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56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包括机架、送经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和悬架装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内侧安装有左支撑板,在右墙板内侧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悬架装置有两套,对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所述传动控制装置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上,用于驱动送经装置。该主动送经机构能够实现各经纱张力的一致性,没有紧经和松经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织物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其次织造过程中减少了换经次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编织布织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在塑料编织布织机上的主动送经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编织布织机的送经机构大多为经纱架被动拖曳送经机构,通过卷布辊的拖曳达到送经的目的。经纱架被动拖曳送经机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筒子经纱a、张力辊b、送经辊c和托经辊d等组成,经纱由织机前面的卷布辊拖动经过托经辊d、送经辊c和张力辊b进入织机织口,该送经机构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很难实现各经纱张力的一致性,导致有紧经和松经的现象,使织物表面不平整,质量不高,不能织造高品质的织物。(2)经纱架e上挂有若干筒子经纱a,织造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筒子经纱a,导致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时经纱架的占地面积大。由此可见,有必要对上述现有送经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送机机构不能保证各经纱张力一致,并且需要频繁更换经纱,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经纱架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包括机架、送经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和悬架装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内侧安装有左支撑板,在右墙板内侧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悬架装置有两套,对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所述传动控制装置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上,用于驱动送经装置。优选地,所述悬架装置包括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支撑轴、摆臂和张力控制组件,所述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相对布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安装在墙板外侧上部,另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控制组件安装在墙板外侧,位于支撑轴的前方,包括上弹簧固定座、中间弹簧座Ⅰ、中间弹簧座Ⅱ、下弹簧固定座、压力传感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上弹簧固定座和下弹簧固定座分别安装在墙板外侧上端和下端,上弹簧固定座和下弹簧固定座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弹簧、中间弹簧座Ⅰ、第二弹簧、中间弹簧座Ⅱ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摆臂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弹簧座Ⅰ连接。优选地,所述张力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安装于中间弹簧座Ⅰ和中间弹簧座Ⅱ之间。优选地,所述送经装置包括经轴、经盘、张力辊和送经大齿轮,所述经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经盘,用于归拢经线,在经轴的一端,经盘的外侧安装有送经大齿轮,经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所述张力辊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的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上,张力辊通过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实现转动。优选地,所述传动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电机和送经小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电机为一整体,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上,所述送经小齿轮与减速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送经小齿轮与送经大齿轮啮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与塑料编织布织机的微机控制系统连接,经纱的张力通过压力传感器传送给微机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根据经纱的张力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经轴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主动送经机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电机、送经小齿轮和送经大齿轮带动经轴旋转,实现主动送经的功能。经纱的张力经过张力辊、摆臂和张力控制组件传递给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出与张力大小相适应的电信号给微机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转速实现每一根经纱张力的一致性,没有紧经和松经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织物表面的平整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2)本技术主动送经机构用经轴代替经纱架,经纱均匀的缠绕在经轴上,织造过程中减少了换经次数,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经轴相比经纱架节约大约50%以上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动送经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动送经机构工作原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经纱架被动拖曳送经机构示意图。图中:1、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2、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3、支撑轴;4、摆臂;5、上弹簧固定座;6、中间弹簧座Ⅰ;7、中间弹簧座Ⅱ;8、下弹簧固定座;9、压力传感器;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第三弹簧;13、经轴;14、经盘;15、张力辊;16、送经大齿轮;17、伺服电机;18、减速电机;19、送经小齿轮;20、右墙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本技术中经纱行进的方向为前方,经纱行进的反方向为后方。结合图1至图2,一种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包括机架、送经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和悬架装置。悬架装置包括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2、支撑轴3、摆臂4和张力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上弹簧固定座5、中间弹簧座Ⅰ6、中间弹簧座Ⅱ7、下弹簧固定座8、压力传感器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和第三弹簧12。送经装置包括经轴13、经盘14、张力辊15和送经大齿轮16。传动控制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7、减速电机18和送经小齿轮19。其中,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墙板,墙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20,在左墙板内侧固定安装有左支撑板,在右墙板20内侧固定安装有右支撑板。其中,悬架装置有两套,对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20上,下面对右墙板20上的悬架装置做具体说明,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和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2为标准件,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相对布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轴3为圆柱体形,一端固定安装在右墙板20外侧左上部,另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2内环固定连接,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和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2作为一个整体能够绕着支撑轴3旋转。张力控制组件安装在右墙板20外侧,位于支撑轴3的右侧,具体的,上弹簧固定座5和下弹簧固定座8分别固定安装在右墙板20外侧上端和下端,上弹簧固定座5和下弹簧固定座8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上弹簧固定座5和下弹簧固定座8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弹簧10、中间弹簧座Ⅰ6、第二弹簧11、中间弹簧座Ⅱ7和压力传感器9,第三弹簧12位于第二弹簧11的内部,安装于中间弹簧座Ⅰ6和中间弹簧座Ⅱ7之间。摆臂4的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弹簧座Ⅰ6固定连接,当摆臂4处于水平状态时,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高出右墙板20的顶部。其中,经轴13用来缠绕经线,经轴1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经盘14,用于归拢经线,在经轴13的任意一端,经盘14的外侧安装有送经大齿轮16,传动控制装置通过送经大齿轮16带动经轴13旋转,经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保证经盘14与地面间隔一定距离。张力辊1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的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上,张力辊15通过两个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1实现转动。其中,传动控制装置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经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和悬架装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内侧安装有左支撑板,在右墙板内侧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悬架装置有两套,对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所述传动控制装置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上,用于驱动送经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经装置、传动控制装置和悬架装置,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在左墙板内侧安装有左支撑板,在右墙板内侧安装有右支撑板,所述悬架装置有两套,对称安装在左墙板和右墙板上,所述传动控制装置安装在左支撑板或右支撑板上,用于驱动送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布织机主动送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装置包括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支撑轴、摆臂和张力控制组件,所述上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相对布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安装在墙板外侧上部,另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张力控制组件安装在墙板外侧,位于支撑轴的前方,包括上弹簧固定座、中间弹簧座Ⅰ、中间弹簧座Ⅱ、下弹簧固定座、压力传感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上弹簧固定座和下弹簧固定座分别安装在墙板外侧上端和下端,上弹簧固定座和下弹簧固定座之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弹簧、中间弹簧座Ⅰ、第二弹簧、中间弹簧座Ⅱ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摆臂一端与下带座外球面球轴承座连接,另一端与中间弹簧座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延德殷文波李宝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三阳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