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机柜及其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584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包括安装于柜体内的若干个服务器节点和交换机,各服务器节点内均安装有节点无线模块,交换机内安装有交换无线模块,各服务器节点通过各节点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和/或通过各自对应的节点无线模块与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如此,通过若干个节点无线模块和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使整机柜内的各个服务器节点形成无线互联局域网或通过交换机形成无线互联局域网,从而能够确保服务器节点对内及对外的通信需求,大幅减小了布线空间占用,简化了系统构架,释放出了更多柜体内的安装空间,有利于散热和机柜的极致密度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服务器机柜,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机柜及其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
,特别涉及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服务器的主要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的IT设备会集中放置在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包含各类型的服务器、存储、交换机及大量的机柜及其它基础设施。每种IT设备都是有各种硬件板卡组成,如计算模块、存储模块、机箱、风扇模块等等。目前服务器整机柜产品一般采用线缆的方式将交换机和机箱节点互联通讯,管理交换机与机箱节点采用10M/100M/1000MRJ45端口,数据交换机与机箱节点采用25G/10GSFP28端口。而且随着每一代服务器产品升级后,机箱内摆放东西增加,机箱节点功率增加带来散热挑战的问题,以及整机柜布线工作量大,维护困难的问题。同时,在机柜内部的机箱前端、后端以及其两侧属于布线区,布线需要预留足够在的空间,如此势必影响机柜的空间极致化利用。另外,布线拦住散热通道,影响整机柜内部机箱节点的散热。随着CUP、内存以及机箱节点内部模组的增加,机箱节点需要更大的摆放空间,同时机箱节点与外界设备互联的数据传输线缆非常多,布线工作量大,走线路径复杂,线缆维护困难,并且走线需要占用机柜的空间,限制机柜的极致密度设计,影响整机柜的效能和成本。因此,如何在确保服务器节点的通信需求的基础上,简化系统构架,减小布线空间占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能够在确保服务器节点的通信需求的基础上,简化系统构架,减小布线空间占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包括安装于柜体内的若干个服务器节点和安装于所述柜体内的交换机,各所述服务器节点内均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节点无线模块,所述交换机内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交换无线模块,各所述服务器节点通过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和/或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与所述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优选地,各所述服务器节点在所述柜体内沿垂向方向层叠安装。优选地,所述交换机安装于所述柜体前后两端预留的走线空间内。优选地,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及所述交换无线模块均为5G无线通信模块。优选地,还包括:与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信号连接的广播模块,用于将任一所述服务器节点的数据包发送至其余所有所述服务器节点的端口;与所述广播模块信号连接的MAC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其余所述服务器节点的端口的反馈信号解析各自对应的MAC地址。优选地,还包括:与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信号连接的地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交换无线模块获取各所述服务器节点的IP地址;与所述地址获取模块信号连接的ARP请求模块,用于在各所述服务器节点均处于同一网段时,使任一所述服务器节点通过所述交换无线模块对其余所有所述服务器节点发送ARP请求;与所述交换无线模块信号连接的MAC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其余所述服务器节点对ARP请求的反馈信号解析各自对应的MAC地址。优选地,还包括:第一中继转发模块,用于在各所述服务器节点不均处于同一网段时,使任一所述服务器节点通过所述交换无线模块将数据包发送至缺省网关;第二中继转发模块,用于根据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与其余所述服务器节点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数据包通过所述交换无线模块转发至对应的所述服务器节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机柜,包括柜体和设置于所述柜体中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中,所述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优选地,所述柜体的前后两端预留的走线空间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和/或复用为服务器机箱的扩展空间。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主要包括若干个服务器节点和交换机,以及节点无线模块和交换无线模块。其中,各个服务器节点和交换机均安装在柜体内,并且每个服务器节点内均安装有节点无线模块,主要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在交换机内安装有交换无线模块,主要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同时,各个服务器节点之间通过各个节点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形成局域网互联,或者也可以通过各个节点无线模块与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形成局域网互联,并且通过各个节点无线模块与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还可以使各个服务器节点与外部电子设备信号连接,以利用交换无线模块的数据收发功能实现不同服务器机柜内的服务器节点的互联。如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通过若干个节点无线模块和交换无线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可使整机柜内的各个服务器节点形成无线互联局域网或通过交换机形成无线互联局域网,从而能够确保服务器节点对内及对外的通信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柜体内无需铺设服务器节点间互联或外联的数据线缆,大幅减小了布线空间占用,简化了系统构架,释放出了更多柜体内的安装空间,有利于散热和机柜的极致密度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服务器节点与交换机互联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服务器机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服务器节点内部通信的流程图;图5为服务器节点通过交换机通信的流程图。其中,图1—图3中:柜体—1,散热通道—2,服务器节点—3,交换机—4,节点无线模块—5,交换无线模块—6,广播模块—7,MAC获取模块—8,地址获取模块—9,ARP请求模块—10,MAC解析模块—11,第一中继转发模块—12,第二中继转发模块—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服务器节点3与交换机4互联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主要包括若干个服务器节点3和交换机4,以及节点无线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柜体(1)内的若干个服务器节点(3)和安装于所述柜体(1)内的交换机(4),各所述服务器节点(3)内均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节点无线模块(5),所述交换机(4)内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交换无线模块(6),各所述服务器节点(3)通过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和/或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与所述交换无线模块(6)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柜体(1)内的若干个服务器节点(3)和安装于所述柜体(1)内的交换机(4),各所述服务器节点(3)内均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节点无线模块(5),所述交换机(4)内安装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发数据的交换无线模块(6),各所述服务器节点(3)通过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和/或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与所述交换无线模块(6)之间的无线通信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服务器节点(3)在所述柜体(1)内沿垂向方向层叠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4)安装于所述柜体(1)前后两端预留的走线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及所述交换无线模块(6)均为5G无线通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统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各所述节点无线模块(5)信号连接的广播模块(7),用于将任一所述服务器节点(3)的数据包发送至其余所有所述服务器节点(3)的端口;
与所述广播模块(7)信号连接的MAC获取模块(8),用于根据其余所述服务器节点(3)的端口的反馈信号解析各自对应的MAC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无线互联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敬贤钱赢殷奎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