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冰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5062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冰袋,其特征在于冰袋背封四个封角为内圆角,所述的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60度。将现有背封式冰袋外观改成背封加内圆角样式,解决了冰袋尖锐角划破袋子的问题,冰袋使用的过程中减少了因彼此碰撞而导致破损的风险,增加了冰袋重复使用的利用率,既不影响冰袋的使用,又能从客观层面来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封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具有内圆角压痕。通过改进封口模具,在背封袋的基础上压痕增加一道内圆角压痕,以此做出来的产品本身拥有较高的成品率,并且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模具高温因素影响冰袋成品率的问题,提升了冰袋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冰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冰袋,特别涉及一种背封圆角冰袋,本技术还涉及到一种冰袋背封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圆角压痕的冰袋背封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各种冰袋,用于水果蔬菜保鲜、货物运输、医药化妆品保冷等具有较好的效果。冰袋袋体本身常见为背封结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冷冻完成后的冰袋很容易在袋体的四个角落位置形成尖锐角,增加袋子与袋子之间相互戳破的风险,由于冰袋冷冻形成的尖锐角部分戳破其他冰袋和产品包装的现象日益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冰袋,包括冰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冰袋背封四个封角为内圆角,所述的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60度。所述的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与冰袋长宽比相关,冰袋长宽比为1:1时,所述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60度,冰袋长宽比为1:1.5时,所述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45度,冰袋长宽比为1:2时,所述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度。将现有背封式冰袋外观改成背封加内圆角样式,解决了冰袋尖锐角划破袋子的问题,冰袋使用的过程中减少了因彼此碰撞而导致破损的风险,增加了冰袋重复使用的利用率,既不影响冰袋的使用,又能从客观层面来降低使用成本。为了达到以上技术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封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具有内圆角压痕。所述的内圆角压痕圆心角角度与模具长宽比相关,模具长宽比为1:1时,所述内圆角压痕圆心角角度为60度,模具长宽比为1:1.5时,所述内圆角压痕圆心角角度为45度,模具长宽比为1:2时,所述内圆角压痕圆心角角度为30度。通过改进封口模具,在背封袋的基础上压痕增加一道内圆角压痕,以此做出来的产品本身拥有较高的成品率,并且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模具高温因素影响冰袋成品率的问题,提升了冰袋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新型冰袋示意图;图2为技术封口模具示意图。图中标号:1-冰袋本体,2-封角,3-模具本体,4-内圆角压痕。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冰袋,包括冰袋本体1,其特征在于冰袋背封四个封角2为内圆角,当冰袋长宽比为1:1时,即为正方形时,冰冻后的冰袋厚度较厚,因此封角2内圆角角度需要大一些,可避免冰袋冷冻后破裂,通过多次冷冻试验,得出封角2内圆角角度为60度时,冷冻后的冰袋可重复使用次数最多,不影响冰袋使用,而冰袋长宽比越大,则封角2内圆角角度越小,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得出当冰袋长宽比为1:1.5时,所述封角2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45度,冰袋长宽比为1:2时,所述封角2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度,但封角2内圆角角度小于30度后,冷冻后的冰袋仍有尖锐角。冷冻后的冰袋无尖锐角,冰袋使用的过程中减少了因彼此碰撞而导致破损的风险,增加了冰袋重复使用的利用率,既不影响冰袋的使用,又能从客观层面来降低使用成本。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封口模具,包括模具本体3,其特征在于模具具有内圆角压痕4。所述的内圆角压痕3圆心角角度与模具长宽比相关,模具长宽比为1:1时,所述内圆角压痕3圆心角角度为60度,模具长宽比为1:1.5时,所述内圆角压痕4圆心角角度为45度,模具长宽比为1:2时,所述内圆角压痕3圆心角角度为30度。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模具高温因素影响冰袋成品率的问题,提升了冰袋生产过程中的成品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冰袋,包括冰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冰袋背封四个封角为内圆角,所述的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6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冰袋,包括冰袋本体,其特征在于冰袋背封四个封角为内圆角,所述的内圆角圆心角角度为30-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冰袋,其特征在于:冰袋长宽比为1:1时,所述内圆角圆心角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军夏明陈芳周成玲刘晓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洲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