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6018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将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通过统计PRB的利用率,当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时进行传输模式的切换,当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时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能够提高小区的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从而提高用户的通信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LTE(LongTermEvolution,通用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小区用户较多,小区有时业务繁忙,有些业务空闲,小区繁忙时走基于3D-MIMO(Three-DimensionMultiple-InputMulti-Output,三维多入多出)技术的多用户配对流程,拥有更多配对层数增益,提高小区吞吐量。小区较空闲时,走原有的LTE流程,即依据用户频谱效率,实现TM3/8(TransmissionMode3/8,传输模式3/8)模式间、模式内的自适应。现有的实现方法如图1所述,3D-MIMO基站在运行下行多用户配对模式时,下行传输模式同时固定为TM7(TransmissionMode7,传输模式7)单流波束赋型。对小区中的多个用户,MAC(Medium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基于快速轮询算法生成候选用户集,上报候选用户频谱效率给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FPGA采用贪婪算法计算出配对后能够最大化用户配对吞吐量的用户参与配对,最终选择N个用户,N为配对的层数,将配对用户集合反馈给MAC。MAC根据提供的配对用户集合中的N个用户优先进行资源分配,再对非配对用户进行资源分配,从而尽可能的提升整个小区吞吐量。现有的3D-MIMO基站在运行下行多用户配对模式时,传输模式固定为TM7单流波束赋型,即使用户信道条件再好,也不能使用其它传输模式,无法实时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影响小区吞吐量。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方法存在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及装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包括: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将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装置,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配对候选模块,用于将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配对调度模块,用于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上述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统计PRB的利用率,当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时进行传输模式的切换,当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时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能够提高小区的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从而提高用户的通信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用户配对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逻辑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S201、统计PRB(Physical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块)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具体地,MAC对当前的PRB进行统计,得到PRB的利用率。对PRB的利用率的判断通过两个门限值进行判断:低门限和高门限,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即为高门限。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两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式。现有的3D-MIMO基站在运行下行多用户配对模式时,传输模式固定为TM7单流波束赋型,即使用户信道条件好,也不能使用TM3或TM8双流,限制了小区的流数增益;不能够实时的根据信道状态与小区PRB利用率进行TM3、TM8双流及TM8单流波束赋型模式的切换,无法实时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来提升小区吞吐量;也不会将一直处于TM3/TM8的老用户切换为TM7单流波束赋型,参与后续用户配对流程,将会限制配对用户选择时的多用户增益,影响小区吞吐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TM3,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TM8,也可以采用其它传输模式。S202、将SINR(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来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其中,所述信干噪比门限是预先设定的用于判断用户的SINR的门限值。所述配对候选集为初步筛选后的待配对的用户的集合,后续通过贪婪算法对所述配对候选集中的各用户进行处理,进一步筛选得到最终进行配对的用户。所述配对层数即为最终进行配对的用户的数量。具体地,由FPGA对配对层数进行计算后返回至MAC,MAC根据FPGA返回的结果,对配对层数进行门限判断,以确定是否进入配对调度流程。S203、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其中,所述第二门限为预先设定的用于判断配对层数的门限值。具体地,参见图3,MAC统计PRB利用率后,当PRB利用率高于高门限时,MAC控制TM3用户可以切换为TM8,TM8用户不能切换TM3,新接入用户设置为TM8;然后MAC选择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生成配对候选集,并将配对候选集上报给FPGA;FPGA对配对候选集中的N个用户采用贪婪算法,遍历选择能够使小区吞吐量最大化的用户i加入可配对用户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n将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n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
将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大于信干噪比门限的用户加入配对候选集,并根据所述配对候选集确定配对层数和至少一个配对用户;
若判断获知所述配对层数大于第二门限,则对所述至少一个配对用户进行配对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调度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双流用户切换为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单流用户,并进行多用户配对调度和资源分配;
对未成功配对的用户,确保达到预设的比特速率,并对未成功配对的用户平均分配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统计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并禁止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一传输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具体包括:
统计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大于第一门限,则将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的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并将新接入用户的传输模式设置为第二传输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小于第三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的用户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用户进行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模式间自适应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TM3,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TM8;
所述配对候选集为初步筛选后的待配对的用户的集合。


7.一种模式切换后的多用户配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统计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若判断获知所述利用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欣静刘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