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漂浮救生泳衣,所述泳衣本体上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囊以及阀门,气囊固定于泳衣本体上,气囊内设有用于盛放小苏打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盛放醋酸溶液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腔室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门固定于气囊上,阀门包括阀体及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相连通,阀门的第二端口贯穿第二通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危险时充气以增大游泳者在水中的漂浮力,实现自救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漂浮救生泳衣
本技术涉及游泳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漂浮救生泳衣。
技术介绍
游泳运动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对我们来说,游泳不仅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还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例如通过游泳,可以改善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提高肺活量、加强皮肤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减肥、健美形体等。但是在游泳时,也经常容易出现意外,比如用力过度造成疲劳或发生身体抽筋的情况,发生这些情况时会很危险,并且不一定能被周围的人及时发现,如没有得到及时营救,很有可能因溺水危及生命。因此,研制一种游泳衣可以使游泳者在危险时可以及时自救,显得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漂浮救生泳衣,本技术能使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危险时充气以增大游泳者在水中的漂浮力,实现自救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漂浮救生泳衣,所述泳衣本体上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囊以及阀门,气囊固定于泳衣本体上,气囊内设有用于盛放小苏打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盛放醋酸溶液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腔室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阀门固定于气囊上,阀门包括阀体及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相连通,阀门的第二端口贯穿第二通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泳衣本体的领圈、腰部、袖口及裤口上。优选的,所述气囊经魔术贴固定于泳衣本体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固定有第一硅胶套,第一硅胶套套设在第一端口上,并且第一硅胶套与第一端口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固定有第二硅胶套,第二硅胶套套设在第二端口上,并且第二硅胶套与第二端口的外壁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气囊的材质为sbr潜水料。优选的,所述阀门为旋钮阀。优选的,所述泳衣本体的侧边设有夜光部。优选的,所述泳衣本体上设有GPS追踪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在泳衣本体上设置了充气装置,充气装置气囊以及设置在气囊上的阀门,气囊内的第一腔室用于盛放小苏打,气囊内的第二腔室用于盛放醋酸溶液,阀门的第一端口伸入第一腔室中,阀门的第二端口伸入第二腔室中,阀门的初始状态处于关闭状态,即阻断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流通。当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出现危险时,通过打开阀门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导通,第二腔室中的醋酸溶液留至第一腔室中并与小苏打反应迅速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气囊膨胀使人体在水中的漂浮力增大,从而使人体上浮,实现自救的目的,能有效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2、本技术的充气装置设置于泳衣本体的领圈、腰部、袖口及裤口上,即在游泳者遇到危险时,在其颈部、躯干及四肢均增强漂浮力,不仅能有效使游泳者上浮,而且受力均匀,能避免游泳者身体单侧下沉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游泳者产生不适。3、本技术的气囊经魔术贴固定于泳衣本体上,拆装十分方便,有利于更换的操作。4、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通孔内固定第一硅胶套并且将阀门的第一端口与第一硅胶套过盈配合,同理在第二通孔内固定第二硅胶套并且将阀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硅胶套过盈配合,不仅方便固定阀门,而且能保证阀门与气囊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气体泄漏。5、本技术气囊的材质为sbr潜水料,sbr潜水料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弹性(易于膨胀)以及不透气性(易于储存气体),十分适合作为充气材料。6、本技术的阀门为旋钮阀,旋钮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很适合在危急的情况下进行启闭操作,而且旋钮阀为常规件,在市场上很容易购得,方便生产加工。7、本技术泳衣本体的侧边设有夜光部,既符合设计的美观要求,又能在夜间搜救时达到醒目效果。8、本技术泳衣本体上设有GPS追踪器,将GPS追踪器与终端设备相绑定,来完成游泳者的高精度定位,以便在游泳者遇到危险时对其更好地辅助救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充气装置与泳衣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泳衣本体;2、充气装置;3、夜光部;4、GPS追踪器;5、气囊;6、第一腔室;7、第二腔室;8、阀门;9、阀体;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一端口;13、第二端口;14、第一硅胶套;15、第二硅胶套;16、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自漂浮救生泳衣,本技术对传统的泳衣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结构创新设计,当该泳衣为女款时,泳衣为连体衣的结构,其包括泳衣本体1,所述泳衣本体1上设有充气装置2,所述充气装置2包括气囊5以及阀门8,气囊5固定于泳衣本体1上,气囊5内设有用于盛放小苏打的第一腔室6以及用于盛放醋酸溶液的第二腔室7,装小苏打以及醋酸溶液后将第一腔室6以及第二腔室7内的空气排出来减小充气装置2的体积,方便游泳者灵活摆动四肢。第一腔室6上设有第一通孔10,第二腔室7上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阀门8固定于气囊5上,阀门8包括阀体9及设置在阀体9上的第一端口12和第二端口13,所述第一端口12贯穿第一通孔10与第一腔室6相连通,第二端口13贯穿第二通孔11与第二腔室7相连通,通过控制阀门8实现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7导通或隔断。其中,所述充气装置2设置于泳衣本体1的领圈、腰部、袖口及裤口上,即在游泳者遇到危险时,在其颈部、躯干及四肢均增强漂浮力,不仅能有效使游泳者上浮,而且受力均匀,能避免游泳者身体单侧下沉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游泳者产生不适。如附图3所示,所述气囊5经魔术贴16固定于泳衣本体1上,拆装十分方便,有利于更换的操作,另外,气囊5也可以通过胶水固定在泳衣本体1上,其固定方式可根据生产方式而定。如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通孔10的内固定有第一硅胶套14,第一硅胶套14套设在第一端口12上,并且第一硅胶套14与第一端口12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通孔11的内固定有第二硅胶套15,第二硅胶套15套设在第二端口13上,并且第二硅胶套15与第二端口13的外壁过盈配合。这种结构不仅方便固定阀门8,而且能保证阀门8与气囊5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第一腔室6和第二腔室7内气体泄漏。其中,所述气囊5的材质为sbr潜水料,sbr潜水料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弹性(易于膨胀)以及不透气性(易于储存气体),十分适合作为充气材料。其中,所述阀门8为旋钮阀,旋钮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很适合在危急的情况下进行启闭操作,而且旋钮阀为常规件,在市场上很容易购得,方便生产加工。如附图1所示,所述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漂浮救生泳衣,包括泳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泳衣本体(1)上设有充气装置(2),所述充气装置(2)包括气囊(5)以及阀门(8),气囊(5)固定于泳衣本体(1)上,气囊(5)内设有用于盛放小苏打的第一腔室(6)以及用于盛放醋酸溶液的第二腔室(7),第一腔室(6)上设有第一通孔(10),第二腔室(7)上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阀门(8)固定于气囊(5)上,阀门(8)包括阀体(9)及设置在阀体(9)上的第一端口(12)和第二端口(13),所述第一端口(12)贯穿第一通孔(10)与第一腔室(6)相连通,阀门(8)的第二端口(13)贯穿第二通孔(11)与第二腔室(7)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漂浮救生泳衣,包括泳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泳衣本体(1)上设有充气装置(2),所述充气装置(2)包括气囊(5)以及阀门(8),气囊(5)固定于泳衣本体(1)上,气囊(5)内设有用于盛放小苏打的第一腔室(6)以及用于盛放醋酸溶液的第二腔室(7),第一腔室(6)上设有第一通孔(10),第二腔室(7)上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阀门(8)固定于气囊(5)上,阀门(8)包括阀体(9)及设置在阀体(9)上的第一端口(12)和第二端口(13),所述第一端口(12)贯穿第一通孔(10)与第一腔室(6)相连通,阀门(8)的第二端口(13)贯穿第二通孔(11)与第二腔室(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漂浮救生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2)设置于泳衣本体(1)的领圈、腰部、袖口及裤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漂浮救生泳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5)经魔术贴(16)固定于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艳,方佳璐,黄紫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