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259544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由于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不同产生不同的显示电流导致发光器件亮度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补偿单元,用于通过存储单元的调节向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充电单元,用于向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驱动单元而向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MOLED的像素显示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AMOLED能够发光是通过驱动薄膜晶体管在饱和状态下产生显示电流,该显示电流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如图1所示,现有的基本的像素驱动电路采用3T1C电路,该3T1C电路包括三个薄膜晶体管(开关晶体管M1和驱动晶体管M2、控制晶体管M3)和1个第一存储电容C。但是,该像素驱动电路中,输入到发光单元上的显示电流受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影响,由于像素驱动电路长时间的工作,使得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受温度、材料、噪声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漂移现象,从而造成像素驱动电路输出的显示电流不稳定,进而会出现显示亮度不均匀、显示画面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由于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不同产生不同的显示电流导致发光器件亮度的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的消除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对发光器件的显示电流的影响的阵列基板。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所述存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所述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补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进一步优选的是,本实施例的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栅线端,每行像素单元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一个栅线端,所述重置单元通过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补偿单元通过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重置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第二节点。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其栅极连接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端,第二极连接存储单元。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其栅极连接信号端,第一极连接第二节点,第二极连接发光单元。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其栅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一极连接第一电压端,第二极连接第二节点。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所述存储单元包括:第一存储电容,其第一极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其第二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存储电容,其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其第二极连接第一电压端。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基板的驱动方法,基于上述的阵列基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在重置阶段中,重置单元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在补偿阶段中,补偿单元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在充电阶段中,充电单元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在显示阶段中,发光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重置阶段,向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输入导通信号,向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信号端输入关断信号;补偿阶段,向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输入导通信号,向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信号端输入关断信号;充电阶段,向数据线端输入数据信号,向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输入导通信号,向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信号端输入关断信号;显示阶段,向信号端输入导通信号,向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输入关断信号。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驱动单元;2、发光单元;3、存储单元;4、重置单元;5、补偿单元;6、发光控制单元;7、充电单元;VDD、第一电压端;VSS、第二电压端;Gate(n)、第n行像素单元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栅线端;EM、信号端;Data(n)、数据线端;T1、第一晶体管;T2、第二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4、第四晶体管;T5、第五晶体管;N1第一节点;N2第二节点;t1、重置阶段;t2、补偿阶段;t3、充电阶段;t4、显示阶段;C1、第一存储电容;C2、第二存储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1、发光单元2、存储单元3、发光控制单元6、重置单元4、补偿单元5以及充电单元7;驱动单元1,用于驱动发光单元2进行发光;存储单元3的第一端连接充电单元7,其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N1;重置单元4,用于调节第一节点N1的电压;补偿单元5,用于通过存储单元3的调节向驱动单元1写入补偿数据;充电单元7,用于向存储单元3写入数据线端Data(n)的数据信号;发光控制单元6,用于通过控制驱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n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n所述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n所述补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n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n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单元、发光单元、存储单元、发光控制单元、重置单元、补偿单元以及充电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单元进行发光;
所述重置单元,用于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
所述补偿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存储单元的调节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
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而向所述发光单元写入显示电流,所述显示电流的大小与数据线端的电压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栅线端,每行像素单元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一个栅线端,所述重置单元通过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调节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补偿单元通过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驱动单元写入补偿数据,所述充电单元通过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的控制向所述存储单元写入数据线端的数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重置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前两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补偿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前一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第二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其栅极连接本行像素单元对应的栅线端,第一极连接数据线端,第二极连接存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充电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其栅极连接信号端,第一极连接第二节点,第二极连接发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大龙赵剑陈鹏刘子正余豪袁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