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及其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847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及其集成系统,属于装饰板材安装技术领域。主要解决装饰板材与插接连接件之间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装饰板材与插接连接件既能轻松夹持连接配合又能可以解决其配合松动问题,从而提高二者的连接强度。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到墙面、屋顶等建筑立面上使用的插接连接件以及所述装饰板材与所述插接连接件组合形成的墙面集成系统或吊顶集成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及其集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饰板材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装饰板材安装到墙面、屋顶等建筑立面上时,所需使用的插接连接件及以所述装饰板材与所述插接连接件组合形成的墙面集成系统或吊顶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装饰板材连接件,例如申请号为201220370908.8,名称为“横向插置式集成吊顶组件”的专利技术方案,它包括面板,夹持面板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侧壁与夹持件横向插接。虽然有面板侧壁与夹持件横向插接,避免竖向夹持存在夹持疲劳的问题,提高安装使用的可靠性的优点,但是,该方案的所述面板的嵌接槽与所述夹持件的卡钳部之间的夹持配合公差精度难以控制,如果是负公差时所述卡钳部不容易轻松地插入到所述嵌接槽导致安装困难,如果是正公差时所述卡钳部虽然容易轻松地插入到所述嵌接槽但它们之间比较松动结合力非常小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所披露的内容,为了进一步改善现有装饰板材连接件与面板之间的装配效果而进一步改进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结构,是有必要和价值的。为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及其集成系统,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所述插接连接件呈型材状沿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看,所述插接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并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翼片和下翼片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竖向连接筋板,所述竖向连接筋板布置在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用于同时插入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并与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其中,所述插接连接件呈型材状沿轴向延伸,是指所述插接连接件本身的横截面形状呈型材状,可以通过挤压、折弯等工艺形成的在轴向方向上延伸一定长度的物件,其轴向延伸的长度一般与所述装饰板材的长度或宽度适配即可,在一种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插接连接件可以通过挤压工艺形成为6米、3米长的标准料,再根据现场情况需要而合理裁切。其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所述上翼片的功能和增强所述插接连接件的结构强度,所述上翼片结构为中间厚两边薄,且均匀过渡。在用作水平的吊顶集成系统时,所述插接连接件是水平方向安置状态,所述上翼片上表面为水平面,可以用于支撑和顶紧所述装饰板材的槽侧壁。在用作竖立的墙面集成系统时,所述装饰板材竖直方向安置,所述上翼片仅起顶紧装饰板材的作用,所述顶紧作用可以是由所述上翼片与所述下翼片分别向左、向右同时发力共同发挥产生的(其中水平放置时其分别向上、向下同时发力共同发挥产生的)。其中,为了所述插接连接件连接的两块所述装饰板材的接缝处平整缝隙紧密均匀,达到美观的效果,所述侧部插槽的深度大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向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两边横向延展的任意一边宽度。同时,为了保证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能同时插入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且达到并与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所述上翼片的上平面到所述下翼片的下表面的高度可以小于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高度(即采用负公差紧配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当将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同时安装到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时,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可以非常容易地轻微变形从而不仅容易插入其中,而且也不会影响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与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反由于可以设置为负公差,能够形成紧配合,还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在两块所述装饰板材对接时其通过与所述的插接连接件配合使其表面平整和缝隙紧密均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翼片、下翼片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翼片的外侧端设置有朝向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让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的翼片通过所述第一凸起挤压所述侧部插槽的槽侧壁,加大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的翼片的变形量从而增大所述翼片与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弹性结合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翼片的横向延展宽度小于所述下翼片的横向延展宽度。即所述上翼片在所述竖向连接筋板两边的横向延展宽度小于所述下翼片在所述竖向连接筋板两边的横向延展宽度,从横截面方向看呈上窄下宽的造型。这样不仅更加有利于插接连接而且还可以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上翼片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筋板,所述上筋板位于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延伸方向上,也即位于所述上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上筋板用于分隔所述装饰板材。这样不仅可以借助于所述上筋板形成左、右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分隔条而且还可以装饰左、右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间隙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翼片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筋板,所述下筋板位于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延伸方向上,也即位于所述下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下筋板用于分隔所述装饰板材,实现分隔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面所述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装饰板材和所述插接连接件,在所述装饰板材的侧边设置有一个侧部插槽,所述插接连接件的上翼片和下翼片同时插入到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并与所述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与所述下翼片相互平行并上下间隔布置的下底板,所述下翼片与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下筋板连接,所述下筋板位于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延伸方向上,也即位于所述下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下底板不仅用于与建筑立面连接定位所述插接连接件,而且用于与所述下翼片配合形成让所述装饰板材插入的接纳插槽,这样不仅能够借助于所述下底板将所述插接连接件连接在建筑物的建筑立面上,而且增加了对所述装饰板材的连接部位、面积从而提高了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底板的外侧端设置有朝向所述装饰板材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让所述下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凸起挤压下槽壁体的外侧壁,增大所述下底板与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弹性结合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底板的位于所述下筋板左右两边的横向延展宽度不同,其中位于右边的所述下底板的横向延展宽度超过位于左边所述下底板的横向延展宽度,同时超过其上方的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横向延展宽度,所述右边的下底板上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投影范围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应用上面所述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装饰板材和所述插接连接件,在所述装饰板材的侧边设置有一个侧部插槽从而让所述装饰板材具有上槽壁体和下槽壁体,所述插接连接件的上翼片和下翼片同时插入到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并与所述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所述下槽壁体插入到所述下翼片与所述下底板之间的接纳插槽。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墙面、屋顶等建筑立面上使用的插接连接件以及所述装饰板材与所述插接连接件组合形成的墙面集成系统或吊顶集成系统中。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第一种结构的插接连接件及其所应用的集成系统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第二种结构的插接连接件及其所应用的集成系统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所述插接连接件呈型材状沿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看,所述插接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并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翼片和下翼片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竖向连接筋板,所述竖向连接筋板布置在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用于同时插入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并与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所述插接连接件呈型材状沿轴向延伸,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看,所述插接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并上下间隔布置的上翼片和下翼片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竖向连接筋板,所述竖向连接筋板布置在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的大致中线位置,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用于同时插入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中并与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之间能够形成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下翼片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翼片的外侧端设置有朝向所述装饰板材的侧部插槽的槽侧壁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让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的翼片通过所述第一凸起挤压所述侧部插槽的槽侧壁,加大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的翼片的变形量从而增大所述翼片与所述装饰板材之间的弹性结合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片的横向延展宽度小于所述下翼片的横向延展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翼片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筋板,所述上筋板位于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上筋板用于分隔所述装饰板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翼片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筋板,所述下筋板位于所述竖向连接筋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下筋板用于分隔所述装饰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饰板材的插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下翼片相互平行并上下间隔布置的下底板,所述下翼片与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下筋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远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快装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