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385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具体生产步骤为:将65‑70wt%铝合金(A356)熔炼,精练,清渣,并加入1.1‑1.3wt%的Al‑Sr5,0.9‑1.2wt%的Mn,8‑10.8wt%的Si,0.15‑0.2wt%的Ti及6‑6.8wt%的变质剂,改善金属熔液的性能,再通过合型,压铸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可以在600℃高温下长期燃烧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炉具多使用铸铁和铜材,铸铁的炉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维修困难,铜材的成本高昂,加工难度高;铝合金炉作为一种新兴的炉具,由于其成本低、易于加工、不锈腐越来越受市场青睐,但现有的铝合金炉熔点较低,长期高温使用会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熔炼:将熔炉预热到200℃,并维持0.5-1小时,随后加入65-70wt%的铝合金A356,并将熔炉温度提升至670-700℃,进行助熔,得到铝合金金属熔液;(2)精练:在步骤1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5-7wt%的精练剂,去除熔液中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3)清渣:在在步骤2的铝合金金属熔液表面撒入5-7wt%的打渣剂和3-6wt%的加温剂,保持熔液温度,并用漏斗装置或除气机清除氧化夹渣,主要是硅的氧化物;(4)改性:在步骤3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1.1-1.3wt%Al-Sr5、0.9-1.2wt%Mn、8-10.8wt%Si、0.15-0.2wt%Ti及6-6.8wt%的变质剂,随后将熔液充分搅拌,温度维持在670-700℃;(5)模具准备:将炉头模具预热至350-400℃,用清水喷洒炉头模具型腔内面,等待5分钟,再用34#涂料喷洒炉头模具型腔表面,随后用39#涂料喷洒模具型腔表面;(6)合型:砂芯放入在步骤5准备的炉头模具型腔进行合型,并将模具温度调至400℃;(7)压铸:取一定量步骤4制备的处在670-700℃铝合金金属熔液浇入步骤6模具型腔内,快速合模,当冲头接近熔液时,加压至50-100kPa;(8)冷却后退模、取件;(9)表面处理:用金钢砂(80#),在50-100kPa的气压下对工件表面抛光处理,防止铝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其中,步骤4中优选,加入1.15wt%Al-Sr5、0.95wt%Mn、10wt%Si、0.15wt%Ti及6.5wt%的变质剂,温度维持在700℃。其中,所述步骤7中优选,取一定量步骤4制备的处在700℃铝合金金属熔液浇入步骤6模具型腔内,快速合模,当冲头接近熔液时,加压至80k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铝合金金属熔液的进一步处理,加入Al-Sr5、Mn、Si、Ti等元素,改善金属熔液的耐热性能,通过该铝合金金属熔液铸造的铝合金炉头可以在600℃高温下长期燃烧不变形,提铝合金高炉头的耐热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具体材料为:铝合金(A356)65-70wt%,精练剂5-7wt%,打渣剂5-7wt%,加温剂3-6wt%,铝锶合金(Al-Sr5)1.1-1.3wt%,锰(Mn)0.9-1.2wt%,硅(Si)8-10.8wt%,钛(Ti)0.15-0.2wt%及变质剂6-6.8wt%,以上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其中,变质剂成分为2/3NaF+1/3NaCl的混合物。包括有以下步骤:(1)熔炼:将熔炉预热到200℃,并维持0.5-1小时,随后加入65-70wt%的铝合金A356,并将熔炉温度提升至670-700℃,进行助熔,得到铝合金金属熔液;(2)精练:在步骤1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5-7wt%的精练剂,去除熔液中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3)清渣:在在步骤2的铝合金金属熔液表面撒入5-7wt%的打渣剂和3-6wt%的加温剂,保持熔液温度,并用漏斗装置或除气机清除氧化夹渣,主要是硅的氧化物;(4)在步骤3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1.1-1.3wt%Al-Sr5、0.9-1.2wt%Mn、8-10.8wt%Si、0.15-0.2wt%Ti及6-6.8wt%的变质剂,随后将铝合金金属熔液充分搅拌,温度维持在670-700℃,能有效改善铝合金金属熔液的耐热性能;(5)模具准备:将炉头模具预热至350-400℃,用清水喷洒炉头模具型腔内面,等待5分钟,再用34#涂料喷洒炉头模具型腔表面,随后用39#涂料喷洒模具型腔表面,能使工件更容易脱模;(6)合型:砂芯放入在步骤5准备的炉头模具型腔进行合型,并将模具温度调至400℃;(7)压铸:取一定量步骤4制备的处在670-700℃铝合金金属熔液浇入步骤6模具型腔内,快速合模,当冲头接近金属熔液时,加压至50-100kPa;(8)冷却后退模、取件;(9)表面处理:用金钢砂(80#),在50-100kPa的气压下对工件进行表面抛光处理,防止铝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其中,步骤4中优选方案为,加入1.15wt%Al-Sr5、0.95wt%Mn、10wt%Si、0.15wt%Ti及6.5wt%的变质剂,温度维持在700℃。其中,步骤7中优选方案为,取一定量步骤4制备的处在700℃铝合金金属熔液浇入步骤6模具型腔内,快速合模,当冲头接近熔液时,加压至80k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金属熔液的进一步处理,加入Al-Sr5、Mn、Si、Ti等元素,改善金属熔液的耐热性能,通过该金属熔液铸造的铝合金炉头可以在600℃高温下长期燃烧不变形,提铝合金高炉头的耐热性能。本专利技术实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23±2)℃;湿度(50±5)%RH;实验设备:DSC200F3和盐雾试验箱。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与传统铝合金炉头产品进行实体取样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n(1)熔炼:将熔炉预热到200℃,并维持0.5-1小时,随后加入65-70wt%的铝合金A356,并将熔炉温度提升至670-700℃,进行助熔,得到铝合金金属熔液;/n(2)精练:在步骤1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5-7wt%的精练剂,去除熔液中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n(3)清渣:在在步骤2的铝合金金属熔液表面撒入5-7wt%的打渣剂和3-6wt%的加温剂,保持熔液温度,并用漏斗装置或除气机清除氧化夹渣,主要是硅的氧化物;/n(4)改性:在步骤3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1.1-1.3wt%Al-Sr5、0.9-1.2wt%Mn、8-10.8wt%Si、0.15-0.2wt%Ti及6-6.8wt%的变质剂,随后将金属熔液充分搅拌,温度维持在670-700℃;/n(5)模具准备:将炉头模具预热至350-400℃,用清水喷洒炉头模具型腔内面,等待5分钟,再用34#涂料喷洒炉头模具型腔表面,随后用39#涂料喷洒模具型腔表面;/n(6)合型:砂芯放入在步骤5准备的炉头模具型腔进行合型,并将模具温度调至400℃;/n(7)压铸:取一定量步骤4制备的处在670-700℃铝合金金属熔液浇入步骤6模具型腔内,快速合模,当冲头接近金属熔液时,加压至50-100kPa;/n(8)冷却后退模、取件;/n(9)表面处理:用金钢砂(80#),在50-100kPa的气压下对工件表面抛光处理,防止铝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铝合金炉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熔炼:将熔炉预热到200℃,并维持0.5-1小时,随后加入65-70wt%的铝合金A356,并将熔炉温度提升至670-700℃,进行助熔,得到铝合金金属熔液;
(2)精练:在步骤1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5-7wt%的精练剂,去除熔液中的氢和浮游的氧化夹渣;
(3)清渣:在在步骤2的铝合金金属熔液表面撒入5-7wt%的打渣剂和3-6wt%的加温剂,保持熔液温度,并用漏斗装置或除气机清除氧化夹渣,主要是硅的氧化物;
(4)改性:在步骤3的铝合金金属熔液中加入1.1-1.3wt%Al-Sr5、0.9-1.2wt%Mn、8-10.8wt%Si、0.15-0.2wt%Ti及6-6.8wt%的变质剂,随后将金属熔液充分搅拌,温度维持在670-700℃;
(5)模具准备:将炉头模具预热至350-400℃,用清水喷洒炉头模具型腔内面,等待5分钟,再用34#涂料喷洒炉头模具型腔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果本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