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PC板连接结构、照相装置、电子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04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C板连接结构、照相装置、电子产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连接有FPC软板、FPC板,所述FPC软板与音圈马达主体连接,所述FPC板与防抖机构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纳所述FPC软板的容纳腔,所述FPC软板呈蛇形弯曲状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FPC软板由远离音圈马达主体一端至音圈马达方向呈蛇形宽幅依次变小,所述FPC软板与容纳腔内壁之间设置有粘稠态脂类。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蛇形弯曲结构削弱FPC软板在光学单元运动中产生的负向扭曲力,降低其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降低防抖动单元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C板连接结构、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FPC板连接结构、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OIS马达包括音圈马达主体、连接于音圈马达主体的防抖机构、外壳。现有的OIS马达均连接由FPC板,通过FPC板对音圈马达主体进行供电。而音圈马达主体、防抖机构与FPC板连接后,由于FPC板对音圈马达主体的作用力影响,FPC板容易影响防抖机构的防抖性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PC板连接结构、照相装置、电子产品,利用蛇形弯曲结构削弱FPC软板在光学单元运动中产生的负向扭曲力,降低其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降低防抖动单元的功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连接有FPC软板、FPC板,所述FPC软板与音圈马达主体连接,所述FPC板与防抖机构连接,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纳所述FPC软板的容纳腔,所述FPC软板呈蛇形弯曲状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FPC软板由远离音圈马达主体一端至音圈马达方向呈蛇形宽幅依次变小,所述FPC软板与容纳腔内壁之间设置有粘稠态脂类。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稠太脂类设置于所述FPC软板远离音圈马达位置的蛇形弯曲位置与容纳腔内壁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FPC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侧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有上述的FPC板连接结构,还包括音圈马达主体、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圈马达主体与外壳之间的活动组件、驱动音圈马达主体活动的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音圈马达主体的磁石、固定于FPC板并与磁石相对应的线圈,所述线圈与FPC板电连接,外壳开设有供线圈安装的安装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圈马达主体的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的内连接架、设置于外壳的外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外连接架与内连接架之间的中间架,所述中间架设置有四个分设于音圈马达主体四个边角位置的中板,所述中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朝向音圈马达主体中心方向设置,所述外连接架一体成型有两个位于音圈马达主体两相对边角位置的外板,所述内连接架一体成型有两个内板,两个内板与两个外板呈交叉设置并与四个中板一一对应,所述外板及内板均开设有可部分卡入所述圆孔的球面凸起,所述球面凸起可相对于圆孔活动,所述磁石固定于所述架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板固定于所述外壳本体内壁,所述外板位于中板背离音圈马达主体的一侧,所述内板位于中板朝向音圈马达的一侧,所述内板抵接于所述架体。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防止音圈马达主体脱离的盖板,所述外壳两对称侧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外壳朝向盖板的端面连通,所述外连接架一体成型有凸出于卡槽底面的突出部,所述盖板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开设有供所述突出部穿设的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同一侧壁设置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扣部数量与所述卡槽(数量一致。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照相装置,具有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一种电子产品,具有上述的照相装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蛇形弯曲结构削弱FPC软板在光学单元运动中产生的负向扭曲力,降低其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降低防抖动单元的功耗;并且通过设置FPC软板及FPC板,可以有效减小FPC软板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在FPC软板折弯部外侧增点粘稠态脂类,用来提高FPC软板的寿命,抑制因长时间多次数运动而导致的FPC软板功能失效。外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即外连接架预注塑预外壳内,所述外板固定于所述外壳本体内壁,所述外板位于中板背离音圈马达主体的一侧,所述内板位于中板朝向音圈马达的一侧,所述内板抵接于所述架体。通过外板抵接固定于外壳,内板抵接于架体,有效定位外板及内板相对位置,避免球面凸起与圆孔分离,避免出现部分零件脱落情况,另外通过外连接架预注塑于外壳本体内,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外壳本体强度。在外壳本体与防抖机构、音圈马达主体装配完成后,通过盖板盖合实现避免音圈马达主体及防抖机构脱落,并且通过突出部卡入卡扣部的固定孔确保盖板与外壳本体固定,然后再通过胶水进行加固,提高固定强度及牢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视图;图2是实施例1隐去外壳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4是外壳的示意图;图5是盖板的示意图;图6是外连接架的示意图;图7是内连接架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外壳;2、FPC软板;3、FPC板;4、容纳腔;5、音圈马达主体;6、磁石;7、线圈;8、安装孔;9、架体;10、内连接架;11、外连接架;12、中间架;13、中板;14、圆孔;15、外板;16、内板;17、球面凸起;18、盖板;19、卡槽;20、突出部;21、卡扣部;22、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连接有FPC软板2、FPC板3,其中所述FPC软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侧壁并与音圈马达主体5连接,所述FPC板3与防抖机构连接。所述外壳1设置有容纳所述FPC软板2的容纳腔4,容纳腔4位于音圈马达主体5及防抖机构一侧,并且位于容纳腔4内的一段所述FPC软板2呈蛇形弯曲状设置,所述FPC软板2由远离音圈马达主体5一端至音圈马达主体5方向呈蛇形宽幅依次变小,即远离音圈马达主体5位置的FPC软板2弯曲的宽幅大于靠近于音圈马达主体5位置的一段弯曲宽幅,越靠近于音圈马达主体5位置FPC软板2弯曲部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距离越远。所述FPC软板2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设置有粘稠态脂类(为现有技术,可以为中性脂等,不赘述),并且粘稠太脂类设置于所述FPC软板2远离音圈马达位置的蛇形弯曲位置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本申请中利用蛇形弯曲结构削弱FPC软板2在光学单元运动中产生的负向扭曲力,降低其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降低防抖动单元的功耗;并且通过设置FPC软板2及FPC板3,可以有效减小FPC软板2的体积,进一步减小对光学单元运动的干扰。在FPC软板2折弯部外侧增点粘稠态脂类,用来提高FPC软板2的寿命,抑制因长时间多次数运动而导致的FPC软板2功能失效。实施例2: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FPC板连接结构,还包括音圈马达主体5、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圈马达主体5与外壳1之间的活动组件、驱动音圈马达主体5活动的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连接有FPC软板(2)、FPC板(3),所述FPC软板(2)与音圈马达主体连接,所述FPC板(3)与防抖机构连接,所述外壳(1)设置有容纳所述FPC软板(2)的容纳腔(4),所述FPC软板(2)呈蛇形弯曲状设置于容纳腔(4)内,所述FPC软板(2)由远离音圈马达主体一端至音圈马达方向呈蛇形宽幅依次变小,所述FPC软板(2)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设置有粘稠态脂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连接有FPC软板(2)、FPC板(3),所述FPC软板(2)与音圈马达主体连接,所述FPC板(3)与防抖机构连接,所述外壳(1)设置有容纳所述FPC软板(2)的容纳腔(4),所述FPC软板(2)呈蛇形弯曲状设置于容纳腔(4)内,所述FPC软板(2)由远离音圈马达主体一端至音圈马达方向呈蛇形宽幅依次变小,所述FPC软板(2)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设置有粘稠态脂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稠太脂类设置于所述FPC软板(2)远离音圈马达位置的蛇形弯曲位置与容纳腔(4)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FPC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3)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1)侧壁。


4.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FPC板连接结构,还包括音圈马达主体(5)、防抖机构,所述防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圈马达主体(5)与外壳(1)之间的活动组件、驱动音圈马达主体(5)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于音圈马达主体(5)的磁石(6)、固定于FPC板(3)并与磁石(6)相对应的线圈(7),所述线圈(7)与FPC板(3)电连接,外壳(1)开设有供线圈(7)安装的安装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圈马达主体(5)的架体(9)、设置于所述架体(9)或音圈马达主体(5)的内连接架(10)、设置于外壳(1)的外连接架(11)、设置于所述外连接架(11)与内连接架(10)之间的中间架(12),所述中间架(12)设置有四个分设于音圈马达主体(5)四个边角位置的中板(13),所述中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济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