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军良专利>正文

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05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安装架、通风口、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水平固定带A、水平固定带B以及散热仪,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板后部,所述支撑板前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通风口设置于安装架四周,所述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垂直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水平固定带A、水平固定带B水平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散热仪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防止暴风雨侵袭的目的,使得散热仪正常工作,稳定牢固,安装拆卸方便,散热和防暴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窗防暴雨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暴雨装置
,具体的说是散热窗防暴雨装置。
技术介绍
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事实上窗和户的本意分别指窗和门,在现代汉语中窗户则单指窗。“窗”本作“囱”(“囱”为俗字),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其中具有散热功能的窗户质量轻,在暴风雨天气的抵御能力较差,因此需要一种散热窗防暴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窗防暴雨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安装架、通风口、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水平固定带A、水平固定带B以及散热仪,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支撑板后部,所述支撑板前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通风口设置于安装架四周,所述垂直固定带A顶端设置于安装架内顶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A底端设置于安装架内底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顶端设置于安装架内顶端的右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底端设置于安装架内底端的右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一端设置于安装架左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右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一端设置于安装架左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右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散热仪设置于支撑框架底部。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内部可拆卸安装防水玻璃。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密封橡胶槽。进一步的是,所述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片。进一步的是,所述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上下端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凸起。进一步的是,所述水平固定带A、水平固定带B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进一步的是,所述缓冲片设置有6个,所述垂直固定带A、垂直固定带B的表面设置有3个缓冲片,所述垂直固定带B的表面设置有3个缓冲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散热窗防暴雨装置达到防止暴风雨侵袭的目的,使得散热仪正常工作,而且整个窗户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安装拆卸方便,散热和防暴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架、2支撑板、3安装架、4通风口、5垂直固定带A、6垂直固定带B、7水平固定带A、8水平固定带B、9缓冲片、10密封橡胶凸起、11散热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板2、安装架3、通风口4、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水平固定带A7、水平固定带B8以及散热仪11,支撑框架1设置于支撑板2后部,支撑板2前部设置有安装架3,通风口4设置有若干组,通风口4设置于安装架3四周,垂直固定带A5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左部,垂直固定带A5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左部,垂直固定带B6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右部,垂直固定带B6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右部,水平固定带A7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上部,水平固定带A7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上部,水平固定带B8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中下部,水平固定带B8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中下部,散热仪11设置于支撑框架1底部。本技术中,其中安装架3内部可拆卸安装防水玻璃,可防止热胀冷缩窗户变形,方便使用,安装架3内部上下端均设置有密封橡胶槽一一对应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上下端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凸起10,稳定固定;水平固定带A7、水平固定带B8设置为相同的型号参数,平衡受力,防暴雨性能好,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的表面均设置有缓冲片9,缓冲片9设置有6个,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的表面设置有3个缓冲片9,垂直固定带B6的表面设置有3个缓冲片9,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暴雨性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水平固定带A7、水平固定带B8呈“井”字形状支撑于安装架3内部,在安装架3内安装有防水玻璃,可有效防止暴风雨侵袭。本技术达到防止暴风雨侵袭的目的,使得散热仪正常工作,而且整个窗户结构简单,稳定牢固,安装拆卸方便,散热和防暴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板(2)、安装架(3)、通风口(4)、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水平固定带A(7)、水平固定带B(8)以及散热仪(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设置于支撑板(2)后部,所述支撑板(2)前部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通风口(4)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通风口(4)设置于安装架(3)四周,所述垂直固定带A(5)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A(5)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6)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右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6)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右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7)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7)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8)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8)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散热仪(11)设置于支撑框架(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窗防暴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板(2)、安装架(3)、通风口(4)、垂直固定带A(5)、垂直固定带B(6)、水平固定带A(7)、水平固定带B(8)以及散热仪(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设置于支撑板(2)后部,所述支撑板(2)前部设置有安装架(3),所述通风口(4)设置有若干组,所述通风口(4)设置于安装架(3)四周,所述垂直固定带A(5)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A(5)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左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6)顶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顶端的右部,所述垂直固定带B(6)底端设置于安装架(3)内底端的右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7)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A(7)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上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8)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左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水平固定带B(8)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架(3)右内侧的中下部,所述散热仪(11)设置于支撑框架(1)底部。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良孙炅睿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孙军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