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切削液、润滑油为代表的各类矿物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与频繁,由此带来的含油废水的处理问题也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含油废水通常以乳化液的形式出现,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重力隔油、气浮隔油、萃取、蒸馏和生物处理等。其中重力隔油操作最为简便,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前置破乳工艺;萃取和蒸馏能够将废水中的油分回收利用,但仅适用于油分组成较为简单的废水,并且萃取过程中投加的药剂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风险,而蒸馏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结焦等问题;生物处理具有低能耗等优点,但需要培养特异性的菌种,且废水含油率不能太高,同时也不适合含重金属的含油废水。气浮隔油处理方法一方面通过投加PAC(英文polyaluminumchlorid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降低油滴的Zeta电位,使乳化液脱稳破乳以及产生氢氧化铝絮体;另一方面通过微气泡的黏附将油滴挟至液面,并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连接有第一管道(91)的进水储罐(10)、气浮装置(20)、中转罐(30)和油渣收集罐(40);所述气浮装置(20)包括混凝池(21)、曝气池(22)、反应池(23)、集渣槽(24)和清水池(25),所述混凝池(21)、曝气池(22)、反应池(23)和清水池(25)依次挨着,所述混凝池(21)和曝气池(22)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体(26),在该第一隔离墙体(26)上部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水溢出口(261),所述曝气池(22)和反应池(23)之间设有导流隔离墙(27),在该导流隔离墙(27)上部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水溢出口(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连接有第一管道(91)的进水储罐(10)、气浮装置(20)、中转罐(30)和油渣收集罐(40);所述气浮装置(20)包括混凝池(21)、曝气池(22)、反应池(23)、集渣槽(24)和清水池(25),所述混凝池(21)、曝气池(22)、反应池(23)和清水池(25)依次挨着,所述混凝池(21)和曝气池(22)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体(26),在该第一隔离墙体(26)上部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水溢出口(261),所述曝气池(22)和反应池(23)之间设有导流隔离墙(27),在该导流隔离墙(27)上部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水溢出口(271),所述反应池(23)和清水池(25)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体(28),所述集渣槽(24)位于所述反应池(23)内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墙体(28)的上方,所述混凝池(21)靠近所述进水储罐(10),所述进水储罐(10)下方的出水口与所述混凝池(21)上方的进水口(211)通过第二管道(92)相连接,所述清水池(25)靠近所述中转罐(30),所述清水池(25)上方的出水口(251)与所述中转罐(30)上方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93)相连接,所述油渣收集罐(40)靠近所述集渣槽(24),所述集渣槽(24)的排渣口(241)与所述油渣收集罐(40)的进渣口通过第四管道(94)相连接,至少有一条内部管道(99)将所述反应池(23)和清水池(25)相连通,该内部管道(99)位于所述反应池(23)内,所述内部管道(99)一端穿越并固定在所述第二隔离墙体(28)的上方后与所述清水池(25)相连通,该内部管道(99)另一端悬空式地伸入所述反应池(23)的中下部后并靠近所述导流隔离墙(27)的下部;所述混凝池(21)顶部设置有至少一台搅拌机(29),该搅拌机(29)的搅拌棒(299)伸入到所述混凝池(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转罐(30)下方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储罐(10)上方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回流循环管道(9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流循环管道(98)上设有第一取样口(989);所述第二管道(92)上设有第二取样口(9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废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虞强,黄开良,谢晓峰,陈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