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331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架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螺纹套筒的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通过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批量的运输秧苗,秧苗转运方便,且能够调节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高度,使用者能够更加省力的取放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且装置能够稳定的站立在地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水稻种植时需要将秧苗插栽在水田中,现有技术中的秧苗转运主要通过转运车进行转运,转运车中秧苗只能摆放一层,空间利用率较低,一次能够转运的秧苗较少,使得转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安装架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螺纹套筒的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螺纹套筒的外部且转动连接有推板,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安装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第一导向杆的顶端延伸至导向套筒内,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提升机构,第二支撑板的顶端放置有第一托盘,第一托盘的顶端码放有多个第二托盘。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第一安装箱和第二安装箱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和下方,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与第一安装箱的底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端位于第二螺纹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箱的外部且与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箱内安装有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内,且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安装箱内且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轨,升降板的两侧分别对应与两根滑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导向套筒,第二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导向套筒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托盘的底端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的顶端均开设有与插杆相互对应的插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动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滑动槽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拉板,拉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定块。优选的,所述锁定块远离拉板的一侧开设有锁定槽,第一托盘靠近锁定槽的一侧开设有与锁定槽对应的锁定插销。优选的,所述拉板远离滑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内用于存放秧苗,第二托盘能够码放多个,装置通过车轮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方便的对秧苗进行转运;2.第二旋转电机能够驱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升降板升降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升降杆升降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支撑板的高度,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高度,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升高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更加省力的取放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3.通过第一旋转电机能够驱动螺纹套筒转动,螺纹套筒转动能够通过螺纹套筒与第一螺纹杆的螺纹连接来将推板向下推,使得推板与地面接触,从而即可使得装置能够稳定的站立在地面上。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通过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批量的运输秧苗,秧苗转运方便,且能够调节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高度,使用者能够更加省力的取放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且装置能够稳定的站立在地面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角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推板与安装架连接位置放大细节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安装箱位置放大细节图。图中:1、安装架;2、转轴;3、车轮;4、螺纹套筒;5、推板;6、第一齿轮;7、第一旋转电机;8、第二齿轮;9、第一支撑板;10、第二安装箱;11、第三齿轮;12、第二旋转电机;13、第四齿轮;14、第一安装箱;15、第二螺纹杆;16、升降板;17、升降杆;18、滑轨;19、第二导向杆;20、第二导向套筒;21、第一螺纹杆;22、第一导向杆;23、导向套筒;24、第二支撑板;25、第一托盘;26、第二托盘;27、插杆;28、插槽;29、滑动槽;30、弹簧;31、滑动杆;32、拉板;33、拉环;34、锁定块;35、锁定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9,安装架1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轴2,转轴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3,安装架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4,螺纹套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纹套筒4的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1,第一螺纹杆21的底端延伸至螺纹套筒4的外部且转动连接有推板5,推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杆22,安装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23,第一导向杆22的顶端延伸至导向套筒23内,第一支撑板9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9之间安装有提升机构,第二支撑板24的顶端放置有第一托盘25,第一托盘25的顶端码放有多个第二托盘26。其中,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箱14和第二安装箱10,第一安装箱14和第二安装箱10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9的上方和下方,第一支撑板9的顶端与第一安装箱14的底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升降板16,升降板16的顶端位于第二螺纹杆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7,升降杆17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箱14的外部且与第二支撑板2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5转动能够带动升降板16升降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升降杆17升降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支撑板24的高度,从而能够调节第一托盘25和第二托盘26的高度,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升高进行调节,第二安装箱10内安装有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其中,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12,第二旋转电机12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10内,且第二旋转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9),安装架(1)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轴(2),转轴(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3),安装架(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4),螺纹套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纹套筒(4)的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1),第一螺纹杆(21)的底端延伸至螺纹套筒(4)的外部且转动连接有推板(5),推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杆(22),安装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23),第一导向杆(22)的顶端延伸至导向套筒(23)内,第一支撑板(9)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9)之间安装有提升机构,第二支撑板(24)的顶端放置有第一托盘(25),第一托盘(25)的顶端码放有多个第二托盘(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9),安装架(1)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轴(2),转轴(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车轮(3),安装架(1)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4),螺纹套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螺纹套筒(4)的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1),第一螺纹杆(21)的底端延伸至螺纹套筒(4)的外部且转动连接有推板(5),推板(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导向杆(22),安装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23),第一导向杆(22)的顶端延伸至导向套筒(23)内,第一支撑板(9)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24),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一支撑板(9)之间安装有提升机构,第二支撑板(24)的顶端放置有第一托盘(25),第一托盘(25)的顶端码放有多个第二托盘(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箱(14)和第二安装箱(10),第一安装箱(14)和第二安装箱(10)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9)的上方和下方,第一支撑板(9)的顶端与第一安装箱(14)的底端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的外侧螺纹安装有升降板(16),升降板(16)的顶端位于第二螺纹杆(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7),升降杆(17)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安装箱(14)的外部且与第二支撑板(24)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箱(10)内安装有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秧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旋转电机(12),第二旋转电机(12)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1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滨程方顺夏国钧伍结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福宁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