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弃流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76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50
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弃流箱,包括入水管、分流室、分流组件、截流挡盖、弃流管、滞留室、系带、浮漂及出水管;入水管与分流室顶部连通,分流室底部分别与弃流管及滞留室连通;弃流通孔上方固定有分流组件,分流组件上开设有与截流挡盖相匹配的弃流开口,分流组件与截流挡盖转轴连接,以打开或者盖合弃流开口;分流组件上开设有系带通孔,滞留室底部设有系带卡扣,系带的一端穿系在截流挡盖上,系带的另一端穿过系带通孔、滞留通孔以及系带卡扣穿系在浮漂上,浮漂放置于滞留室底部。通过浮漂牵引系带,使截流挡盖完成在分流组件上的打开或者盖合,根据本申请的各方面能够实现雨水弃流箱自主工作,不需要人力值守或者额外电力装置值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弃流箱
本申请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弃流箱。
技术介绍
雨水快排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行之有效。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饱受汛期内涝之困,促使人们思考内涝的根本解决之策。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院院长俞孔坚提到,将内涝完全归咎于排水不畅,是抓错了问题的关键。所以雨水快排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涝,而是一味把灾害转移至下游。要解决城市内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需要全局性的思路,对雨水开展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流程综合管控。近年来,快排的传统治涝思想渐渐被讲求慢排的“海绵城市”思维所取代。因刚开始下雨时,收集到的雨水会掺杂很多杂质和垃圾,污染严重,所以很有必要进行雨水初期弃流,阻止初期雨水对所有收集雨水造成污染,且带有杂质的初期雨水会加剧其他排水设施的过滤装置堵塞,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清理,长期搁置不管甚至造成整个排水系统瘫痪。因此,近年来开发了一种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的弃流装置,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不进入到常规排水系统中,从而能够对常规排水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长期的排水系统维护,从长远角度降低城市涝灾发生。但是现有弃流装置对建筑屋顶落雨管的雨水弃流过程需要人力值守或额外电力装置值守,耗费人力物力,弃流装置不能实现自主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雨水弃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管、分流室、分流组件、截流挡盖、弃流管、滞留室、系带、浮漂及出水管;入水管与分流室顶部连通,分流室底部设置有弃流通孔与弃流管连通,分流室底部还设置有滞留通孔与滞留室连通;弃流通孔上方固定有分流组件,分流组件上开设有与截流挡盖相匹配的弃流开口,分流组件与截流挡盖转轴连接,截流挡盖沿转轴轴向运动,以打开或者盖合弃流开口;分流组件上开设有系带通孔,滞留室底部设有系带卡扣,系带的一端穿系在截流挡盖上,系带的另一端穿过系带通孔、滞留通孔以及系带卡扣穿系在浮漂上,浮漂放置于滞留室底部。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流组件包括导流挡板组与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弃流通孔上方,固定板与截流挡盖转轴连接,导流挡板组未与截流挡盖连接的一端与导流挡板组固定连接,导流挡板组设置在弃流通孔与滞留通孔之间。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流挡板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柄,调节柄安装在分流室外侧,分流室外壁设置有与调节柄相匹配的定位卡扣。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水平放置,导流挡板组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流室侧壁开设有出水通孔,分流室与出水管通过出水通孔连通,出水通孔邻近分流室的顶部。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流室侧壁上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位于分流室顶部与分流组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分流室顶部开设有通气口,分流室与入水管连通处为入水通孔,通气口与入水通孔相邻设置,且通气口与入水通孔中间设置隔离板。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滞留室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水通孔,泄水通孔上安装有止水塞。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雨水弃流箱外部罩设有维护外壳,维护外壳的一侧开口,开口上设置卡槽,开口上卡接有与卡槽相匹配的维护外壳侧盖。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维护外壳一侧的底部开设维护口,维护口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维护盖,维护口与维护盖转轴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的雨水弃流箱,在滞留室内设置浮漂,浮漂上穿系有系带,系带的另一端穿过系带卡扣、滞留通孔以及系带通孔穿系在截流挡盖上,随着滞留室内水位的变化使浮漂牵引系带,使截流挡盖完成在分流组件上的打开或者盖合,根据本申请的各方面能够实现雨水弃流箱自主工作,不需要人力值守或者额外电力装置值守。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弃流箱的立体结构透视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室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滞留室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维护外壳的立体结构图;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组件与截流挡盖的零件拆分图;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弃流箱的剖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组件与截流挡盖相配合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弃流箱1000的立体结构透视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室1200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滞留室1600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维护外壳2000的立体结构图;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组件1300与截流挡盖1400的零件拆分图;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弃流箱1000的剖视图;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分流组件1300与截流挡盖1400相配合的主体结构透视图。如图1-7所示,该雨水弃流箱1000包括:入水管1100、分流室1200、分流组件1300、截流挡盖1400、弃流管1500、滞留室1600、系带1700、浮漂1800;入水管1100与分流室1200顶部连通,分流室1200底部设置有弃流通孔1510与滞留通孔1610,分别与弃流管1500以及滞留室1600连通;弃流通孔1510上方固定有分流组件1300,分流组件1300上开设有与截流挡盖1400相匹配的弃流开口1330,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弃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管、分流室、分流组件、截流挡盖、弃流管、滞留室、系带、浮漂及出水管;/n所述入水管与所述分流室顶部连通,所述分流室底部设置有弃流通孔与所述弃流管连通,所述分流室底部还设置有滞留通孔与所述滞留室连通;/n所述弃流通孔上方固定有所述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截流挡盖相匹配的弃流开口,所述分流组件与所述截流挡盖转轴连接,所述截流挡盖沿转轴轴向运动,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弃流开口;/n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系带通孔,所述滞留室底部设有系带卡扣,所述系带的一端穿系在所述截流挡盖上,所述系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系带通孔、所述滞留通孔以及所述系带卡扣穿系在所述浮漂上,所述浮漂放置于所述滞留室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弃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管、分流室、分流组件、截流挡盖、弃流管、滞留室、系带、浮漂及出水管;
所述入水管与所述分流室顶部连通,所述分流室底部设置有弃流通孔与所述弃流管连通,所述分流室底部还设置有滞留通孔与所述滞留室连通;
所述弃流通孔上方固定有所述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截流挡盖相匹配的弃流开口,所述分流组件与所述截流挡盖转轴连接,所述截流挡盖沿转轴轴向运动,以打开或者盖合所述弃流开口;
所述分流组件上开设有系带通孔,所述滞留室底部设有系带卡扣,所述系带的一端穿系在所述截流挡盖上,所述系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系带通孔、所述滞留通孔以及所述系带卡扣穿系在所述浮漂上,所述浮漂放置于所述滞留室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弃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导流挡板组与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弃流通孔上方,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截流挡盖转轴连接,所述导流挡板组未与所述截流挡盖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导流挡板组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挡板组设置在所述弃流通孔与所述滞留通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弃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安装在所述分流室外侧,所述分流室外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柄相匹配的定位卡扣。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裕波赵雯刘卓然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