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54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顶部设有预镀镍层,所述预镀镍层顶部设有镀铜层,所述镀铜层顶部设有无空隙三价铬镀层,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顶部设有高耐腐蚀性镀层,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硬铬镀层、三价铬黑铬镀层构成,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顶部设有镀锌层,所述预镀镍层、镀铜层、无空隙三价铬镀层、高耐腐蚀性镀层、镀锌层依次电镀在金属基体顶部,有效解决了三价铬黑铬镀层耐蚀性较低的问题,可以对三价铬黑铬镀层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对金属基体起到长时间的保护,提高了复合镀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属于电镀领域。
技术介绍
三价铬电镀黑铬用于取代六价铬电镀黑铬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价铬黑铬镀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优美的外观,在电子和五金电镀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镀铬过程中会产生氢气,铬层释放应力,三价铬黑铬镀层中存在孔隙,且含有硫、钴和铁等元素,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其耐蚀性较低,达不到高端产品的技术要求,因此,对三价铬电镀黑铬工艺以及镀层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目前,三价铬电镀黑铬的镀层结构从底层到外层通常为,氰化镀铜层、焦磷酸盐镀铜层、光亮镀铜层、半光亮镀镍层、光亮镀镍层、三价铬黑铬镀层,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发现,盐雾试验48h以后黑铬镀层表面一般会生成白色腐蚀物,将黑铬镀层去除后发现,光亮镀镍层已受到严重腐蚀,镀镍层的耐蚀性比镀铬层低得多,对未经保护处理的镀镍层进行中性盐雾试验24h,其表面便会被腐蚀,在这种镀镍层和三价铬镀层的复合镀层结构中,一般情况下腐蚀物通过镀铬层孔隙首先腐蚀镀镍层,无法对底部的基体实现长时间的耐腐蚀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有效解决了三价铬黑铬镀层耐蚀性较低的问题,可以对三价铬黑铬镀层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对金属基体起到长时间的保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顶部设有预镀镍层,所述预镀镍层顶部设有镀铜层,所述镀铜层顶部设有无空隙三价铬镀层,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顶部设有高耐腐蚀性镀层,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硬铬镀层、三价铬黑铬镀层构成,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顶部设有镀锌层,所述预镀镍层、镀铜层、无空隙三价铬镀层、高耐腐蚀性镀层、镀锌层依次电镀在金属基体顶部。进一步而言,所述金属基体设置为钢铁基体。进一步而言,所述金属基体设置为不锈钢基体。进一步而言,所述预镀镍层的厚度设置为0.5~1.5μm。进一步而言,所述镀铜层的厚度设置为10~20μm。进一步而言,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的厚度设置为6~10μm。进一步而言,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的厚度设置为1~3μm。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采用无空隙三价铬镀层无空隙的特征弥补六价铬镀层的缺陷,通过在三价铬黑铬镀层顶部增加一层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有效解决了三价铬黑铬镀层耐蚀性较低的问题,同时设置的硬铬镀层可以对三价铬黑铬镀层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最顶部设置耐腐蚀性较好的镀锌层,进一步提高了复合镀层顶部的耐腐蚀性,提高了复合镀层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对金属基体起到长时间的保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高耐腐蚀性镀层结构图。图中标号:1、金属基体;2、预镀镍层;3、镀铜层;4、无空隙三价铬镀层;5、高耐腐蚀性镀层;6、三价铬黑铬镀层;7、硬铬镀层;8、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9、镀锌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1,所述金属基体1顶部设有预镀镍层2,所述预镀镍层2顶部设有镀铜层3,所述镀铜层3顶部设有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顶部设有高耐腐蚀性镀层5,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8、硬铬镀层7、三价铬黑铬镀层6构成,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顶部设有镀锌层9,所述预镀镍层2、镀铜层3、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高耐腐蚀性镀层5、镀锌层9依次电镀在金属基体1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基体1设置为钢铁基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镀镍层2的厚度设置为0.5~1.5μ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镀铜层3的厚度设置为10~20μ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的厚度设置为6~10μ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的厚度设置为1~3μm。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基体1设置为不锈钢基体,可以有效保护不锈钢基体免受腐蚀。本技术改进于: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采用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无空隙的特征弥补六价铬镀层的缺陷,通过在三价铬黑铬镀层6顶部增加一层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8,有效解决了三价铬黑铬镀层耐蚀性较低的问题,同时设置的硬铬镀层7可以对三价铬黑铬镀层6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最顶部设置耐腐蚀性较好的镀锌层9,进一步提高了复合镀层顶部的耐腐蚀性,提高了复合镀层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对金属基体起到长时间的保护。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以及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顶部设有预镀镍层(2),所述预镀镍层(2)顶部设有镀铜层(3),所述镀铜层(3)顶部设有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顶部设有高耐腐蚀性镀层(5),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8)、硬铬镀层(7)、三价铬黑铬镀层(6)构成,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顶部设有镀锌层(9),所述预镀镍层(2)、镀铜层(3)、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高耐腐蚀性镀层(5)、镀锌层(9)依次电镀在金属基体(1)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顶部设有预镀镍层(2),所述预镀镍层(2)顶部设有镀铜层(3),所述镀铜层(3)顶部设有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所述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顶部设有高耐腐蚀性镀层(5),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高耐蚀性三价铬白铬镀层(8)、硬铬镀层(7)、三价铬黑铬镀层(6)构成,所述高耐腐蚀性镀层(5)顶部设有镀锌层(9),所述预镀镍层(2)、镀铜层(3)、无空隙三价铬镀层(4)、高耐腐蚀性镀层(5)、镀锌层(9)依次电镀在金属基体(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腐蚀性三价铬电镀黑铬的复合镀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设置为钢铁基体。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春辉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泰科美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