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元坤专利>正文

一种背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989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背篓,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背篓本体,所述背篓本体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背部贴合的凹槽,在所述背篓本体的每个侧面还设置有网孔;所述凹槽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一致,所述加固板采用硬度高于塑料的材料制成。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使得背篓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压迫感更小,使用时更加舒适,并且在移动时能够减少背篓的晃动,对使用者的腰背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设置的加固板能够保持背篓的形状,避免背篓在使用时发生形变以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篓
本技术涉及农具
,具体涉及一种背篓。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背篓是用竹子编制成型的,竹子被打湿或吸水之后就容易变质损坏,使得背篓的使用寿命缩短;其次,竹子由于处理不当或者使用磨损很容易形成毛刺,会割伤人体或者物品;另外,现有的竹制背篓是圆柱形的,背在背上或腰上都很容易左右移动,重心不稳导致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背篓,能够保证背篓本体不会因为被打湿而损伤,还能够增加使用背篓时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篓,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背篓本体,所述背篓本体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背部贴合的凹槽,在所述背篓本体的每个侧面还设置有网孔;所述背篓本体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绳子的固定孔。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使得背篓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压迫感更小,使用时更加舒适,并且在移动时能够减少背篓的晃动,对使用者的腰背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所述凹槽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一致,所述加固板采用硬度高于塑料的材料制成。设置的加固板能够保持背篓的形状,避免背篓在使用时发生形变以影响使用效果。进一步,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能够增加背篓与人体的摩擦力,使得背篓能够与人体更加的贴合。进一步,所述加固板上设置有防滑凸点。进一步,所述凹槽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加固板的插槽。所述插槽能够更加方便的装拆加固板。进一步,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加固板的网兜。所述网兜能够兜住加固板以对加固板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背篓本体设置有凹槽的一侧还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包括两根编织带,两根所述编织带分别紧固设置于凹槽的两侧,两根编织带的自由端扣合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环抱人体腰部的包围空间。进一步,所述背带上还设置有手电筒,所述背带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手电筒的基板。手电筒能够用于照明,且不需要手持,使得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使用背篓时能够更加的灵活。进一步,所述背篓本体的底部向上凸起形成拱形底。所述拱形底能够增加背篓底部的承受力,进而增加背篓的耐用程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加固板能够弥补塑料材质的不足,使得与人体接触的部位能够保持最开始的形状,增加背篓凹槽部位的坚固程度,使得背篓的使用寿命更长,另外设置的凹槽能够对人体的腰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电筒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背篓本体100、凹槽110、插槽111、背带200、手电筒300、基板310。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篓,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背篓本体100,所述背篓本体100包括一置物腔,在使用背篓时将需要搬运的物体放入置物腔中,然后将背篓本体100背负于人体上以随着人体移动,所述背篓本体100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背部贴合的凹槽110,增加背篓本体100与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所述背篓本体100的每个侧面还设置有网孔,所述网孔为圆形孔,圆形孔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防止背篓本体100从网孔处开裂而损坏。所述背篓本体100的背带200为独立的一根,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背带200将背篓本体100斜挎在腰间,或者使用头部固定背带200,使得使用者的双手可以解放,行走在山路上时更加安全。所述背篓本体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绳子的固定孔。在背篓中装载的物品较多时,可以在固定孔中穿设绳子将物品绑住以固定。在固定背带200时,为了不影响凹槽110与人体的贴合,需要将背带200的两端分设在凹槽110的两侧。所述背带200的设置在背篓本体100上的两端绕过背篓本体100后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部分能够拖住背篓本体100。所述凹槽110因为能够增加背篓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人体背部的压强,使用时更加舒适,并且在移动时能够减少背篓的晃动,对使用者的腰背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进一步减小背篓本体100的晃动,还在所述凹槽110内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能够增加背篓与人体的摩擦力,使得背篓能够与人体更加的贴合。为了避免背篓本体100在使用时由于承重过大而发生变形,在所述凹槽110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形状与所述凹槽110的形状一致,所述加固板采用硬度高于塑料的材料制成。所述加固板能够保持背篓的形状,避免背篓在使用时发生形变以影响使用效果。所述加固板上设置有防滑凸点。由于在将加固板插入到凹槽110后会将防滑凸点挡住,为了保证凹槽110在具有加固板的情况下还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因此在加固板上也设置有防滑凸点。所述凹槽110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加固板的插槽111。所述插槽111能够更加方便的装拆加固板。所述插槽111能够将加固板的两侧固定住,使得加固板能够尽可能的与人体的背部贴合。所述背篓本体100设置有凹槽110的一侧还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包括两根编织带,两根所述编织带分别紧固设置于凹槽110的两侧,两根编织带的自由端扣合在一起以形成用于环抱人体腰部的包围空间。使得背篓本体100能够和人体更加紧密的贴合。为了能够在诸如天黑时或室内环境使用背篓,所述背带上还设置有手电筒300,所述背带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手电筒300的基板310。手电筒300能够用于照明,且不需要手持,使得使用者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使用背篓时能够更加的灵活。所述基板310上设置有用于穿设在背带上的穿设孔以及用于咬紧背带的咬合夹。所述基板31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手电筒300连接的万向球。所述背篓本体100的底部向上凸起形成拱形底。所述拱形底能够增加背篓底部的承受力,进而增加背篓的耐用程度。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了增加固定加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篓,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背篓本体(100),所述背篓本体(100)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背部贴合的凹槽(110),所述背篓本体(100)的背带(200)位于所述凹槽(110)的两侧,在所述背篓本体(100)的每个侧面还设置有网孔;/n所述背篓本体(100)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绳子的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篓,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塑料制成的背篓本体(100),所述背篓本体(100)与人体相接触的一面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背部贴合的凹槽(110),所述背篓本体(100)的背带(200)位于所述凹槽(110)的两侧,在所述背篓本体(100)的每个侧面还设置有网孔;
所述背篓本体(100)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穿设绳子的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0)内可拆卸的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形状与所述凹槽(110)的形状一致,所述加固板采用硬度高于塑料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0)内设置有防滑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上设置有防滑凸点。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元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