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40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有顶壳,所述底壳和顶壳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紧固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顶壳上的外壳,外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紧固机构的设置,在填装活性炭物料时,只需将拧紧螺帽从固定柱上拧下,而固定柱会在两个弹簧的作用,收缩进外壳的内腔,从而与底壳脱离,最后将底壳和顶壳分离,将限位架取出,更换装填活性炭包,整个更换装填过程简单便捷,容易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更换装填活性炭包的效率,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不会产生切割废料,该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具备方便填装活性炭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过滤网
,具体为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
技术介绍
活性炭过滤网采用通孔结构的铝蜂窝、塑料蜂窝、纸蜂窝为载体,与传统活性炭过滤网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气体动力学性能,体积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风阻系数小,蜂窝状活性炭滤网是在聚氨酯泡棉上载附粉状活性炭制成,其含碳量在35%-50%左右,具有活性炭高效的吸附性能,可用于空气净化,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甲苯、硫化氢、氯苯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阻力小,能耗低,可在一定风量下除臭、除异味,净化环境,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广泛用于处理含有甲苯、二甲苯、苯等苯类、酚类、酯类、醇类、醛类等有机气体及恶臭气体和含有微量重金属的低浓度、大风量的各类气体,对废气进行吸附浓缩、净化后可直接排放。在传统的活性炭过滤网的装配中,其在装填活性炭时,不方便,由于其结构一般都是焊接在一起的,进而在装填时需要将其切割,然后再装填活性炭物料,而这种方式不仅在切割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切割会产生废料,造成材料浪费,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具备方便填装活性炭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活性炭过滤网的装配中,其在装填活性炭时,不方便,由于其结构一般都是焊接在一起的,进而在装填时需要将其切割,然后再装填活性炭物料,而这种方式不仅在切割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切割会产生废料,造成材料浪费,提高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有顶壳,所述底壳和顶壳通过紧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顶壳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固定柱的顶端贯穿至外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贯穿至外壳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拧紧螺帽,所述,所述固定柱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隔板的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隔板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壳的内腔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活性炭包,所述底壳的内腔卡接有位于活性炭包顶部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前侧和后侧的两端均焊接有卡入底壳内部的卡销。优选的,所述限位架包括两个长杆和两个短杆,两个长杆和短杆呈等边矩形分布且首尾相互焊接,两个长杆分别与四个卡销焊接。优选的,所述底壳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与外壳相适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底壳内腔的底部和顶壳内腔的顶部均镶嵌有网格,网格的孔径为三百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紧固机构的设置,在填装活性炭物料时,只需将拧紧螺帽从固定柱上拧下,而固定柱会在两个弹簧的作用,收缩进外壳的内腔,从而与底壳脱离,最后将底壳和顶壳分离,将限位架取出,更换装填活性炭包,整个更换装填过程简单便捷,容易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更换装填活性炭包的效率,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不会产生切割废料,该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具备方便填装活性炭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活性炭过滤网的装配中,其在装填活性炭时,不方便,由于其结构一般都是焊接在一起的,进而在装填时需要将其切割,然后再装填活性炭物料,而这种方式不仅在切割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切割会产生废料,造成材料浪费,提高成本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限位架的设置,在安装放置完活性炭包后,将限位架卡入到底壳内,用于对活性炭包固定,从而防止活性炭包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紧固机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顶壳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底壳内腔立体图。图中:1、底壳;2、顶壳;3、紧固机构;4、限位架;5、卡销;6、活性炭包;31、外壳;32、固定柱;33、挡块;34、隔板;35、弹簧;36、拧紧螺帽;41、长杆;42、短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底壳1,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壳2,底壳1和顶壳2通过紧固机构3固定连接,紧固机构3包括贯穿设置在顶壳2上的外壳31,外壳3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柱32,固定柱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4,固定柱32的顶端贯穿至外壳3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挡块33,固定柱32的底端贯穿至外壳31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拧紧螺帽36,固定柱3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35,弹簧35靠近隔板34的一端与隔板34固定连接,弹簧35远离隔板34的一端与外壳31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底壳1的内腔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活性炭包6,底壳1的内腔卡接有位于活性炭包6顶部的限位架4,限位架4前侧和后侧的两端均焊接有卡入底壳1内部的卡销5。本技术中:限位架4包括两个长杆41和两个短杆42,两个长杆41和短杆42呈等边矩形分布且首尾相互焊接,两个长杆41分别与四个卡销5焊接,通过限位架4的设置,在安装放置完活性炭包6后,将限位架4卡入到底壳1内,用于对活性炭包6固定,从而防止活性炭包6活动。本技术中:底壳1顶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与外壳31相适配的卡槽。本技术中:底壳1内腔的底部和顶壳2内腔的顶部均镶嵌有网格,网格的孔径为三百目。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在更换活性炭物料时,先将拧紧螺帽36从固定柱32上拧下,而固定柱32会在两个弹簧35的作用,收缩进外壳31的内腔,从而与底壳1脱离,最后将底壳1和顶壳2分离,将限位架4取出,更换装填活性炭包6,然后反向操作上述步骤,最后将拧紧螺帽36拧紧固定即可,期间在底壳1和顶壳2对其时,外壳31还会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方便使用者安装顶壳2,整个更换装填过程简单便捷,容易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更换装填活性炭包6的效率,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不会产生切割废料。综上所述:该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通过紧固机构3的设置,在填装活性炭物料时,只需将拧紧螺帽36从固定柱32上拧下,而固定柱32会在两个弹簧35的作用,收缩进外壳31的内腔,从而与底壳1脱离,最后将底壳1和顶壳2分离,将限位架4取出,更换装填活性炭包6,整个更换装填过程简单便捷,容易操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更换装填活性炭包6的效率,方便使用者使用,也不会产生切割废料,该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具备方便填装活性炭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活性炭过滤网的装配中,其在装填活性炭时,不方便,由于其结构一般都是焊接在一起的,进而在装填时需要将其切割,然后再装填活性炭物料,而这种方式不仅在切割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切割会产生废料,造成材料浪费,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壳(2),所述底壳(1)和顶壳(2)通过紧固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机构(3)包括贯穿设置在顶壳(2)上的外壳(31),所述外壳(3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柱(32),所述固定柱(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4),所述固定柱(32)的顶端贯穿至外壳(3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挡块(33),所述固定柱(32)的底端贯穿至外壳(31)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拧紧螺帽(36),所述固定柱(3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35),所述弹簧(35)靠近隔板(34)的一端与隔板(3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远离隔板(34)的一端与外壳(3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壳(2),所述底壳(1)和顶壳(2)通过紧固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机构(3)包括贯穿设置在顶壳(2)上的外壳(31),所述外壳(3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柱(32),所述固定柱(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4),所述固定柱(32)的顶端贯穿至外壳(3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挡块(33),所述固定柱(32)的底端贯穿至外壳(31)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拧紧螺帽(36),所述固定柱(3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设有弹簧(35),所述弹簧(35)靠近隔板(34)的一端与隔板(3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远离隔板(34)的一端与外壳(3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结构活性炭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雁琪高国君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