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82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弯排装置,主要由:底座、升降板、导向杆、螺杆、模芯、压杆以及压头组合而成,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导向孔以及螺纹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杆固接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杆可拆卸连接;该弯排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无需大型弯排机所需的液压缸,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折弯处理,大量的节省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解决了电缆铺设现场无法进行折弯作业的问题,提高了电缆的铺设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广泛的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弯排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弯排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的输变电领域内,由于高压线路电流较大,具有电阻率低、可折弯角度大的大电流导电产品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在输变电线路架设过程中,由于受线路放电距离的限制,需要对铜排、铝排、扁钢、圆钢等大电流产品进行折弯以便接线。但目前的弯排装置均为大型设备,不仅设备成本高昂且在电力设备领域实用性不强,因为电缆的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临时选择折弯角度或者折弯部位,大型设备只能设置在厂房,需要折弯时只能定好型再进行加工,极大的影响了电缆铺设的效率,耽误工程进度。在电缆铺设的工程中急需一款,携带便利,结构简单并且可现场进行折弯的装置来解决现有弯排装置过于大型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弯排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该电缆弯排装置主要由:底座、升降板、导向杆、螺杆、模芯、压杆以及压头组合而成,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导向孔以及螺纹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模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压杆固接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压头与所述压杆可拆卸连接,通过螺杆的旋转,使升降板移动,并通过到导向杆与导向孔保证了升降板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确保折弯位置准确不偏移。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底座上设置有模芯槽,所述模芯槽的数量为2个,若对相同的零件进行折弯,可同时对两个零件进行折弯,可有效的提高折弯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芯槽的侧壁设有滑块,便于模芯的安装与拆卸。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芯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模芯上设有折弯槽,滑块与滑槽的组合不仅可简化模芯的安装还能够对模芯起到稳定作用,确保在进行折弯时模芯不偏移,保证折弯质量,折弯槽一般呈V字型或U字型,也可根据需要携带并更换其他形式的操心。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踏板,在使用弯排装置时可脚踏在踏板上,便于发力也可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发力过大导致装置移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手柄,手柄为长条形,为了增加力臂,还可在手柄上设置可收折的延长部,力臂越长进行折弯越省力,延长部可收折可方便携带。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头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压杆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压头的形状与所述折弯槽相匹配,该连接杆与连接孔同样可为螺杆与螺孔,主摇用与连接压杆与压头,若模芯上的折弯槽进行替换则压头需替换成与之匹配的形状与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模芯上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模芯通过键槽与插块配合连接,垫块可提供待折弯零件的放置,防止在下压过程中因为压力导致的带折弯部件偏移,通过键槽与插块配合,便于拆卸的同时稳定性高。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垫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成U型,定位槽不仅起到防止偏移的问题,两面的侧壁还可对有些待折弯零件起到卡持作用,使折弯更容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弯排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携带,无需大型弯排机所需的液压缸,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折弯处理,大量的节省了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解决了电缆铺设现场无法进行折弯作业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电缆的铺设效率,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广泛的进行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的模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图1-图2示出了一种电缆弯排装置,该电缆弯排装置主要由:底座1、升降板5、导向杆7、螺杆4、模芯3、压杆8以及压头9组合而成,所述导向杆7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升降板5上设有导向孔以及螺纹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7上,所述螺杆4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模芯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压杆8固接在所述升降板5的底部,所述压头9与所述压杆8可拆卸连接,通过螺杆的旋转,使升降板移动,并通过到导向杆与导向孔保证了升降板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确保折弯位置准确不偏移;底座1上设置有模芯槽2,所述模芯槽2的数量为2个,若对相同的零件进行折弯,可同时对两个零件进行折弯,可有效的提高折弯效率;所述模芯槽2的侧壁设有滑块,便于模芯的安装与拆卸;所述模芯3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模芯3上设有折弯槽,滑块与滑槽的组合不仅可简化模芯的安装还能够对模芯起到稳定作用,确保在进行折弯时模芯不偏移,保证折弯质量,折弯槽一般呈V字型或U字型,也可根据需要携带并更换其他形式的操心;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有踏板13,在使用弯排装置时可脚踏在踏板上,便于发力也可保证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发力过大导致装置移动;所述螺杆4的顶端设有手柄6,手柄为长条形,为了增加力臂,还可在手柄上设置可收折的延长部,力臂越长进行折弯越省力,延长部可收折可方便携带;所述压头9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压杆8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压头9的形状与所述折弯槽相匹配,该连接杆与连接孔同样可为螺杆与螺孔,主摇用与连接压杆与压头,若模芯上的折弯槽进行替换则压头需替换成与之匹配的形状与结构;所述模芯3上设有垫块11,所述垫块11与所述模芯3通过键槽与插块配合连接,垫块可提供待折弯零件的放置,防止在下压过程中因为压力导致的带折弯部件偏移,通过键槽与插块配合,便于拆卸的同时稳定性高;所述垫块11上设有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成U型,定位槽不仅起到防止偏移的问题,两面的侧壁还可对有些待折弯零件起到卡持作用,使折弯更容易;本技术的弯排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携带,无需大型弯排机所需的液压缸,通过手动方式进行折弯处理,大量的节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缆弯排装置主要由:底座(1)、升降板(5)、导向杆(7)、螺杆(4)、模芯(3)、压杆(8)以及压头(9)组合而成,所述导向杆(7)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升降板(5)上设有导向孔以及螺纹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7)上,所述螺杆(4)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模芯(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压杆(8)固接在所述升降板(5)的底部,所述压头(9)与所述压杆(8)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缆弯排装置主要由:底座(1)、升降板(5)、导向杆(7)、螺杆(4)、模芯(3)、压杆(8)以及压头(9)组合而成,所述导向杆(7)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升降板(5)上设有导向孔以及螺纹孔并通过所述导向孔套设在所述导向杆(7)上,所述螺杆(4)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所述螺杆(4)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模芯(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压杆(8)固接在所述升降板(5)的底部,所述压头(9)与所述压杆(8)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模芯槽(2),所述模芯槽(2)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槽(2)的侧壁设有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弯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树标谢建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惠信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