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322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7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其结构包括主体、凹陷处、防护结构和把手,缓冲垫通过设置了防护结构在主体上端,可通过挤压承接组合,使压缩体内部中的气体向气垫内部传输,使气垫左右两端的顶部折叠处向上端延伸,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通过设置了承接组合在凹陷处底部,可通过棉织层与活性碳层的相互配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
技术介绍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各种活动,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体育运动中,使用者可通过缓冲垫来避免使用者受伤。使用者在通过缓冲垫来达到落地效果,由于缓冲垫结构较为单一,使用者在落地接触缓冲垫后,容易从缓冲垫顶部向外部移动,致使使用者受伤,降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解决了使用者在通过缓冲垫来达到落地效果,由于缓冲垫结构较为单一,使用者在落地接触缓冲垫后,容易从缓冲垫顶部向外部移动,致使使用者受伤,降低安全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包括主体、防护结构和把手、所述主体顶部中端设有凹陷处,所述主体背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防护结构固定安装于凹陷处底部,所述防护结构由安装槽、气垫、折叠处、压缩体、隔板、弹簧和承接组合组成,所述安装槽设于主体下端,所述气垫固定安装于安装槽内部,所述气垫上端设有折叠处,所述气垫中部上端与压缩体构成一体,所述安装槽中端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并且隔板顶部与压缩体相互接触,所述弹簧底部与隔板构成一体,所述弹簧顶部与承接组合固定连接,所述承接组合与凹陷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组合由软垫层、活性碳层和棉织层组成,所述软垫层底部与凹陷处固定连接,所述软垫层顶部与活性碳层相缝合,所述活性碳层顶部与棉织层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有四个,且固定安装于隔板顶部四端。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中端设有连接孔洞,且连接孔洞呈圆柱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呈凹形结构,且安装槽与气垫侧面间隙为0.2CM。进一步的,所述气垫呈U形结构,并且其厚度为0.5CM。进一步的,所述凹陷处呈圆台形结构,且其为上宽下窄。进一步的,所述软垫层、活性碳层和棉织层三者厚度之比为1:1: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材质为琴钢丝。进一步的,所述隔板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通过设置了防护结构在主体上端,可通过挤压承接组合,使压缩体内部中的气体向气垫内部传输,使气垫左右两端的顶部折叠处向上端延伸,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2)本技术所述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通过设置了承接组合在凹陷处底部,可通过棉织层与活性碳层的相互配合,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结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承接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凹陷处-2、防护结构-3、把手-4、安装槽-31、气垫-32、折叠处-33、压缩体-34、隔板-35、弹簧-36、承接组合-37、软垫层-371、活性碳层-372、棉织层-37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包括主体1、防护结构3和把手4、主体1顶部中端设有凹陷处2,主体1背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防护结构3固定安装于凹陷处2底部,防护结构3由安装槽31、气垫32、折叠处33、压缩体34、隔板35、弹簧36和承接组合37组成,安装槽31设于主体1下端,气垫32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1内部,气垫32上端设有折叠处33,便于气垫32的伸缩,气垫32中部上端与压缩体34构成一体,安装槽31中端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5,并且隔板35顶部与压缩体34相互接触,弹簧36底部与隔板35构成一体,便于对压缩体34的挤压,弹簧36顶部与承接组合37固定连接,承接组合37与凹陷处2底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承接组合37由软垫层371、活性碳层372和棉织层373组成,软垫层371底部与凹陷处2固定连接,软垫层371顶部与活性碳层372相缝合,活性碳层372顶部与棉织层373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弹簧36设有四个,且固定安装于隔板35顶部四端,便于对承接组合37的固定。其中,所述隔板35中端设有连接孔洞,且连接孔洞呈圆柱形结构,便于压缩体34与气垫32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安装槽31呈凹形结构,且安装槽31与气垫32侧面间隙为0.2CM,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其中,所述气垫32呈U形结构,并且其厚度为0.5CM,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其中,所述凹陷处2呈圆台形结构,且其为上宽下窄,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其中,所述软垫层371、活性碳层372和棉织层373三者厚度之比为1:1:1。其中,所述弹簧36材质为琴钢丝,具有非常高的强度极限和弹性极限。其中,所述隔板35材质为橡胶,具有弹性和耐磨。本专利所述的弹簧36材质为琴钢丝,琴钢丝是经铅浴淬火后冷拉而成,具有非常高的强度极限和弹性极限,是广泛应用的小弹簧材料,钢丝的质量、性能要求严格,除拉伸试验外,还需作扭转、腐蚀、脱碳等试验。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第二,使用者通过缓冲垫来辅助达到落地效果;第三,当使用者从高处掉落下来时,使用者身体与主体1相互接触,传输压力给凹陷处2;第四,凹陷处2将压力传输给承接组合37,承接组合37随后将压力传输给弹簧36,使弹簧36向下端伸缩,同时承接组合37向下端移动;第五,承接组合37使压缩体34内部中的气体向气垫32内部传输,气垫32接收到气体时,气垫上端的折叠处33向上端延伸,提高气垫32在主体1顶部的高度与硬度;第六,承接组合37内部中的棉织层373可吸收使用者身上产生的汗液等,且活性碳层372可提高其整洁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包括主体(1)和把手(4)、所述主体(1)顶部中端设有凹陷处(2),所述主体(1)背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结构(3),所述防护结构(3)固定安装于凹陷处(2)底部,所述防护结构(3)由安装槽(31)、气垫(32)、折叠处(33)、压缩体(34)、隔板(35)、弹簧(36)和承接组合(37)组成,所述安装槽(31)设于主体(1)下端,所述气垫(32)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1)内部,所述气垫(32)上端设有折叠处(33),所述气垫(32)中部上端与压缩体(34)构成一体,所述安装槽(31)中端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5),并且隔板(35)顶部与压缩体(34)相互接触,所述弹簧(36)底部与隔板(35)构成一体,所述弹簧(36)顶部与承接组合(37)固定连接,所述承接组合(37)与凹陷处(2)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包括主体(1)和把手(4)、所述主体(1)顶部中端设有凹陷处(2),所述主体(1)背端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结构(3),所述防护结构(3)固定安装于凹陷处(2)底部,所述防护结构(3)由安装槽(31)、气垫(32)、折叠处(33)、压缩体(34)、隔板(35)、弹簧(36)和承接组合(37)组成,所述安装槽(31)设于主体(1)下端,所述气垫(32)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1)内部,所述气垫(32)上端设有折叠处(33),所述气垫(32)中部上端与压缩体(34)构成一体,所述安装槽(31)中端侧面固定连接有隔板(35),并且隔板(35)顶部与压缩体(34)相互接触,所述弹簧(36)底部与隔板(35)构成一体,所述弹簧(36)顶部与承接组合(37)固定连接,所述承接组合(37)与凹陷处(2)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运动用落地辅助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组合(37)由软垫层(371)、活性碳层(372)和棉织层(373)组成,所述软垫层(371)底部与凹陷处(2)固定连接,所述软垫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祥钟敬平
申请(专利权)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