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79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包括:底板;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若干第二隔板,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该方案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仅用于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的清洗,还可作为其它物品清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
技术介绍
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是用于检查和手术治疗中吸除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物,使用后污物易附着在管腔内壁,其存在清洗干燥比较困难,且直接影响灭菌质量的问题,现有的清洗架通常仅是简单的框体结构,其在容置吸引头类管腔器械后,再置于清洗机内时,会存在清洗液残留在器械中和不便于干燥及取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且辅助清洁效果好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包括:底板;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分别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若干第二隔板,沿其中一第一侧板至另一第一侧板方向间隔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一隔板均为板状结构且其表面设有若干通孔。作为一种较优的可选方式,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mm,且其孔间距为10mm。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垫高件垫高后底板与第一隔板的倾斜角度为20度。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的下侧面还通过转动轴与底板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的网状支架结构的网孔规格为5x5mm。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垫高件均为不锈钢材质。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连接件为连接卡扣。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300mm,所述第一侧板的底边与底板宽度相适应,第二侧板的底边与底板长度相适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高度为110mm。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至少包括脑脊液测压管、子宫扩张棒。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结构简单,且操作便利,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直接将需要清洗的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放置于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出的容置空间中,通过使用本方案清洗架将吸引头类管腔器械分区域固定好,保证器械在清洗架内的摆放位置,可避免器械滑落、平放或重叠积放,确保每把器械可独立装载,再置于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器械的管腔内、外壁可以受到均匀、强大水流冲击力、浓度适宜的清洁剂、润滑剂及持续均匀的烘干送风,有效提高了管腔器械内、外壁清洗、消毒、干燥质量,降低器械返洗率,节约清洗成本。工作人员只需对管腔器械做好手工预处理,正确装载后便可运行机械清洗程序,避免了反复接触器械的概率,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清洗架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仅用于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的清洗,还可作为其它物品清洗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方案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本技术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包括:底板1;一对第一侧板2,相对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面两侧;一对第二侧板3,相对设于底板1的上端面另外两侧;第一隔板4,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2之间且对应两侧分别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2固定连接并将底板1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若干第二隔板5,沿其中一第一侧板至另一第一侧板方向间隔设于底板1和第一隔板4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4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垫高件6,固定在底板1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3下方;所述第二侧板3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31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2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第二侧板3为网状支架结构。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侧板2和第一隔板3均为板状结构且其表面设有若干通孔21;作为一种较优的可选方式,优选的,所述通孔21的孔径为15mm,且其孔间距为10mm。另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垫高件6可以是支撑板或其他金属支撑物,其垫高后底板1与第一隔板4的倾斜角度为20度,即图2所示A处的夹角角度。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3的下侧面还通过转动轴32与底板1转动连接,因此,连接件31在于第一侧板2解除连接后,可以进行围绕转动轴32进行翻转第二侧板3。作为一种可能的具体实例:本方案的规格可实施如下:所述第二侧板3的网状支架结构的网孔规格为5x5mm。所述的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和垫高件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的连接件31为连接卡扣,该结构既能保证流水出入,又能防止器械滑落及外漏,也便于取放。所述底板1的长度为500mm,宽度为300mm,所述第一侧板2的底边与底板宽度相适应,第二侧板3的底边与底板长度相适应,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高度为110mm。作为可选的使用对象,进一步,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至少包括脑脊液测压管、子宫扩张棒。本实施例方案的使用方法为:将预处理好的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由高位侧分别放入清洗架各层格内,其开口端朝向置于清洗架的低位侧,装载完毕后关闭活动门(即第二支架3),置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架子上,选择器械清洗程序进行标准洗涤,清洗结束后,取出清洗架,打开低侧的第二支架3,将物品取出,包装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装配。本方案结构简单,且操作便利,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直接将需要清洗的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放置于被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分隔出的容置空间中,通过使用本方案清洗架将吸引头类管腔器械分区域固定好,保证器械在清洗架内的摆放位置,可避免器械滑落、平放或重叠积放,确保每把器械可独立装载,再置于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器械的管腔内、外壁可以受到均匀、强大水流冲击力、浓度适宜的清洁剂、润滑剂及持续均匀的烘干送风,有效提高了管腔器械内、外壁清洗、消毒、干燥质量,降低器械返洗率,节约清洗成本。工作人员只需对管腔器械做好手工预处理,正确装载后便可运行机械清洗程序,避免了反复接触器械的概率,降低了职业暴露风险。清洗架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不仅用于吸引头类管腔器械的清洗,还可作为其它物品清洗使用。以上所述为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底板;/n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n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n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分别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n若干第二隔板,沿其中一第一侧板至另一第一侧板方向间隔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n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n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n所述的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板;
一对第一侧板,相对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两侧;
一对第二侧板,相对设于底板的上端面另外两侧;
第一隔板,设于底板上方,位于一对第一侧板之间且对应两侧分别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并将底板上方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
若干第二隔板,沿其中一第一侧板至另一第一侧板方向间隔设于底板和第一隔板上端面并将第一隔板分隔成的上下两层空间再次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待清洗物的容置子空间;
垫高件,固定在底板下端面且位于其中一第二侧板下方;
所述第二侧板的水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和其相近的第一侧板侧边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第二侧板为网状支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一隔板均为板状结构且其表面设有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mm,且其孔间距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引头类管腔器械清洗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凤陈珺吴丽心刘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