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线旋转机构和通信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6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和通信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该过线旋转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在第一机构上的第一旋转体和用于装配在第二机构上的第二旋转体,第一旋转体上设置有凸台轴部,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插槽,凸台轴部可转动地装配在插槽内,以使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转动连接,凸台轴部上开设有延伸至第一旋转体的过线轴孔,且过线轴孔与插槽连通,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过线轴孔连通的第一过线孔,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插槽连通的第二过线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通过中框的凸台轴部实现了过线功能,并且能够保证线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线旋转机构和通信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和通信天线。
技术介绍
在天线领域,目前为实现两天线机构之间相对旋转运动常采用合页、插销铰链等机构。但是随着毫米波天线技术以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便于用户使用的需求,面对实现旋转以及过线等多种动作时,合页与插销铰链不能实现,导致需要机构实现旋转与电气互联的天线产品得不到实现。具体地,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过线方式通常是在旋转机构外围直接采用柔性线缆,即采用柔性线缆直接连接天线产品,在旋转时线缆跟随旋转机构柔性变形实现,这样会导致柔性线缆的材料要求较高,同时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疲劳损伤,影响线缆寿命,且线缆会影响旋转机构的旋转可靠性。故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直接采用旋转机构本身实现过线,从而对天线产品之间的电气互联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和通信天线,其能够在实现旋转的同时,实现了过线的功能,保证了天线机构之间的电气互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在第一机构上的第一旋转体和用于装配在第二机构上的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设置有凸台轴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凸台轴部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转动连接,所述凸台轴部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过线轴孔,且所述过线轴孔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过线轴孔连通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第二过线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轴台座,所述第一轴台座凸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边缘,所述凸台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台座的端面处,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侧边缘;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轴台座,所述第二轴台座凸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侧边缘,所述第二轴台座与所述第一轴台座相对设置,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第二轴台座的端面处,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侧边缘。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台座沿所述凸台轴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面相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相平齐;所述第二轴台座沿所述凸台轴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面相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相平齐。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卡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凸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上的凸台限位体,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的扣合限位体,两个所述扣合限位体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凸台限位体用于插入所述卡槽中并与两个所述扣合限位体相卡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限位体上用于插入所述卡槽的端部还设置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的宽度大于所述卡槽的宽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扣合限位体包括套筒、滚珠和弹性件,所述第二旋转体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弹性件容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具有一开口,所述滚珠活动容置在所述套筒内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并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持,所述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以使所述滚珠部分漏出所述开口。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线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装配在第一机构上的第一联动体和用于装配在第二机构上的第二联动体,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或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凸台轴部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阻尼轴,所述第一联动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阻尼轴相配合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联动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阻尼轴相配合的第二轴孔,所述阻尼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并在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抵持在所述第一联动体或所述第二联动体上,以使所述第一联动体和所述第二联动体相互抵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轴的截面呈腰圆形,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的形状与所述阻尼轴相配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天线,包括第一机构、第二机构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过线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体装配在所述第一机构上,所述第二旋转体装配在所述第二机构上,所述第一机构上开设有第一导线孔,所述第一导线孔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相对应,所述第二机构上开设有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二导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相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通过在凸台轴部上开设过线轴孔,并且过线轴孔与插槽连通,同时在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过线轴孔连通的第一过线孔,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插槽连通的第二过线孔,从而使得第一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连通,线缆可由第一过线孔穿入并由第二过线孔穿出,或者相反,从而实现了过线功能,并且在旋转结构处通过中空的凸台轴部实现过线功能,避免了线缆裸露在设备外,保证了线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通过中框的凸台轴部实现了过线功能,并且能够保证线缆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过线旋转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过线旋转机构;110-第一旋转体;111-第一连接板;113-第一轴台座;115-第一定位结构;117-凸台限位体;1171-止挡块;130-第二旋转体;131-第二连接板;133-第二轴台座;135-第二定位结构;137-扣合限位体;1371-套筒;1373-滚珠;1375-弹性件;150-凸台轴部;151-过线轴孔;153-第一过线孔;160-阻尼轴;161-调节螺母;170-插槽;171-第二过线孔;180-第一联动体;181-第一轴孔;190-第二联动体;191-第二轴孔;200-通信天线;210-第一机构;230-第二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在第一机构上的第一旋转体和用于装配在第二机构上的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设置有凸台轴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凸台轴部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轴部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过线轴孔,且所述过线轴孔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过线轴孔连通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第二过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线旋转机构,包括用于装配在第一机构上的第一旋转体和用于装配在第二机构上的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设置有凸台轴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设置有插槽,所述凸台轴部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插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轴部上开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旋转体的过线轴孔,且所述过线轴孔与所述插槽连通,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过线轴孔连通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插槽连通的第二过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线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轴台座,所述第一轴台座凸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侧边缘,所述凸台轴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台座的端面处,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后侧边缘;
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轴台座,所述第二轴台座凸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侧边缘,所述第二轴台座与所述第一轴台座相对设置,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第二轴台座的端面处,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线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台座沿所述凸台轴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面相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部相平齐;所述第二轴台座沿所述凸台轴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面相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相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线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线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凸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体上的凸台限位体,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体上的扣合限位体,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鹏陈智慧赵学文路继发罗烜郭凡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