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407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包括窗框、固定窗扇、活动窗扇、驱动机构和助力机构,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固定窗扇和可上下滑动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上方安装有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动力仓两端加工有与活动窗扇两端连通的通口,所述活动窗扇四角均设有挂线槽,所述通口上的动力仓设有与每个挂线槽相配合的挂线轮,所述挂线轮之间的动力仓内安装有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动力仓内还设有为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窗框顶部设置动力仓,并在动力仓内安装给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和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可减少窗扇的自重,从而解决电机负载功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提升窗大多是由一扇固定窗和一扇活动窗构成,固定窗可安装在窗框顶部或底部,而活动窗是可竖直滑动的安装在窗框上。随着门窗行业的发展,整体玻璃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增高,现有的窗户为了防止窗框影响看面,大多采用大窗面的整体玻璃,而这种大窗面由于体积大,其重量也比较重,在开启或关闭时通过人力难以完成,因此大多是使用驱动电机绕置钢缆来带动窗扇启闭。但现在常用的是直接将钢绳绕在钢缆上,但是这样会造成未被绕置的钢缆受力增加,从而造成钢缆的负载处于不断的变化,这样会缩短钢缆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大扇面窗户的重量在300kg~500kg之间,采用钢绳起吊窗扇不仅对钢缆的承重要求大,还对驱动电机的功率有较高的要求,但驱动电机的体积跟功率大小呈正比,若选用功率较大的驱动电机会增加窗框的厚度,影响提升窗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该提升窗可在使用大扇面时通过助力机构来吸收窗扇的部分重力,以达到减轻驱动机构功率的目的,从而减少驱动机构的体积,以达到增加提升窗的看面,使提升窗更美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包括窗框、固定窗扇、活动窗扇、驱动机构和助力机构,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固定窗扇和可上下滑动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上方安装有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动力仓两端加工有与活动窗扇两端连通的通口,所述活动窗扇四角均设有挂线槽,所述通口上的动力仓设有与每个挂线槽相配合的挂线轮,所述挂线轮之间的动力仓内安装有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动力仓内还设有为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同步轮、同步带、线夹和动力钢缆,所述同步轮有两个,两个同步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挂线轮之间,两个同步轮上绕置有同步带,其中一个同步轮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上设有均分同步带的两个线夹,每个线夹上均连接有动力钢缆,两根动力钢缆绕过对角分布的挂线轮后与挂线轮对应的挂线槽连接。两个线夹呈对角安装在同步带上,一个线夹位于同步带一端表面,另一个线夹位于同步带另一端的底面,位于同步带底面上的线夹与对应的挂线轮之间还设有拐角滚轮。所述线夹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间包覆有同步带,所述限位板上加工有同步带轮廓适配的限位齿,所述限位板两侧的端面上加工有用于安装动力钢缆的锁孔,所述锁孔有两个,两个锁孔的轴线沿同步带对称设置,且两个锁孔的轴心距与两个挂线轮工作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助力机构安装在同步带内侧的动力仓内,所述助力机构有两组,且两组助力机构方向相反,两组方向相反的助力机构沿同步带对称设置,两组助力机构分别与另外两个呈对角分布的挂线轮对齐。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多根串联的气弹簧,多根串联后的气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固定座,另一端安装有牵引轮,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助力钢缆,助力钢缆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上,另一端绕过牵引轮后通过挂线轮与活动窗扇上的挂线槽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动力仓内壁固定连接。靠近内墙的动力仓上设有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窗框包括外支撑板、隔断板和内支撑板,所述外支撑板与内支撑板之间安装有隔断板,且隔断板通过断桥与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连接,所述外支撑板和内支撑板均呈L型,外支撑板、隔断板和内支撑板围成一个开口的槽体,所述内支撑板可拆卸。所述窗框上设有锁住活动窗扇的窗扇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具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窗框顶部设置动力仓,并在动力仓内安装给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和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可减少窗扇的自重,从而解决电机负载功率高的问题;(2)通过设置同步带,并在同步带上安装成对角分布的线夹,可使同步带在提起窗扇时整根动力钢缆受力,以避免动力钢缆绕置后因承重变化造成动力钢缆的局部过度磨损,延长了动力钢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窗框的横截面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仓内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助力机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窗框;11、外支撑板;12、隔断板;13、内支撑板;2、固定窗扇;3、活动窗扇;31、挂线槽;4、动力仓;41、通口;42、盖板;5、挂线轮;6、驱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同步轮;63、同步带;64、线夹;641、固定板;642、限位板;643、限位槽;644、锁孔;65、动力钢缆;66、拐角滚轮;7、助力机构;71、气弹簧;72、固定座;73、牵引轮;74、助力钢缆;8、窗扇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包括窗框1、固定窗扇2、活动窗扇3、驱动机构6和助力机构7,所述窗框1包括外支撑板11、隔断板12和内支撑板13,所述外支撑板11与内支撑板13之间安装有隔断板12,且隔断板12通过断桥与外支撑板11和内支撑板13连接,所述外支撑板11和内支撑板13均呈L型,外支撑板11、隔断板12和内支撑板13围成一个开口的槽体,所述内支撑板13可拆卸,所述窗框1的槽内内安装有固定窗扇2和可上下滑动的活动窗扇3,所述固定窗扇2可安装在窗框1顶部,也可安装在窗框1底部,通过可拆卸的内支撑板13,可在不卸下活动窗扇3的情况下对活动窗扇3进行维护,所述窗框1上方安装有动力仓4,靠近内墙的动力仓4上设有可拆卸的盖板42。所述动力仓4内安装有驱动机构6,动力仓4两端加工有与活动窗扇3两端连通的通口41,所述活动窗扇3四角均设有挂线槽31,所述通口41上的动力仓4设有与每个挂线槽31对齐的挂线轮5,所述挂线轮5之间的动力仓4内安装有带动活动窗扇3移动的驱动机构6。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1、同步轮62、同步带63、线夹64和动力钢缆65,所述同步轮62有两个,两个同步轮62可转动地安装在挂线轮5之间,两个同步轮62上绕置有同步带63,其中一个同步轮6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61,所述同步带63上设有均分同步带63的两个线夹64,每个线夹64上均连接有动力钢缆65,两根动力钢缆65绕过对角分布的挂线轮5后与挂线轮5对应的挂线槽31连接。使用时驱动电机61带动同步轮62转动,使套装在同步轮62上的同步带63转动,同步带63转动时,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固定窗扇、活动窗扇、驱动机构和助力机构,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固定窗扇和可上下滑动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上方安装有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动力仓两端加工有与活动窗扇两端连通的通口,所述活动窗扇四角均设有挂线槽,所述通口上的动力仓设有与每个挂线槽相配合的挂线轮,所述挂线轮之间的动力仓内安装有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动力仓内还设有为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固定窗扇、活动窗扇、驱动机构和助力机构,所述窗框内安装有固定窗扇和可上下滑动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上方安装有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内安装有驱动机构,动力仓两端加工有与活动窗扇两端连通的通口,所述活动窗扇四角均设有挂线槽,所述通口上的动力仓设有与每个挂线槽相配合的挂线轮,所述挂线轮之间的动力仓内安装有带动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机构,动力仓内还设有为活动窗扇配重的助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同步轮、同步带、线夹和动力钢缆,所述同步轮有两个,两个同步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挂线轮之间,两个同步轮上绕置有同步带,其中一个同步轮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同步带上设有均分同步带的两个线夹,每个线夹上均连接有动力钢缆,两根动力钢缆绕过对角分布的挂线轮后与挂线轮对应的挂线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其特征在于:两个线夹呈对角安装在同步带上,一个线夹位于同步带一端表面,另一个线夹位于同步带另一端的底面,位于同步带底面上的线夹与对应的挂线轮之间还设有拐角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大扇面的轻型自动提升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间包覆有同步带,所述限位板上加工有同步带轮廓适配的限位齿,所述限位板两侧的端面上加工有用于安装动力钢缆的锁孔,所述锁孔有两个,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培友马鹤通张凯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喜泽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