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身份证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信用体制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对身份进行核验,居民身份证实名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手动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速度慢、用户体验较差,操作人员溶液产生视觉疲劳。为了提高在移动终端上属兔身份证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发了身份证文字识别技术。现有技术采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对图像、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其应用场景往往都是在较为理想的环境下运行。现有方法主要是对身份证扫描包括腐蚀、提取身份证文字区域轮廓,并通过轮廓提取找到图片中身份证号码的文字区域。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身份证背景存在底纹和防伪反光条干扰,如果出现光照强度不均等客观拍摄环境影响,难以准确定位身份证在图像中的位置;其次,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第二代身份证存在字体多种多样、字号不统一、位置变差等问题;最后,人为因素导致的身份证拍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SIFT算法对现实场景下的身份证图像进行检测和对齐,进而确定现实场景中身份证的位置坐标;/nS2、基于获取的身份证位置坐标,通过训练好的深度CNN网络对现实场景中身份证的目标区域进行定位检测,并基于其定位坐标确定待识别文字区域;/nS3、通过文字识别网络提取待识别文字区域内的文字信息;/nS4、使用最小模糊匹配算法对提取的文字信息进行校正,获得准确的身份证信息,完成身份证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SIFT算法对现实场景下的身份证图像进行检测和对齐,进而确定现实场景中身份证的位置坐标;
S2、基于获取的身份证位置坐标,通过训练好的深度CNN网络对现实场景中身份证的目标区域进行定位检测,并基于其定位坐标确定待识别文字区域;
S3、通过文字识别网络提取待识别文字区域内的文字信息;
S4、使用最小模糊匹配算法对提取的文字信息进行校正,获得准确的身份证信息,完成身份证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使用SIFT算法分别对模板身份证和现实场景下的身份证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获得对应的两组特征点;
S12、通过Ransac算法对提取的两组特征点进行对应关系的匹配,并删除匹配错误的特征点,获得现实场景下身份证到身份证模板的透视变换矩阵;
S13、将模板身份证中四个顶点的坐标依次与透视变换矩阵相乘,获得现实场景下身份证的四个顶点坐标,即现实场景中身份证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当模板身份对应顶点的坐标为(x,y)时,现实场景中的身份证中对应顶点的坐标(X,Y,Z)为:
式中,M为透视变换矩阵,mij为透视变换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值,且i,j=1,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深度CNN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层、第一卷积层、第一最大池化层、第二卷积层、第二最大池化层、第三卷积层、第三最大池化层、第四卷积层、第四最大池化层、两个全连接层和输出层;
所述深度CNN网络通过人工标注的身份证图像对其进行训练,所述深度CNN网络的训练参数设置为batch_size为6,nms_thres为0.5,img_size为448和优化器为Ada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训练好的深度CNN网络对现实场景中身份证进行检测的目标区域包括姓名位置点、住址位置点、民族位置点、签发机关位置点、有效日期位置点和公安局位置点;
所述步骤S2中,基于目标区域位置坐标确定的待识别文字区域包括姓名内容框、性别内容框、民族内容框、出生内容框、住址内容框、身份证内容框、签发机关内容框和有效日期内容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OCR技术的复杂场景下身份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住址内容框,将其分割为对应的单行文字区域作为待识别文字区域;
分割方法具体为:
A1、将住址内容框所在区域转化为对应的灰度图像;
A2、将灰度图像进行阈值分割,获得垂直分成三份的单行文字区域;
A3、对每一份单行文字区域进行垂直直方图统计,获得对应的文字存在控制变量ti;
其中,i为分割后的二值化图像变换,i=1,2,3;
A4、对所有ti进行求和统计,得到住址内容框中的单行文字行数T,将其对应的单行文字区域作为待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春波,罗杨,刘翔,胡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大极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