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60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板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它包括防撕裂抗压层、软质层、硬质层和耐磨防滑层,所述防撕裂抗压层的顶面粘接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的顶面粘接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平行的凹槽组,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一条纵向圆管,所述若干条纵向圆管的顶面设置有对应的若干条横向圆管,所述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形成纵横交织网结构,所述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之间形成疏水间隙,所述防撕裂抗压层的底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使得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之间形成疏水间隙,能够有效对地垫表面的水进行疏通,从而避免地垫表面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格栅形PVC疏水地垫
本技术涉及地板铺设
,尤其是格栅形PVC疏水地垫。
技术介绍
地垫是一种能有效地在入口处刮除泥尘和水份,保持室内地面整洁的产品。特点是弹性柔软,脚感舒适,含有独特的抗紫外线添加剂,防止褪色及脆化现象,能承受日晒雨淋的室外环境。现有的地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疏水效果不佳,当用户脚部带水踩在地垫上时,水会积聚在地垫的表面,迟迟不能凝干或褪去,给用户带来体验不适,而且,当地垫的底面也沾上水时,用户踩在地垫上,容易发生打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格栅形PVC疏水地垫,以解决现有地垫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栅形PVC疏水地垫,该地垫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对地垫表面的水进行疏通,进而避免地垫表面积水,影响用户的体验,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地垫打滑,进一步避免用户发生意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撕裂抗压层、软质层、硬质层和耐磨防滑层,所述防撕裂抗压层的顶面粘接有软质层,所述软质层的顶面粘接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平行的凹槽组,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一条纵向圆管,所述纵向圆管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贴合且纵向圆管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的顶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若干条纵向圆管的顶面设置有对应的若干条横向圆管,所述横向圆管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贴合且横向圆管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形成纵横交织网结构,所述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之间形成疏水间隙,所述防撕裂抗压层的底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层,所述耐磨防滑层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均设置有压敏胶垫,所述压敏胶垫通过向矩形凹槽注入压敏胶凝固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圆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横向圆管一体成型,所述硬质层的顶面两端且对应固定条处均设置有安装槽孔,所述固定条的底部嵌入安装槽孔内并与安装槽孔粘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圆管和横向圆管的材质均为软质PVC。进一步的,所述防撕裂抗压层通过聚丙烯纤维和椰纤交错编织而成。进一步的,所述软质层采用的是丁腈橡胶。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层的材质为硬质PVC。进一步的,所述耐磨防滑层为玻璃纤维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使得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之间形成疏水间隙,能够有效对地垫表面的水进行疏通,从而避免地垫表面积水,而且,通过在耐磨防滑层的底面设置有矩形凹槽以及压敏胶垫,压敏胶垫在压力越大时,摩擦力就会变得越大,从而增强地垫底面的防滑性能,避免用户发生意外,另外,通过设有防撕裂抗压层、软质层和耐磨防滑层,能够有效提高地垫整体的抗撕裂能力、增强舒适度以及增强耐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圆管与横向圆管连接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纵向圆管的示意图。图中,1、防撕裂抗压层;2、软质层;3、硬质层;4、耐磨防滑层;5、第一半圆形凹槽;6、纵向圆管;7、第二半圆形凹槽;8、横向圆管;9、疏水间隙;10、矩形凹槽;11、压敏胶垫;12、固定条;13、安装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它包括防撕裂抗压层1、软质层2、硬质层3和耐磨防滑层4,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顶面粘接有软质层2,所述软质层2的顶面粘接有硬质层3,所述硬质层3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平行的凹槽组,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5,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一条纵向圆管6,所述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贴合且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的顶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形凹槽7,所述若干条纵向圆管6的顶面设置有对应的若干条横向圆管8,所述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贴合且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形成纵横交织网结构,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之间形成疏水间隙9,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底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层4,所述耐磨防滑层4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10,所述矩形凹槽10内均设置有压敏胶垫11,所述压敏胶垫11通过向矩形凹槽10注入压敏胶凝固而成。所述横向圆管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条12,所述固定条12与横向圆管8一体成型,所述硬质层3的顶面两端且对应固定条12处均设置有安装槽孔13,所述固定条12的底部嵌入安装槽孔13内并与安装槽孔13粘接固定。通过设有固定条以及安装槽孔,能够进一步将横向圆管固定,防止地垫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横向圆管脱离纵向圆管而出。所述纵向圆管6和横向圆管8的材质均为软质PVC。通过采用软质PVC,软质PVC具有无毒、无味等特性,而且,圆管的设置使得本地垫更加柔软有弹性,美观实用。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通过聚丙烯纤维和椰纤交错编织而成。通过聚丙烯纤维和椰纤交错编织而成的防撕裂抗压层,具有较强抗撕裂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地垫整体的抗压以及抗撕裂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软质层2采用的是丁腈橡胶。通过采用丁腈橡胶,丁腈橡胶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气密性,而且,其柔软度也较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在使用时的舒适感。所述硬质层3的材质为硬质PVC。所述耐磨防滑层4为玻璃纤维层。通过采用玻璃纤维,能够提高本地垫底部的耐磨性能,进而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设有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使得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之间形成疏水间隙9,能够有效对地垫表面的水进行疏通,从而避免地垫表面积水,而且,通过在耐磨防滑层4的底面设置有矩形凹槽10以及压敏胶垫11,压敏胶垫11在压力越大时,摩擦力就会变得越大,从而增强地垫底面的防滑性能,避免用户发生意外,另外,通过设有防撕裂抗压层1、软质层2和耐磨防滑层4,能够有效提高地垫整体的抗撕裂能力、增强舒适度以及增强耐磨性能。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撕裂抗压层(1)、软质层(2)、硬质层(3)和耐磨防滑层(4),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顶面粘接有软质层(2),所述软质层(2)的顶面粘接有硬质层(3),所述硬质层(3)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平行的凹槽组,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5),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一条纵向圆管(6),所述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贴合且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的顶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形凹槽(7),所述若干条纵向圆管(6)的顶面设置有对应的若干条横向圆管(8),所述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贴合且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形成纵横交织网结构,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之间形成疏水间隙(9),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底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层(4),所述耐磨防滑层(4)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10),所述矩形凹槽(10)内均设置有压敏胶垫(11),所述压敏胶垫(11)通过向矩形凹槽(10)注入压敏胶凝固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格栅形PVC疏水地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撕裂抗压层(1)、软质层(2)、硬质层(3)和耐磨防滑层(4),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顶面粘接有软质层(2),所述软质层(2)的顶面粘接有硬质层(3),所述硬质层(3)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平行的凹槽组,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形凹槽(5),所述每组凹槽组上均设置有一条纵向圆管(6),所述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贴合且纵向圆管(6)的底部与第一半圆形凹槽(5)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的顶面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形凹槽(7),所述若干条纵向圆管(6)的顶面设置有对应的若干条横向圆管(8),所述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贴合且横向圆管(8)的底部与第二半圆形凹槽(7)粘接固定,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形成纵横交织网结构,所述纵向圆管(6)与横向圆管(8)之间形成疏水间隙(9),所述防撕裂抗压层(1)的底面粘接有耐磨防滑层(4),所述耐磨防滑层(4)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矩形凹槽(10),所述矩形凹槽(10)内均设置有压敏胶垫(11),所述压敏胶垫(11)通过向矩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本齐宏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柏拉图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