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67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涉及限高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至少一根活动横柱,所述活动横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活动横柱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能够将所述活动横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进而使所述活动横柱能够绕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转动,实现所述活动横柱的开合动作,利于所述活动横柱在限行状态与放行状态之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限高杆
,具体涉及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限高杆通常设置在道路入口,用于限制高度超限的车辆通行,现有的限高杆绝大多数采用横杆与纵杆固定连接的定高式限高杆,使得限高杆结构固定不易拆卸,只能固定某一特定高度,如需有超高车辆通过还需人工开锁,甚至有些不能开锁的,只能绕道行驶;村庄是限高杆的主要使用场景,一个村庄基本有四五个村口,方圆距离跨度比较大,在人工成本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在一天内倘若有多个限高杆需要人工开锁,既费时又费力。其次现有限高杆十有八九存有被撞被剐蹭的情况,而且基本都存在剐蹭被撞之后肇事逃逸的现象。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既能限高又能在特殊场合下解除限高,且有完善警示和监控设施的智能限高杆。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以解决限高杆不能满足个别超高车辆放行需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至少一根活动横柱,所述活动横柱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活动横柱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上还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适于为所述活动横柱绕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转动进行让位。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器,传动部,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包括至少两个相啮合的齿轮。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为方键,与所述输出轴对应的所述活动横柱上设置有方槽,所述输出轴端部的方键与所述输出轴的方槽为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还包括:蜗杆,蜗轮;所述电机的转矩通过蜗杆传递至所述蜗轮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之间;所述离合器包括离合器本体,离合把手,解锁块,活动套筒,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蜗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固定套筒外周上还固定设置有一卡接销轴;所述活动套筒套接与所述固定套筒外侧,所述活动套筒沿重力方向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活动套筒上设置有一卡接凹槽;所述卡接销轴与所述卡接凹槽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块通过一销轴转动连接于离合器本体上;所述解锁块一端搭接于所述活动套筒的台阶肩下方,所述解锁块绕轴转动,进而将所述活动套筒抬起。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撞层,所述防撞层包裹于所述活动横柱外侧,所述防撞层为软性材质。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外侧;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置于所述顶部横柱上。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转矩通过蜗杆传递至所述蜗轮上,进而使所述电机的输出力为单向输出,仅能够通过所述蜗杆向所述蜗轮传递扭矩,而不能将所述蜗轮受到的扭矩专递至所述蜗杆,方便所述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进行自锁,避免由于外力过大造成的电机反转而造成的损坏;(2)所述转动组件将所述活动横柱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或所述第二立柱上,进而使所述活动横柱能够绕所述第一立柱或所述第二立柱转动,实现所述活动横柱的开合动作,利于所述活动横柱在限行状态与放行状态之间切换;(3)所述离合器适于断开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之间连接,进而使所述电机的输出力中断,解除所述电机对所述输出轴的扭矩限制,从而使所述活动横柱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进行转动,方便所述活动横柱在断电状态下,操作人员进行手动调节,避免由于断电卡滞等意外情况下,造成的活动横柱无法移动等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驱动单元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驱动单元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驱动单元与活动横柱固定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立柱,11-让位槽,12-显示屏,20-第二立柱;31-电机,311-蜗杆,312-蜗轮,32-离合器,321-离合把手,322-解锁块,323-活动套筒,324-卡接销轴,325-卡接凹槽,326-固定套筒,33-减速器,34-传动部,35-输出轴;40-活动横柱,41-警示标志,42-防撞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结合附图1、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的相关示意图,所述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20;所述第一立柱10与所述第二立柱20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较佳的,所述第一立柱10和第二立柱20可直接水泥预埋螺丝固定或者直接水泥浇筑固定。所述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还包括:至少一根活动横柱40,所述活动横柱4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所述活动横柱40适于至少部分的遮蔽所述第一立柱10和所述第二立柱20中间的区域,进而使所述活动横柱40对所述第一立柱10和所述第二立柱20中间区域的高度进行限制。所述活动横柱40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所述活动横柱40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进而使所述活动横柱40的第一端能够绕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20);所述第一立柱(10)与所述第二立柱(20)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n至少一根活动横柱(40),所述活动横柱(4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所述活动横柱(40)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03 CN 201921448888X1.一种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20);所述第一立柱(10)与所述第二立柱(20)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
至少一根活动横柱(40),所述活动横柱(40)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所述活动横柱(40)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10)和/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0)或所述第二立柱(20)上还开设有让位槽(11),所述让位槽(11)适于为所述活动横柱(40)绕所述第一立柱(10)或所述第二立柱(20)转动进行让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电机(31),减速器(33),传动部(34),输出轴(35);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3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33)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部(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部(34)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至少两个相啮合的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开式防撞智能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35)的端部为方键,与所述输出轴(35)对应的所述活动横柱(40)上设置有方槽,所述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子凡
申请(专利权)人:仁行天下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