶螺母防松结构,或单螺母通过橡胶垫圈压紧紧固件甲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螺栓头的螺杆上套上橡胶垫圈乙,通过该橡胶垫圈乙以及被紧固件甲上面的橡胶垫圈甲预紧被紧固件甲和被紧固件乙后,再用辅螺母旋拧压紧橡胶垫圈丙,使被紧固件甲上面的橡胶垫圈甲,以及被紧固件乙下面的橡胶垫圈乙挤压充填所述橡胶垫圈甲于相接触的所述螺栓、所述主螺母、或就一个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四者之间的间隙,因所述橡胶垫圈甲、橡胶垫圈乙被挤压后的巨大返弹膨胀力,使以上四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而弹性固定成一体。此时,所述主螺母、或就一个螺母、被紧固件甲、橡胶垫圈甲、以及所述螺栓外丝这上面四者之间;以及螺栓头、螺杆、被紧固件乙及橡胶垫圈乙这下面四者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垫圈乙始终存在相互作用的挤压力,传递到旋合螺纹的接触面上,使以上两个四者之间由于主螺母拧的越紧,旋合螺纹之接触面间的压力就越大,接触压力越大,摩擦力矩就越大,以上两个四者中任何一个要转动,都需要克服旋合螺纹之间的摩擦力,且这两个上、下四者之间巨大的挤压力也一直存在,不会因为所述橡胶垫圈甲、或橡胶垫圈乙、与所述螺栓及所述被紧固件甲或被紧固件乙之间预紧力的震动变化,而主螺母与螺栓出现退转松弛现象。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本技术能够有效地锁定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橡胶垫圈甲、橡胶垫圈乙,使六者之间达到很好的一体化弹性固定防松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本技术可先拆卸辅螺母,取下橡胶垫圈丙,再旋拆主螺母、取下橡胶垫圈甲、从被紧固件甲、乙的螺孔中,抽出螺栓的螺杆。从螺杆上取下橡胶垫圈乙,本技术可多次拆装,反复使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螺栓头上侧的,套在螺栓的螺杆上的橡胶垫圈,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螺栓轴为对称轴,内径等于、或小于、或大于螺栓直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螺栓头的外直径;断面为两椭圆呈L形组合的一半、或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圆形+矩形组合的一半、或椭圆形+矩形组合的一半、或两矩形呈L形的组合之一,材质为带弹性软质的“O”形橡胶垫圈。具体地,本技术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两椭圆呈L形组合的一半。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圆形的。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椭圆形的。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矩形的。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圆形+矩形呈L形组合的一半。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椭圆形+矩形呈L形组合的一半。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断面为两矩形呈L形组合的。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主螺母,在主螺母内丝所旋的螺栓外丝的外侧再套上同轴橡胶垫圈丙,再旋上对顶的辅螺母,并旋拧压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的锁定装置结构图及其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一。图2是另一种本技术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甲、被紧固件乙的锁定装置结构图及其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一。图3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二。图4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三。图5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四。图6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五。图7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六。图8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乙断面图之七。图9~图14是图1和图2中橡胶垫圈甲或橡胶垫圈丙的各种断面图。图中:1、螺栓2、橡胶垫圈甲3、螺母4、主螺母5、辅螺母6、被紧固件甲7、被紧固件乙8、橡胶垫圈丙9、螺栓外丝10、螺栓头11、主螺母内丝12、辅螺母内丝13、主螺母、辅螺母、螺栓及橡胶垫圈之间的间隙14、螺孔15、螺杆16、主螺母或螺母、螺栓、被紧固件甲及橡胶垫圈甲之间的间隙17、螺栓头、螺杆、被紧固件乙及橡胶垫圈乙之间的间隙18、橡胶垫圈乙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主螺母4、或只有一个螺母3、螺栓1、被紧固件甲6、被紧固件乙7、橡胶垫圈甲2、橡胶垫圈乙18,其中,先将螺栓1的螺杆15上套进同轴橡胶垫圈乙18的内圈中,再将此螺杆15穿入被紧固件乙7及被紧固件甲6的螺孔14中,使橡胶垫圈乙18处于被紧固件乙7与螺栓头10之间,且在紧靠螺栓头10的螺杆15的外围,在露出螺孔14的螺栓外丝9上套上同轴橡胶垫圈甲2,旋上并紧固主螺母4或螺母3,橡胶垫圈乙18充填并挤压在螺栓头10、螺杆15、被紧固件乙7及橡胶垫圈乙18之间的间隙17中;橡胶垫圈甲2充填并挤压在主螺母4或螺母3、螺栓1、被紧固件甲6及橡胶垫圈甲2之间的间隙16中,由于主螺母4或螺母3的内丝在螺栓1的螺栓外丝9上螺旋压紧,一方面因橡胶垫圈甲2被挤压后的巨大返弹膨胀力,使主螺母4或螺母3、螺栓1、被紧固件甲6及橡胶垫圈甲2弹性固定成一体;同时,另一方面因橡胶垫圈乙18被挤压的巨大返弹膨胀力,使螺栓1的螺栓头10、螺杆15、被紧固件乙7及橡胶垫圈乙18弹性固定成一体,随着主螺母4或螺母3的越拧越紧,以上两个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包括螺栓(1)、螺母(3)、橡胶垫圈甲(2),所述螺栓(1)穿过被紧固件甲(6)和被紧固件乙(7)的螺孔(14)后,在所述螺母(3)与所述被紧固件甲(6)之间设有橡胶垫圈甲(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1)的螺栓头(10)与所述被紧固件乙(7)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乙(18)。/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包括螺栓(1)、螺母(3)、橡胶垫圈甲(2),所述螺栓(1)穿过被紧固件甲(6)和被紧固件乙(7)的螺孔(14)后,在所述螺母(3)与所述被紧固件甲(6)之间设有橡胶垫圈甲(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1)的螺栓头(10)与所述被紧固件乙(7)之间设有橡胶垫圈乙(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乙(18)为O形橡胶垫圈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18)断面为两椭圆呈L形组合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18)断面为圆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螺栓螺母被紧固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橡胶垫圈乙(18)断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富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富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