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602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包括从室外到室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上轨轨道和第二上轨轨道。第一上轨轨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第二上轨轨道上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第二上轨轨道通过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上,且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或侧拼式、或抽屉式、或挂钩式。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一内扇支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高低轨内扇内装,提高高楼高低轨推拉门窗安装时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员,显巨增强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推拉窗设计为高低轨道,即内扇低,外扇高,这样的设计能防止雨水装灌入室内,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使窗扇安装顺序只能从室外向室内依次安装,第一步安装内扇,第二步安装外扇,最后安装内纱扇或外纱扇;当第二步安装外扇时,由于第一步先安装了内扇,内扇的宽度导致安装外扇时,第二扇要完全伸出窗外绕过第一扇,以C1818窗型为例,其窗扇尺寸约为900mm×1500mm,中空玻璃扇的达到45~50Kg,一个人要张开约900mm的双臂,绕过第一窗扇(内扇)才能安装第二扇(外扇),要实现一个人操作安装基本上不可能,非得要两个工人或两个以上的工人抬着,一个在左,另一个人在右,相互接应才能安装,高楼高空安装稍有不慎,就有掉扇的危险,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1:有的厂家为了达到内扇1内装目的,采取推拉窗下轨81的外轨是高低轨如图1至3,内扇内轨88与下轨挡水檐设计为同一高度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虽解决了内扇1内装,但防水性能大大降低。现有技术2:有的厂家为了解决内扇1内装防止外扇坠楼问题,在内扇1上轨80上方处掏空如图4,使内扇1掏空部分85的高度(即非正常间隙)超过内扇1合理间隙87的高度达到内扇1内装,这样仅解决了内扇1内装问题,内扇勾企与外扇沟企通过冲剪8~10mm间隙才能实现推拉,由于内扇1和外扇2的中间导轨的支臂C(82)的干涉不能安装止风块,此处留下8~10mm间隙无法弥补,大大降低的窗户的气密性。现有技术3:还有的为了解决内扇1内装防止外扇2坠楼,在内避雨檐83上加装插条84来解决防水框边降低问题如图5,但影响了整个窗户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安全性高的同时气密性还好的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一种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其上先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外扇,再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内扇,包括从室外到室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上轨轨道和第二上轨轨道,第一上轨轨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第二上轨轨道上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第一卡脚与第一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卡脚与第二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上轨轨道通过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上,且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或侧拼式、或抽屉式、或挂钩式。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为断桥上轨或非断桥上轨。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一内扇支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和外扇的上方处于同一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按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式止风块定位槽、第二外扇支臂和第一外扇支臂,第二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卡槽式止风块定位槽内设有第一橡胶止风块,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二内扇支臂,作为内扇的上方轨道,第二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波浪状内扇毛刷入位细槽,所述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毛条槽,第一毛条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毛条,第一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上方高度低于和外扇的上方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向上凹陷形成第三外扇支臂和第四外扇支臂,第三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毛条槽,第二毛跳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毛条,第二密封毛条与外扇上方相接触,所述第四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三毛条槽,第三毛跳槽内设有第三密封毛条,第三密封毛条与外扇上方相接触,第四外扇支臂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纱扇支臂,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三内扇支臂,作为内扇的上方轨道,第三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波浪状内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四毛条槽,第四毛条槽内设有第四密封毛条,第四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上轨轨道上对应第二卡脚与第三外扇支臂之间的平面上设有第二粘贴式扁平毛刷止风块,第一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一纱扇毛条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上方高度高于和外扇的上方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按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四内扇支臂、第五外扇支臂、第二纱扇支臂,第五外扇支臂作为外扇上方轨道且第五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内扇支臂和第四内扇支臂作为内扇上方轨道,第四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五毛条槽,第五毛条槽内设有第五密封毛条,第五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六毛条槽,第六毛条槽内设有第六密封毛条,第六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上轨轨道上对应第四内扇支臂与第五外扇支臂之间的平面上设有第三粘贴式扁平毛刷止风块,第二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二纱扇毛条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侧拼式且内扇上方高度高于和外扇的上方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侧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侧面,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按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五内扇支臂、第六外扇支臂、第三纱扇支臂,第六外扇支臂作为外扇上方轨道且第六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三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内扇支臂和第五内扇支臂作为内扇上方轨道,第五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七毛条槽,第七毛条槽内设有第七密封毛条,第七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八毛条槽,第八毛条槽内设有第八密封毛条,第八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上轨轨道上对应第五内扇支臂与第六外扇支臂之间的平面上设有第四粘贴式扁平毛刷止风块,第三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三纱扇支臂毛条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抽屉式且内扇上方高度与和外扇的上方处于同一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侧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侧面,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设有第三卡脚突起,所述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设有与第三卡脚突起相匹配的第三卡脚,第二上轨轨道通过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突起、第二卡脚突起、第三卡脚、第三卡脚突起、螺丝钉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上,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七外扇支臂、第四纱扇支臂、第一外框支臂,第七外扇支臂上设有第四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四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波浪状纱扇入位细槽,第一外框支臂上设有第九毛条槽,第九毛条槽内设有第九密封毛条,所述第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所述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先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外扇,再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内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室外到室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上轨轨道和第二上轨轨道,第一上轨轨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第二上轨轨道上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第一卡脚与第一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卡脚与第二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上轨轨道通过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上,且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或侧拼式、或抽屉式、或挂钩式,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为断桥上轨或非断桥上轨,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一内扇支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所述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先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外扇,再由室内向室外安装内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室外到室内依次设置的第一上轨轨道和第二上轨轨道,第一上轨轨道上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第二上轨轨道上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第一卡脚与第一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卡脚与第二卡脚突起相匹配,第二上轨轨道通过第一卡脚、第二卡脚、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上,且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或侧拼式、或抽屉式、或挂钩式,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为断桥上轨或非断桥上轨,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一内扇支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和外扇的上方处于同一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按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卡槽式止风块定位槽、第二外扇支臂和第一外扇支臂,第二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卡槽式止风块定位槽内设有第一橡胶止风块,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二内扇支臂,作为内扇的上方轨道,第二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波浪状内扇毛刷入位细槽,所述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一毛条槽,第一毛条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毛条,第一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上方高度低于和外扇的上方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向上凹陷形成第三外扇支臂和第四外扇支臂,第三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毛条槽,第二毛跳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毛条,第二密封毛条与外扇上方相接触,所述第四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三毛条槽,第三毛跳槽内设有第三密封毛条,第三密封毛条与外扇上方相接触,第四外扇支臂向外突出形成第一纱扇支臂,第二上轨轨道上设有第三内扇支臂,作为内扇的上方轨道,第三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波浪状内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四毛条槽,第四毛条槽内设有第四密封毛条,第四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上轨轨道上对应第二卡脚与第三外扇支臂之间的平面上设有第二粘贴式扁平毛刷止风块,第一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一纱扇毛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轨推拉门窗的内扇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上轨轨道之间的设置方式为垂直插入式且内扇上方高度高于和外扇的上方高度时,第二上轨轨道与第一内扇支臂垂直设置,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设置在第二上轨轨道的顶面且凹槽设置在第一上轨轨道的底部,第一卡脚突起和第二卡脚突起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一上轨轨道上按从室内到室外的方向依次设有第四内扇支臂、第五外扇支臂、第二纱扇支臂,第五外扇支臂作为外扇上方轨道且第五外扇支臂上设有第二波浪状外扇毛刷入位细槽,第一内扇支臂和第四内扇支臂作为内扇上方轨道,第四内扇支臂上设有第五毛条槽,第五毛条槽内设有第五密封毛条,第五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内扇支臂上设有第六毛条槽,第六毛条槽内设有第六密封毛条,第六密封毛条与内扇上方接触,第一上轨轨道上对应第四内扇支臂与第五外扇支臂之间的平面上设有第三粘贴式扁平毛刷止风块,第二纱扇支臂上设有第二纱扇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梦同幕墙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