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嵌固锚杆复合基础机械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复合基础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嵌固锚杆复合基础机械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施工中,遇到上土下岩的地质条件时,采用岩石嵌固-锚杆复合基础作为杆塔基础,可以充分利用岩石嵌固以及岩石锚杆两种基础的性能,变形协调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所述嵌固锚杆复合基础的基坑形状一般为变截面形状,且为了获得更好地适应嵌固基础和锚杆基础,对于形状中的直径有较为精确的要求,另外输电线路杆塔一般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丘陵地区,因此难以机械化施工,现有的嵌固锚杆复合基础均采用全人工开挖,效率低下、施工进展缓慢,人工作业风险大,安全性低,且人工开挖需要在基础边设置护壁,不但增加施工工程量,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方量。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的,如专利ZL201410791372所述,然而其只能进行单一直径的基础成孔,无法进行变截面施工,因此并不适用于嵌固锚杆复合基础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工效 ...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路嵌固锚杆复合基础机械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提供一种山地式旋挖钻机,其包括机身、牙轮筒钻和扩底钻头,所述扩底钻头包括有上底盘、下底盘、可伸缩的轴心杆、位移传感器、液压限位装置以及对称分布的钻臂连杆,钻臂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对应与上底盘和下底盘铰接,上底盘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钻杆,轴心杆为上下两节套接钢管,上节钢管固定于上底盘下端面,下节钢管固定于下底盘上端面,且上节钢管套置在下节钢管中腔;位移传感器安装于轴心杆上;液压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下节钢管内侧面的油压管、与油压管连接的液压装置、安装于油压管管内侧面的两对称分布的弧形活动钢板以及分别分布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嵌固锚杆复合基础机械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种山地式旋挖钻机,其包括机身、牙轮筒钻和扩底钻头,所述扩底钻头包括有上底盘、下底盘、可伸缩的轴心杆、位移传感器、液压限位装置以及对称分布的钻臂连杆,钻臂连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对应与上底盘和下底盘铰接,上底盘用于连接旋挖钻机的钻杆,轴心杆为上下两节套接钢管,上节钢管固定于上底盘下端面,下节钢管固定于下底盘上端面,且上节钢管套置在下节钢管中腔;位移传感器安装于轴心杆上;液压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下节钢管内侧面的油压管、与油压管连接的液压装置、安装于油压管管内侧面的两对称分布的弧形活动钢板以及分别分布在上节钢管外周的限位凸起和分布于弧形活动钢板内侧的限位凹槽,其中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适配并能够卡入限位凹槽中;
2)所述嵌固锚杆复合基础的基坑为锥形构造,根据复合基础的总埋深确定扩底节数为round(H-1),其中H为嵌固基础的总埋深,嵌固基础施工包括基础段和若干扩底段,其中第一节为基础段,从第二节开始为扩底直线段,所述扩底直线段为等径直线段;round(H-1)为(H-1)四舍五入取整函数,
3)清理基面,原始地面除去10cm虚土,为旋挖钻机提供稳定的操作平台,
4)安装牙轮筒钻,筒钻的直径需与基坑顶部开口的直径D1相同,钻进的深度为距离地面2000mm+扩底钻头的底盘厚度h,完成复合基础第一节基础段施工,并提取牙轮筒钻至地面;该第一节基础段截面直径为D1,即为嵌固基础顶部尺寸;
5)从第二节扩底直线段开始,第二节扩底直线段直径为D2,第N节扩底直线段直径为Dn,根据复合基础受力要求获得Dn如下:
Dn=(1)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翔,王智敏,陈孝湘,陈旭林,翁兰溪,张礼朝,杨卓帅,杨巡莺,翁宇亮,吴征,池金明,周凯敏,江敏,陆洲,吴勤斌,李宏进,林晗,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