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57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在桶体内部以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分水板、过滤网、螺旋过滤管以及蓄水池;分水板呈半漏斗状,分水板的下出水口边沿设置有多个齿状凸起;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过滤孔呈倒圆台状;螺旋过滤管的两端分别附有纤维膜,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呈球状,桶体侧面还设置有与内部相连通的排泡口,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通风管。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家庭生活用水的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现有的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很难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却去除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的净饮水行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用净水器在欧美发达国达95%的家庭已在使用,而在国内家庭使用率还不到5%。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水消耗量却十分巨大。像北京的人均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这为净水器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很大市场前景。因此净水器在国内还有广大的发展空间。现有技术中,家庭生活用水的利用率低,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产生的污水就直接排放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现有的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很难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却去除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因此,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家庭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形成家庭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缓解国家和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对家庭生活废水的处理、回收、存储及使用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家庭生活用水的利用率低,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产生的污水就直接排放掉,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现有的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很难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却去除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家庭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形成家庭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缓解国家和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对家庭生活废水的处理、回收、存储及使用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所述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和在所述桶体内部以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分水板、过滤网、螺旋过滤管以及蓄水池;所述分水板呈半漏斗状,且所述分水板的下出水口边沿设置有多个齿状凸起;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所述过滤孔呈倒圆台状;所述螺旋过滤管的两端分别附有纤维膜,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呈球状,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的内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锥孔,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内表面也附有纤维膜,所述桶体侧面还设置有与内部相连通的排泡口,所述排泡口外接有气泡收集机构,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上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桶体并伸出所述桶体,且所述通风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螺旋过滤管包括:吸油毡层、活性炭层和石英砂层,以对流经的污水进行吸附净化。优选地,所述过滤网和所述螺旋过滤管之间还设置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呈半漏斗状,且下端与所述滤螺旋管的上端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桶体的侧面部分向内凹陷,从内部形成多个支撑凸台,所述分水板、所述过滤网以及所述集水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废水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废水箱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桶体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分水板上表面,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水泵;所述蓄水池上还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桶体,且所述排水管上还设置有所述第二水泵。优选地,桶体和废水箱分别呈半圆柱状。优选地,所述桶体的内部侧面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分水板、所述过滤网以及集水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块。优选地,所述蓄水池的内部还设置有水质检测器,所述桶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水质检测器电连接的显示器。优选地,所述桶体包括:上桶和下桶,两者之间为卡扣式连接,且所述分水板、过滤网、集水器和螺旋过滤管设置在所述上桶的内部;所述蓄水池和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设置在所述下桶的内部。优选地,所述下桶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蓄水池之间为螺纹式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桶体之间也为螺纹式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分水板将流入的污水打散,防止水流压力集中和压头过大而造成水流缓慢、不均匀的问题,利用所述过滤网对污水进行粗过滤,将大颗粒杂质除去,过滤孔呈倒圆台状也就是上大下小的锥孔,以增大水流流速;再由螺旋过滤管将水中异味及微小杂质清除,该结构和材质可以保证过滤效果;最后进入所述蓄水池中,其中,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可以将水中的各种有害元素和重金属净化排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以保证污水流通的通畅性,防止发生积水过多等问题,且还能对污水进行有效地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水流可以二次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专利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内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蓄水池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分水板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螺旋过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集水器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桶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分水板2过滤网3集水器4排泡口5第二水泵6微纳米气泡发生器7通风管8桶体9第一水泵10进水管11螺旋过滤管12纤维膜13废水箱14蓄水池15支撑凸台16排水管17齿状凸起81上桶82下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如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所述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8、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和在所述桶体8内部以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分水板1、过滤网2、螺旋过滤管11以及蓄水池14;所述分水板1呈半漏斗状,且所述分水板1的下出水口边沿设置有多个齿状凸起17;所述过滤网2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所述过滤孔呈倒圆台状;所述螺旋过滤管11的两端分别附有纤维膜1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呈球状,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4的内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8)、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和在所述桶体(8)内部以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分水板(1)、过滤网(2)、螺旋过滤管(11)以及蓄水池(14);/n所述分水板(1)呈半漏斗状,且所述分水板(1)的下出水口边沿设置有多个齿状凸起(17);所述过滤网(2)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所述过滤孔呈倒圆台状;所述螺旋过滤管(11)的两端分别附有纤维膜(1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呈球状,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4)的内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锥孔,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内表面也附有纤维膜(12),所述桶体(8)侧面还设置有与内部相连通的排泡口(4),所述排泡口(4)外接有气泡收集机构,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上设置有通风管(7),所述通风管(7)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桶体(8)并伸出所述桶体(8),且所述通风管(7)上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螺旋过滤管(11)包括:吸油毡层、活性炭层和石英砂层,以对流经的污水进行吸附净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包括:桶体(8)、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和在所述桶体(8)内部以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分水板(1)、过滤网(2)、螺旋过滤管(11)以及蓄水池(14);
所述分水板(1)呈半漏斗状,且所述分水板(1)的下出水口边沿设置有多个齿状凸起(17);所述过滤网(2)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且所述过滤孔呈倒圆台状;所述螺旋过滤管(11)的两端分别附有纤维膜(1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呈球状,且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4)的内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径为上大下小的锥孔,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的内表面也附有纤维膜(12),所述桶体(8)侧面还设置有与内部相连通的排泡口(4),所述排泡口(4)外接有气泡收集机构,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上设置有通风管(7),所述通风管(7)的一端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6)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桶体(8)并伸出所述桶体(8),且所述通风管(7)上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螺旋过滤管(11)包括:吸油毡层、活性炭层和石英砂层,以对流经的污水进行吸附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和所述螺旋过滤管(11)之间还设置有集水器(3),所述集水器(3)呈半漏斗状,且下端与所述滤螺旋管(11)的上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8)的侧面部分向内凹陷,从内部形成多个支撑凸台(15),所述分水板(1)、所述过滤网(2)以及所述集水器(3)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生活污水净化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废水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知章李路强何惊涛王麒羽朱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