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46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右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展平装置,所述U形固定块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均与空腔相互连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底座、U形固定块、空腔、展平装置、驱动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一旋转轮、皮带、第二旋转轮、第二支撑杆、展平轮、圆形通孔、切割装置、电动马达、转动杆、切割片、限位块和轴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边角褶皱引起的不利于展平问题,该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具备防止边角褶皱的产生使展平的效果更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
本技术属于手袋展平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
技术介绍
手袋,是指具有手挽的各种袋的总称,而一般手袋厂中的手袋,却是广义的手袋,其产品包括:有户带的户袋、背袋;手袋没带的称为银包、皮夹;还可以叫它为袋,包夹三大类,根据手袋的用途可以分为:旅行袋、公文袋、时款袋、包装袋、银包、腰包、书包、皮夹九类。现有的手袋展平装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般都是往如何展平和展平的效果更好这些方面进行优化,往往忽略了在展平时边角容易出现褶皱,现有的手袋展平具有展平的效果更高和展平的更好这些有益之处,但是有一定的限制,在正常生产展平时,很容易造成边角的褶皱,不利于快速的展平,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正常生产展平时,很容易造成边角的褶皱,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具备防止边角褶皱的产生使展平的效果更好的优点,解决了因边角褶皱引起的不利于展平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右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展平装置,所述U形固定块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均与空腔相互连通,所述U形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装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展平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与U形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侧贯穿U形固定块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旋转轮,所述第一旋转轮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第一旋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轮,所述第二旋转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侧与空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均贯穿圆形通孔并延伸至U形固定块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展平轮,两个展平轮远离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与U形固定块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右侧与支撑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侧贯穿U形固定块并延伸至U形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切割片。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切割片和转动杆均位于两个展平轮的内部,所述切割片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右侧与U形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个圆形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底座、U形固定块、空腔、展平装置、驱动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一旋转轮、皮带、第二旋转轮、第二支撑杆、展平轮、圆形通孔、切割装置、电动马达、转动杆、切割片、限位块和轴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边角褶皱引起的不利于展平问题,该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具备防止边角褶皱的产生使展平的效果更好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通电来实现整个展平装置的动力源,驱动电机带动第一支撑杆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旋转轮旋转,同时第一旋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旋转轮旋转,这样就能够实现带动两个展平轮做相同速度的转动,使展平的效果更好。3、本技术通过电动马达通电来实现整个切割装置的动力源,同时电动马达带动转动杆旋转的同时带动切割片旋转,从而实现将容易褶皱的边角切除,这样就能够使展平的效果更好。4、本技术通过切割片位于两个展平轮的内部,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在切边角时不影响正常的展平,使展平的效果更好。5、本技术通过在转动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限位块,同时限位块的右侧与U形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在不影响转动杆正常旋转的同时给与转动杆一个限制的力,使转动的效果更好,同时展平的效果也更好。6、本技术通过设置轴承,这样就能够实现在不影响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正常旋转的同时,给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一个限制的力,使旋转的效果更好,同时展平的效果也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展平装置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支撑底座;2、U形固定块;3、空腔;4、展平装置;401、驱动电机;402、第一支撑杆;403、第一旋转轮;404、皮带;405、第二旋转轮;406、第二支撑杆;407、展平轮;5、圆形通孔;6、切割装置;601、电动马达;602、转动杆;603、切割片;7、限位块;8、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2,U形固定块2右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空腔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展平装置4,U形固定块2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5,两个圆形通孔5均与空腔3相互连通,U形固定块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装置6。参考图3,展平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01,驱动电机401的底部与U形固定块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02,第一支撑杆402的左侧贯穿U形固定块2并延伸至空腔3的内部,第一支撑杆40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旋转轮403,第一旋转轮4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皮带404,皮带404远离第一旋转轮40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轮405,第二旋转轮4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06,第二支撑杆406的右侧与空腔3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6的左侧均贯穿圆形通孔5并延伸至U形固定块2的内部,第一支撑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展平轮407,两个展平轮407远离第一支撑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6的一端均与U形固定块2内壁的左侧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电机401通电来实现整个展平装置4的动力源,驱动电机401带动第一支撑杆402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旋转轮403旋转,同时第一旋转轮403通过皮带404带动第二旋转轮405旋转,这样就能够实现带动两个展平轮407做相同速度的转动,使展平的效果更好。参考图1和图2,切割装置6包括电动马达601,电动马达601的右侧与支撑底座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电动马达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02,转动杆602的右侧贯穿U形固定块2并延伸至U形固定块2的内部,转动杆602的外表面套设有切割片60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电动马达601通电来实现整个切割装置6的动力源,同时电动马达601带动转动杆602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2),所述U形固定块(2)右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展平装置(4),所述U形固定块(2)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5),两个圆形通孔(5)均与空腔(3)相互连通,所述U形固定块(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固定块(2),所述U形固定块(2)右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展平装置(4),所述U形固定块(2)内壁的右侧开设有两个圆形通孔(5),两个圆形通孔(5)均与空腔(3)相互连通,所述U形固定块(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装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袋印刷用袋体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01),所述驱动电机(401)的底部与U形固定块(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02),所述第一支撑杆(402)的左侧贯穿U形固定块(2)并延伸至空腔(3)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40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旋转轮(403),所述第一旋转轮(403)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皮带(404),所述皮带(404)远离第一旋转轮(40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轮(405),所述第二旋转轮(40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406),所述第二支撑杆(406)的右侧与空腔(3)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02)和第二支撑杆(406)的左侧均贯穿圆形通孔(5)并延伸至U形固定块(2)的内部,所述第一支撑杆(402)和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豪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