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69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抽风盒,所述抽风盒和盖板之间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该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通过伺服电机的运转能够带动风叶一进行顺时针旋转,柜体内的气体通过风孔抽入到抽气盒的内部,从而在持续的运转中将柜体内的热量排出,通过热交换对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并通过水体将热量带出,在重新通入水箱的时候,通过水箱上的散热槽和弧形板,对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弧形板进行散热处理,从而更好的在循环降温过程中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及时的降温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力设备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普通配电柜只能给各个服务器供电,不能监控系统过压、欠压、过载、电流谐波含量过高等故障容易引发风险;使用指针式电流表,电压表只能显示主回路电流、电压,无法对支路回路的有功、无功功率、电流电压谐波、电流、电压不平衡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不能实现机房后台与本地的全方面管理,因此就需要使用到只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来对电力柜内的电气元件进行管理。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线路系统、监测系统和电气元件在使用时,会产生多量的热量,在柜体内部得不到及时的散热,容易造成内部的高温,损坏电力柜内部的电气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解决了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抽风盒,所述抽风盒和盖板之间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所述抽风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风叶一,且风叶一位于通孔的内部,所述抽风盒外表面的上方开设有呈矩形阵列的风孔,所述盖板正面的上方固定镶嵌有透视窗。所述柜体的背面开设有背槽,所述柜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背槽和柜体之间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孔,所述背槽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一和空腔二,每个所述空腔一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一,每个所述空腔二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二,每个所述通管一和通管二的顶端均贯穿插孔并延伸至柜体的内部,所述柜体的内后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限位槽,且每个通管一和通管二均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每组所述通管一和通管二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背槽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导水管,所述背槽的内部开设有连孔,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贯穿连孔并延伸至背槽内部的下方,所述背槽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且导水管的底端与循环水泵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固定块的下方放置有通水管,且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通水管的外表面相连通,每个所述空腔一内侧壁的下方均固定连通有引导管,且每个引导管的顶端均与水箱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空腔二的内底壁均通过引水管与通水管的顶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风叶一的直径值小于通孔的直径值,每个所述通孔内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格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通过防护格栅对风叶进行防护,避免动物通过通孔进入抽风盒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部的后方固定安装有导热板,且导板板的背面分别与每个通管一和通管二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在换热过程中避免通管一和通管二上的水汽对内部的浸湿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外表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散热槽,每个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弧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散热降温。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内部的上方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风叶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通过风叶二的运转将弧形板上的热量及时排出,从而更好的对循环水进行降温。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背面的上方固定镶嵌有防护网罩,所述风叶二位于水箱的正后方,且防护网罩位于风叶二的正后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网罩对风叶二进行防护,避免鸟类进入到防护罩内。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水平长度值等于柜体的水平长度值,且盖板的竖直长度值等于柜体的竖直长度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通过盖板对柜体进行盖合,避免造成盖合不严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侧壁之间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安装板,所述柜体内侧壁的上部开设有两组相对称的通风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好的通过安装板对电气元件进行挂置或者固定,并通过通风槽实现柜体内外的空气流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柜体,配合使用盖板、透视窗和抽风盒,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盖板能够对柜体进行盖合,并通过透视窗对内部电气元件进行观察,通过伺服电机的运转能够带动风叶一进行顺时针旋转,将抽气盒内的气体通过通孔排出内部产生负压,从而柜体内的气体通过风孔抽入到抽气盒的内部,从而在持续的运转中将柜体内的热量排出。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柜体,配合使用安装板和通风槽,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安装板更好的对电气元件进行悬挂安装,通过通风槽将内部环境进行连通,避免在主动抽风散热时内部造成负压的问题,并且呈倾斜状的通风槽,更好的避免在雨天雨水进入到柜体内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水箱,配合使用导水管、引导管、通管一、通管二和循环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循环水泵的运转将水箱内的水体通过导水管抽入到每个固定块内的空腔二内,从而通过空腔二将水体导入每个通管二的内部,并通过连接管将水体导入每个通管一内,并导入到固定块内的空腔一内,通过空腔一后端的引导管将水体重新回流至水箱的内部,实现内部的水循环,在水体通入通管一和通管二内的时候,对柜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热交换对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并通过水体将热量带出,在重新通入水箱的时候,通过水箱上的散热槽和弧形板,对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弧形板进行散热处理,从而更好的在循环降温过程中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及时的降温散热。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罩,在水循环散热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二的逆时针旋转带动风叶二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将防护罩和背槽的内部热量抽出,从而更好的对弧形板上的热量进行及时的抽出,避免热量在水箱内不能够及时排出而导致换热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处理效果。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网罩,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对风叶二进行防护,避免鸟类或者其他动物进入到防护罩和背槽之间,通过防护格栅,更好的防止动物通过通孔进入到抽风盒内对风叶一造成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开柜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柜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柜体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抽风盒内部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热板位置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连接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水箱后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罩内部结构图。图中:1-柜体,2-通风槽,3-铰接块,4-通孔,5-防护格栅,6-透视窗,7-盖板,8-抽风盒,9-风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块(3),所述铰接块(3)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抽风盒(8),所述抽风盒(8)和盖板(7)之间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4);/n所述抽风盒(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19),所述伺服电机一(1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风叶一(18),且风叶一(18)位于通孔(4)的内部,所述抽风盒(8)外表面的上方开设有呈矩形阵列的风孔(9),所述盖板(7)正面的上方固定镶嵌有透视窗(6);/n所述柜体(1)的背面开设有背槽(13),所述柜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16),所述背槽(13)和柜体(1)之间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孔(14),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块(22),每个所述固定块(22)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一(28)和空腔二(27),每个所述空腔一(28)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一(24),每个所述空腔二(27)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二(25),每个所述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的顶端均贯穿插孔(14)并延伸至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体(1)的内后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限位槽(12),且每个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均延伸至限位槽(12)的内部,每组所述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之间均通过连接管(26)相连通;/n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箱(33),所述水箱(33)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导水管(20),所述背槽(13)的内部开设有连孔(15),所述导水管(20)的底端贯穿连孔(15)并延伸至背槽(13)内部的下方,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29),且导水管(20)的底端与循环水泵(29)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固定块(22)的下方放置有通水管(23),且循环水泵(29)的输出端与通水管(23)的外表面相连通,每个所述空腔一(28)内侧壁的下方均固定连通有引导管(21),且每个引导管(21)的顶端均与水箱(33)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空腔二(27)的内底壁均通过引水管(30)与通水管(23)的顶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块(3),所述铰接块(3)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抽风盒(8),所述抽风盒(8)和盖板(7)之间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4);
所述抽风盒(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19),所述伺服电机一(1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风叶一(18),且风叶一(18)位于通孔(4)的内部,所述抽风盒(8)外表面的上方开设有呈矩形阵列的风孔(9),所述盖板(7)正面的上方固定镶嵌有透视窗(6);
所述柜体(1)的背面开设有背槽(13),所述柜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16),所述背槽(13)和柜体(1)之间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插孔(14),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块(22),每个所述固定块(22)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一(28)和空腔二(27),每个所述空腔一(28)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一(24),每个所述空腔二(27)的内顶壁均固定连通有通管二(25),每个所述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的顶端均贯穿插孔(14)并延伸至柜体(1)的内部,所述柜体(1)的内后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限位槽(12),且每个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均延伸至限位槽(12)的内部,每组所述通管一(24)和通管二(25)之间均通过连接管(26)相连通;
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水箱(33),所述水箱(33)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导水管(20),所述背槽(13)的内部开设有连孔(15),所述导水管(20)的底端贯穿连孔(15)并延伸至背槽(13)内部的下方,所述背槽(13)内部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29),且导水管(20)的底端与循环水泵(29)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固定块(22)的下方放置有通水管(23),且循环水泵(29)的输出端与通水管(23)的外表面相连通,每个所述空腔一(2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国白鹭李冠良王瑞珏郑志宏张凯韩润东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