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会强专利>正文

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118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包括引擎本体、气尖、爆震管和电机,所述引擎本体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尖,所述气尖的内腔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的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值班燃烧室,所述气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爆震管,所述爆震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气进气口,该脉冲爆震气尖引擎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分组起爆实现难度,可以解决传统航空发动机高油耗的问题,同时可以代替航空发动机尾部的喷管调节机构;而结合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低油耗、高比冲与气尖引擎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气动边界,可实现在不同高度的最大效率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现有的引擎在使用过程中运载火箭及航天飞机不能实现单级入轨的原因就是传统航天发动机无法保持在不同气压下的高效率运行,普通发动机喷管由于喷管扩张比的限制,不能适应环境压力的变化而出现过膨胀或欠膨胀问题,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的引擎在使用过程中运载火箭及航天飞机不能实现单级入轨的原因就是传统航天发动机无法保持在不同气压下的高效率运行,普通发动机喷管由于喷管扩张比的限制,不能适应环境压力的变化而出现过膨胀或欠膨胀问题,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分组起爆实现难度,可以解决传统航空发动机高油耗的问题,同时可以代替航空发动机尾部的喷管调节机构;而结合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低油耗、高比冲与气尖引擎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气动边界,可实现在不同高度的最大效率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包括引擎本体、气尖、爆震管和电机,所述引擎本体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尖,所述气尖的内腔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旋转阀,所述旋转阀的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值班燃烧室,所述气尖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爆震管,所述爆震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气进气口,所述空气进气口的相视一侧均设置有可燃混气进气口,所述盖板的前侧壁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擎本体的前侧壁左侧设置有盖板。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阀的前侧壁设置有三个第一通孔,所述值班燃烧室的前侧壁设置有九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爆震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尖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九个爆震管,所述爆震管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辅助可燃混气进气口,所述爆震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九个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中央位置分别安装有空气进气口和可燃混气进气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板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可燃混气进气口,所述盖板的前侧壁设置有九个爆震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脉冲爆震技术和气尖引擎技术均是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技术——两者均可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适用。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解决传统航空发动机高油耗的问题,同时可以代替航空发动机尾部的喷管调节机构;在航天方面可实现SSTO(单级入轨),因为当代运载火箭及航天飞机不能实现单级入轨的原因就是传统航天发动机无法保持在不同气压下的高效率运行。而结合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低油耗、高比冲与气尖引擎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气动边界,可实现在不同高度的最大效率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值班燃烧室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引擎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引擎本体100、盖板110、气尖200、旋转阀210、第一通孔211、值班燃烧室220、第二通孔221、爆震管300、辅助可燃混气进气口310、空气进气口320、可燃混气进气口330、密封板340、电机4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用于能够降低发动机的分组起爆实现难度,可以解决传统航空发动机高油耗的问题,同时可以代替航空发动机尾部的喷管调节机构;而结合脉冲爆震发动机的低油耗、高比冲与气尖引擎所具有的自动调节的气动边界,可实现在不同高度的最大效率运行,请参阅图1,包包括引擎本体100、气尖200、爆震管300和电机400;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引擎本体100具有盖板110,具体的,盖板110固定安装在引擎本体100的左侧,引擎本体100用于提供动力,盖板110用于移动,方便爆震;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气尖200具有旋转阀210、第一通孔211、值班燃烧室220和第二通孔221,气尖200安装在引擎本体100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具体的,气尖200固定安装在引擎本体100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旋转阀210固定安装在气尖200的内腔左侧壁,第一通孔211开设在旋转阀210的前侧壁,值班燃烧室220固定安装在旋转阀210的右侧壁中央位置,第二通孔221开设在值班燃烧室220的外侧壁,气尖200用于在不同大气压力下均可使发动机排气效率达到用于起爆,第二通孔221用于为爆震管提供触发源;请再次参阅图1、图4和图5,爆震管300具有辅助可燃混气进气口310、空气进气口320、可燃混气进气口330和密封板340,爆震管300安装在引擎本体100的外侧壁,具体的,爆震管300固定安装在引擎本体100的外侧壁,辅助可燃混气进气口310固定安装在爆震管300的顶部左右两侧,空气进气口320固定安装在爆震管300的左侧顶部,可燃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擎本体(100)、气尖(200)、爆震管(300)和电机(400),所述引擎本体(100)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尖(200),所述气尖(200)的内腔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旋转阀(210),所述旋转阀(210)的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值班燃烧室(220),所述气尖(2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爆震管(300),所述爆震管(30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盖板(110),所述盖板(110)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气进气口(320),所述空气进气口(320)的相视一侧均设置有可燃混气进气口(330),所述盖板(110)的前侧壁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擎本体(100)、气尖(200)、爆震管(300)和电机(400),所述引擎本体(100)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尖(200),所述气尖(200)的内腔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旋转阀(210),所述旋转阀(210)的右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值班燃烧室(220),所述气尖(2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爆震管(300),所述爆震管(30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盖板(110),所述盖板(110)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空气进气口(320),所述空气进气口(320)的相视一侧均设置有可燃混气进气口(330),所述盖板(110)的前侧壁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爆震气尖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本体(100)的前侧壁左侧设置有盖板(110)。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强戚伟世李啸林薛砚赵琳娜丛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陈会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