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MOLED的像素显示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AMOLED能够发光是通过驱动薄膜晶体管在饱和状态下产生显示电流,该显示电流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如图1所示,现有的基本的像素驱动电路采用3T1C电路,该3T1C电路包括三个薄膜晶体管(开关晶体管M1和驱动晶体管M2、控制晶体管M3)和1个第一存储电容C。但是,该像素驱动电路中,输入到发光单元上的显示电流受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影响,由于像素驱动电路长时间的工作,使得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受温度、材料、噪声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漂移现象,从而造成像素驱动电路输出的显示电流不稳定,进而会出现显示亮度不均匀、显示画面质量差等问题。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n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n所述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n所述补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n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n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
所述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
所述补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
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栅线端,每行像素单元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一个栅线端,所述重置单元通过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补偿单元通过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重置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第二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其栅极连接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端,第二极连接存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其栅极连接信号端,第一极连接第二节点,第二极连接发光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毛大龙,赵剑,陈鹏,刘子正,余豪,袁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