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71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涉及河道垃圾清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包括:第一耙头组件、第二耙头组件和岸侧固定组件,第一耙头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岸侧固定组件,第一耙头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耙头组件,并使第二耙头组件相对于第一耙头组件伸缩和/或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可以调节清洁范围,且能够针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分片分段移动式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垃圾清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野外河沟中,包括旅游景区水体内,混杂着许多树叶、塑料袋、食品残渣、包装袋、包装纸、等固体垃圾,如果不定时进行清理,这些垃圾沉积腐烂发臭,同时容易引起藻类富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野外河流无电力供应,无法应用大型自动化设备。河道垃圾种类差异很大,很难找到全面适合的装置。本装置针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分片分段移动式简易收集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以清洁河面漂浮的垃圾,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清洁区域的范围。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包括:第一耙头组件、第二耙头组件和岸侧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耙头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岸侧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耙头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耙头组件,并使所述第二耙头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耙头组件伸缩和/或摆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耙头组件包括第一延伸件,所述第二耙头组件包括第二延伸件,所述第二延伸件沿所述第一延伸件伸缩;所述第二延伸件上设有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第一延伸件。进一步的,所述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还包括第三耙头组件;所述第三耙头组件包括第三延伸件,所述第三延伸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件,并沿所述第二延伸件伸缩;所述第三延伸件上设有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第二延伸件。进一步的,第一耙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耙齿,多个所述第一耙齿沿所述第一延伸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件;所述第二耙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耙齿,多个所述第二耙齿沿所述第二延伸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件;所述第三耙头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三耙齿,多个所述第三耙齿沿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延伸件。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耙齿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耙齿的间距;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耙齿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耙齿的间距。进一步的,第一延伸件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部,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第一延伸件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第一耙齿可拆卸地连接于任一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延伸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部,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第二延伸件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第二耙齿可拆卸地连接于任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延伸件上设有多个第三安装部,且多个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所述第二延伸件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第三耙齿可拆卸地连接于任一所述第三安装部。进一步的,所述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耙头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岸侧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耙头组件,并驱动所述第一耙头组件绕所述岸侧固定组件摆转。进一步的,岸侧固定组件包括空心插地销、竖滑槽、螺杆座、螺杆、联动座、上扩展杆、下扩展杆和调节转盘,所述空心插地销与转动座转动连接,空心插地销的下端环绕设有多个竖滑槽,空心插地销的上端连接螺杆座,螺杆与螺杆座活动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调节转盘和联动座,联动座与空心插地销活动连接,联动座上设有多个铰接座,多个铰接座分别与多个竖滑槽活动连接,多个上扩展杆的上端与多个铰接座活动连接,多个上扩展杆的下端分别与多个下扩展杆活动连接,多个下扩展杆分别活动连接在多个竖滑槽的下端。进一步的,岸侧固定组件包括绕绳轮,所述绕绳轮与空心插地销连接,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延伸件和绕绳轮,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使所述第一延伸件相对于所述空心插地销转动。进一步的,自靠近所竖滑槽的一端至背离所述竖滑槽的一端所述空心插地销的外径递减。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耙头组件的一端连接岸侧固定组件,第一耙头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耙头组件,并使第二耙头组件相对于第一耙头组件伸缩和/或摆动的方式,岸侧固定组件可以固定于河岸,并使第一耙头组件和第二耙头组件分别能够延伸至河水中,第一耙头组件和第二耙头均可清洁河面上的漂浮物。此外,第二耙头组件可相对于第一耙头组件伸缩,从而调节河面清洁的范围;或者,第二耙头组件可相对于第一耙头组件摆转,从而使第二耙头组件相对于第一耙头组件实现折叠。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第一耙头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第二耙头组件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第二耙头组件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第三耙头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岸侧固定组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的岸侧固定组件的剖视图。图标:100-第一耙头组件;101-第一延伸件;102-第一卡位槽;103-第一安装部;104-第一限位环;105-第一耙齿;200-第二耙头组件;201-第二延伸件;202-第二卡位槽;203-第二安装部;204-第二挡环;205-第一卡位块;206-第一套杆;207-第一弹性元件;208-第二耙齿;300-第三耙头组件;301-第三延伸件;302-绳固定座;303-第三安装部;304-第二卡位块;305-第二套杆;306-第二弹性元件;307-第三耙齿;400-转动座;500-岸侧固定组件;501-空心插地销;502-竖滑槽;503-螺杆座;504-螺杆;505-联动座;506-上扩展杆;507-下扩展杆;508-调节转盘;509-绕绳轮;600-驱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耙头组件(100)、第二耙头组件(200)和岸侧固定组件(500);/n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的一端连接所述岸侧固定组件(500),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并使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相对于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伸缩和/或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耙头组件(100)、第二耙头组件(200)和岸侧固定组件(500);
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的一端连接所述岸侧固定组件(500),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并使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相对于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伸缩和/或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包括第一延伸件(101),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包括第二延伸件(201),所述第二延伸件(201)沿所述第一延伸件(101)伸缩;
所述第二延伸件(201)上设有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第一延伸件(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还包括第三耙头组件(300);
所述第三耙头组件(300)包括第三延伸件(301),所述第三延伸件(30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件(201),并沿所述第二延伸件(201)伸缩;
所述第三延伸件(301)上设有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第二延伸件(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耙头组件(100)还包括多个第一耙齿(105),多个所述第一耙齿(105)沿所述第一延伸件(1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件(101);
所述第二耙头组件(200)还包括多个第二耙齿(208),多个所述第二耙齿(208)沿所述第二延伸件(2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件(201);
所述第三耙头组件(300)还包括多个第三耙齿(307),多个所述第三耙齿(307)沿所述第三延伸件(3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三延伸件(3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耙齿(105)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耙齿(208)的间距;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耙齿(208)的间距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耙齿(307)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件(101)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部(103),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部(103)沿所述第一延伸件(101)间隔设置;
任一所述第一耙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旺李元晓李强张华周张帅英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