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523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的顶端,所述支撑转轴的底部圆周轴体上同轴心固定安装有从动转齿轮,所述从动转齿轮的右端轮边上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有主动齿条,主动齿条由其端部固连的伸缩气缸驱使着移动,一号感应块与二号感应块之间的间距设置为πr,其中r为从动转齿轮的半径长度,行程开关与一号感应块、二号感应块相感应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是刚好转动一个平角,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控制精度高,确保了印刷的顺利进行,纸张位置不会发生偏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相关
,具体是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纸张印刷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现在的印刷机为了提高印刷的效率常常采用自动走纸装置。请参阅图1-3,附图标记1指示的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国专利网上公开的专利,号码:CN206985226U),自动换位机构为其中的核心部件,概括结构包括切换板103,所述切换板103的左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一号吸附位1031,所述切换板103的右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二号吸附位1032,一号吸附位1031与二号吸附位1032进行位置如何进行交替变换为本装置的核心技术点,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切换板103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102的顶端,支撑转轴102的底端直接由旋转电机101驱动其运转,虽然这种现有技术也能够进行一号吸附位1031与二号吸附位1032位置的交替变换,但是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对旋转电机101的运行动作进行精确控制,一旦需要精确控制,就必须引入控制电路板及控制器等知识,实现起来很是繁琐困难,对旋转电机101的控制不到位还会引起纸张位置偏离,不在要求的印刷位上,导致印刷失败,走纸效果并不好,为此,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提出一种更加简便合理的自动换位机构,以满足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包括切换板,所述切换板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的顶端,所述支撑转轴的底部圆周轴体上同轴心固定安装有从动转齿轮,所述从动转齿轮处在工作传动腔内,所述从动转齿轮的右端轮边上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有主动齿条,主动齿条由其端部固连的伸缩气缸驱使着移动,所述主动齿条的背齿面顶端端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在行程开关的正右方、对应工作传动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感应块,所述一号感应块的正后方、对应工作传动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感应块,一号感应块与二号感应块之间的间距设置为πr,其中r为从动转齿轮的半径长度,行程开关与一号感应块、二号感应块相感应匹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换板的左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一号吸附位203,所述切换板的右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二号吸附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齿条所处的竖直面与切换板所处的水平面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主动齿条处在同一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刚好实现一号吸附位与二号吸附位位置的反向交替变换的目的,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是刚好转动一个平角,满足平板印刷机的旋转度后的替换式走纸要求,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控制精度高,确保了印刷的顺利进行,纸张位置不会发生偏离,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中采用旋转电机驱动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中采用旋转电机驱动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中从动转齿轮与主动齿条配合主视示意图。图5为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中从动转齿轮与主动齿条配合俯视示意图。图6为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中行程开关、一号感应块与二号感应块的三者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附图标记1指示的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国专利网上公开的专利,号码:CN206985226U),自动换位机构为其中的核心部件,概括结构包括切换板103,所述切换板103的左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一号吸附位1031,所述切换板103的右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二号吸附位1032,一号吸附位1031与二号吸附位1032进行位置如何进行交替变换为本装置的核心技术点,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切换板103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102的顶端,支撑转轴102的底端直接由旋转电机101驱动其运转,虽然这种现有技术也能够进行一号吸附位1031与二号吸附位1032位置的交替变换,但是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对旋转电机101的运行动作进行精确控制,一旦需要精确控制,就必须引入控制电路板及控制器等知识,实现起来很是繁琐困难,对旋转电机101的控制不到位还会引起纸张位置偏离,不在要求的印刷位上,导致印刷失败,走纸效果并不好,为此,本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提出一种更加简便合理的自动换位机构,以满足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要求。请参阅图4-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概括结构包括切换板203,所述切换板203的左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一号吸附位203,所述切换板203的右半部分板体上设置为二号吸附位2032,切换板203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202的顶端,不同的是,支撑转轴202的底端并不是直接由旋转电机驱动其运转,所述支撑转轴202的底部圆周轴体上同轴心固定安装有从动转齿轮5,所述从动转齿轮5处在工作传动腔201内,所述从动转齿轮5的右端轮边上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有主动齿条4,所述主动齿条4所处的竖直面与切换板203所处的水平面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主动齿条4由其端部固连的伸缩气缸3驱使着移动,伸缩气缸3与主动齿条4处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动齿条4的背齿面顶端端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8,在行程开关8的正右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感应块6,所述一号感应块6的正后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感应块7,一号感应块6与二号感应块7之间的间距设置为πr(其中r为从动转齿轮5的半径长度),行程开关8与一号感应块6、二号感应块7相感应匹配。通过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对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网上公开的专利,号码:CN206985226U)中采用旋转电机101直接驱动的形式进行改进,设置有从动转齿轮5、主动齿条4、伸缩气缸3、行程开关8、一号感应块6和二号感应块7,具体工作时,只需通过控制伸缩气缸3的生产或缩短进行主动齿条4的行走,由于主动齿条4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在从动转齿轮5的右端轮边上,当主动齿条4移动过程中,从动转齿轮5随即被驱使着进行转动,从动转齿轮5转动即为支撑转轴202转动,支撑转轴202转动即可切换板203转动,当从动转齿轮5由一号感应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包括切换板(203),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板(203)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202)的顶端,所述支撑转轴(202)的底部圆周轴体上同轴心固定安装有从动转齿轮(5),所述从动转齿轮(5)处在工作传动腔(201)内,所述从动转齿轮(5)的右端轮边上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有主动齿条(4),主动齿条(4)由其端部固连的伸缩气缸(3)驱使着移动,所述主动齿条(4)的背齿面顶端端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8),在行程开关(8)的正右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感应块(6),所述一号感应块(6)的正后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感应块(7),一号感应块(6)与二号感应块(7)之间的间距设置为πr,其中r为从动转齿轮(5)的半径长度,行程开关(8)与一号感应块(6)、二号感应块(7)相感应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平板印刷机的走纸装置,包括切换板(203),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板(203)的板体中心点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202)的顶端,所述支撑转轴(202)的底部圆周轴体上同轴心固定安装有从动转齿轮(5),所述从动转齿轮(5)处在工作传动腔(201)内,所述从动转齿轮(5)的右端轮边上以齿轮齿条配合形式适配啮合有主动齿条(4),主动齿条(4)由其端部固连的伸缩气缸(3)驱使着移动,所述主动齿条(4)的背齿面顶端端部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行程开关(8),在行程开关(8)的正右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号感应块(6),所述一号感应块(6)的正后方、对应工作传动腔(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二号感应块(7),一号感应块(6)与二号感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崇阳文昌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