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动仰拱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098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仰拱模板,所述可转动仰拱模板包括:梁架;骨架,所述骨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梁架上,所述骨架包括第一支承架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的第二支承架,第一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承架上,和/或,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从而驱动件可带动第二支承架向第一支承架转动,第一支撑架向梁架转动,将骨架由工作状态下的张开状态收缩成折叠状态,减小骨架与弧形模板的占用空间,便于施工人员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动仰拱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转动仰拱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仰拱模板普遍为钢模板,包括面板以及肋板,面板厚度达8mm,胁板厚度达3mm,因此,每块钢模板十分笨重,每平方米的重量达到127kg,以实际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纵长6m、幅宽2.5m为例,整个仰拱模板的总重量达到1.9吨,需要用到挖机配合作业,往往需要数个小时才能完成,且隧道内空间有限,利用挖机操作仰拱弧形模板的拆装占用空间大,危险性高,严重恶化了隧道内的施工工况,导致施工人员对仰拱弧形模板的使用存在抵触心理,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供一种可转动仰拱模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仰拱弧形模板占用隧道空间,导致施工人员不便于进行后续施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转动仰拱模板,所述可转动仰拱模板包括:梁架;骨架,所述骨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梁架上,所述骨架包括第一支承架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的第二支承架,第一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仰拱模板包括:/n梁架;/n骨架,所述骨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梁架上,所述骨架包括第一支承架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的第二支承架,第一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n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n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承架上,和/或,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仰拱模板包括:
梁架;
骨架,所述骨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梁架上,所述骨架包括第一支承架及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架上的第二支承架,第一支承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在所述梁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支承架与所述第二支承架之间;
弧形模板,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承架上,和/或,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架及第二支承架均具有支承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承杆两侧的侧翼,所述弧形模板装设在相邻两骨架的所述侧翼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弧形模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销轴以构成所述弧形模板与所述骨架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转动仰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模板包括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装设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承架上,所述第二弧形板装设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承架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燃罗宗帆贺显林王存宝李校珂王青松李金魁张欢王鸿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