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章容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37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轮廓呈杯形的主罐体,所述主罐体底部呈半圆球形结构,所述主罐体底部开有出水口,所述主罐体的上端边缘下侧焊接固定有入管,所述主罐体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中央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下端夹持固定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下端焊接有绞龙叶片,所述主罐体的内壁上焊接有圆环形的壁垫,所述主罐体内部设置有滑环,所述主罐体和上盖均为不锈钢制,所述主罐体底部的半圆面上焊接有若干组支撑脚。该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可将污水中的淤泥排出,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污水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在各类领域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例如内部混合有污泥的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污水中的污泥分离排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建筑产生的污泥的排放和堆置已经成为新的重大污染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轮廓呈杯形的主罐体,所述主罐体底部呈半圆球形结构,所述主罐体底部开有出水口,所述主罐体的上端边缘下侧焊接固定有入管,所述主罐体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中央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下端夹持固定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下端焊接有绞龙叶片,所述主罐体的内壁上焊接有圆环形的壁垫,所述主罐体内部设置有滑环。优选的,所述主罐体和上盖均为不锈钢制,所述主罐体底部的半圆面上焊接有若干组支撑脚,若干组所述支撑脚底部焊接有轮廓呈圆板形的底板。优选的,所述壁垫上方固定有滑环,所述滑环内侧的侧壁呈斜面,所述绞龙叶片的底部开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开口,三组开口内部固定有渗滤板。优选的,所述滑环上表面中央固定有下抽盒,所述下抽盒下端呈圆板性,所述下抽盒上侧呈管状,所述绞龙叶片下侧部分位于下抽盒内部,所述下抽盒上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上抽盒。优选的,所述绞龙叶片的上侧部分位于上抽盒内部的空间内,所述上抽盒的侧壁上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管状结构。优选的,所述主罐体的侧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轮廓呈圆管状的出淤管,所述出淤管位于主罐体内部的部分插入上抽盒上侧的管状结构内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通过渗滤板将污水与淤泥分开,污水穿过渗滤板从出水口流出,淤泥堆积在渗滤板上方,随后通过绞龙轴上的绞龙叶片将淤泥从下抽盒下端压入上抽盒内部,随后淤泥从出淤管流出,从而实现将污泥和污水分离的目的,将与水分离的淤泥重复利用;本装置内的电气结构距离主罐体内部的水距离较远,上盖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起到了将驱动电机隔开的作用,降低驱动电机与水接触的可能,降低驱动电机因水影响造成短路等故障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抽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环与渗滤板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抽盒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罐体、2出水口、3支撑脚、4底板、5驱动电机、6电机座、7上盖、8入管、9绞龙轴、10联轴器、11上抽盒、12绞龙叶片、13滑环、14渗滤板、15下抽盒、16壁垫、17出淤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轮廓呈杯形的主罐体1,所述主罐体1底部呈半圆球形结构,所述主罐体1底部开有出水口2,所述主罐体1的上端边缘下侧焊接固定有入管8,所述主罐体1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上盖7,所述上盖7的上表面中央固定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座6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10,所述联轴器10下端夹持固定有绞龙轴9,所述绞龙轴9下端焊接有绞龙叶片12,所述主罐体1的内壁上焊接有圆环形的壁垫16,所述主罐体1内部设置有滑环13。具体的,所述主罐体1和上盖7均为不锈钢制,所述主罐体1底部的半圆面上焊接有若干组支撑脚3,若干组所述支撑脚3底部焊接有轮廓呈圆板形的底板4,主罐体1的内壁涂有防锈漆,从而增加主罐体1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壁垫16上方固定有滑环13,所述滑环13内侧的侧壁呈斜面,所述绞龙叶片12的底部开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开口,三组开口内部固定有渗滤板14,滑环13内侧呈斜面的侧壁从而将淤泥滑向渗滤板14和。具体的,所述滑环13上表面中央固定有下抽盒15,所述下抽盒15下端呈圆板性,所述下抽盒15上侧呈管状,所述绞龙叶片12下侧部分位于下抽盒15内部,所述下抽盒15上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上抽盒11和下抽盒15下侧的开口。具体的,所述绞龙叶片12的上侧部分位于上抽盒11内部的空间内,所述上抽盒11的侧壁上焊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管状结构,此管状结构用于导出淤泥。具体的,所述主罐体1的侧壁上通过螺丝固定有轮廓呈圆管状的出淤管17,所述出淤管17位于主罐体1内部的部分插入上抽盒11上侧的管状结构内部,淤泥从出淤管17中流出。具体的,该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水与淤泥的混合物从入管8进入主罐体1的内部空间内,淤泥落入主罐体1的内部空间底部,驱动电机5驱动绞龙轴9旋转,绞龙轴9带动绞龙叶片12旋转,淤泥被绞龙叶片12带动带入上抽盒11上方随后从出淤管17流出,水流将会穿过渗滤板14进入主罐体1下方的出水口2内部从出水口2流出,滑环13上侧内壁是倾斜的有利于淤泥落入滑环13上表面的空间内与渗滤板14和下抽盒15下侧的开口接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轮廓呈杯形的主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1)底部呈半圆球形结构,所述主罐体(1)底部开有出水口(2),所述主罐体(1)的上端边缘下侧焊接固定有入管(8),所述主罐体(1)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上盖(7),所述上盖(7)的上表面中央固定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座(6)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10),所述联轴器(10)下端夹持固定有绞龙轴(9),所述绞龙轴(9)下端焊接有绞龙叶片(12),所述主罐体(1)的内壁上焊接有圆环形的壁垫(16),所述主罐体(1)内部设置有滑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包括轮廓呈杯形的主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1)底部呈半圆球形结构,所述主罐体(1)底部开有出水口(2),所述主罐体(1)的上端边缘下侧焊接固定有入管(8),所述主罐体(1)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上盖(7),所述上盖(7)的上表面中央固定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座(6)上端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联轴器(10),所述联轴器(10)下端夹持固定有绞龙轴(9),所述绞龙轴(9)下端焊接有绞龙叶片(12),所述主罐体(1)的内壁上焊接有圆环形的壁垫(16),所述主罐体(1)内部设置有滑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1)和上盖(7)均为不锈钢制,所述主罐体(1)底部的半圆面上焊接有若干组支撑脚(3),若干组所述支撑脚(3)底部焊接有轮廓呈圆板形的底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章容
申请(专利权)人:王章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