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包括:多条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设置的多条细栅线;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焊点;通过主栅面积的减少,结合更细副栅线,更大程度降低遮光面积,提高光的利用率及电流的收集能力,降低银浆单耗,组件端使用圆形焊带焊接,增加入射光的多次发射利用,增加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的12BB多主栅网版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的12BB多主栅网版。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日益降低,使得光伏发电的应用更加普及,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当前太阳能电池主要采用丝网印刷技术进行电极制备,导电材料主要为银浆,银浆成本成为电池片制备成本中非硅成本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市场主流的正面网版图形设计多采用细栅线收集电流,五根或六根主栅线汇集电流,银浆单耗较高,同时栅线遮光面积较大导致转换效率偏低,进而影响组件端输出功率。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银浆单耗,减少栅线遮光面积,提升转换效率,提升组件输出功率的多主栅网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通过主栅面积的减少,结合更细副栅线,更大程度降低遮光面积,提高光的利用率及电流的收集能力,降低银浆单耗,组件端使用圆形焊带焊接,增加入射光的多次发射利用,进而增加输出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包括:多条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设置的多条细栅线;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多个焊点。优选的,所述主栅线设置有12条,所述主栅长度为157.2mm,宽度为0.1mm,所述主栅线间间距为12.4mm。优选的,所述主栅线两端设置有大鱼叉,所述大鱼叉宽度为1.85mm,大鱼叉设计能够改善组件端起焊点位置,降低碎片率。优选的,每根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14个所述焊点,所述焊点间间距为11.04mm,尺寸为1mm*0.7mm,所述焊点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焊接时起到固定焊带,同时汇集电流,提升组件拉力。优选的,所述细栅线设置为110根,长度为157.2mm,宽度为24μm,所述细栅线间间距为1.44mm。优选的,所述多主栅网版尺寸范围为156.75mm-166mm。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主栅面积的减少,结合更细副栅线,更大程度降低遮光面积,提高光的利用率及电流的收集能力,降低银浆单耗,组件端使用圆形焊带焊接,增加入射光的多次发射利用,增加输出功率的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晶硅电池网版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鱼叉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点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主栅线,2为细栅线,3为大鱼叉,4为焊点,5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包括:多条主栅线1,与主栅线1垂直设置的多条细栅线2;主栅线1上设置有多个焊点4。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栅线1设置有12条,主栅线1长度为157.2mm,宽度为0.1mm,主栅线1间间距为12.4mm。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栅线1两端设置有大鱼叉3,大鱼叉3宽度为1.85mm。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根主栅线1上设置有14个焊点4,焊点4间间距为11.04mm,尺寸为1mm*0.7mm,焊点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细栅线2设置为110根,长度为157.2mm,宽度为24μm,细栅线2间间距为1.44mm。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主栅线1与细栅线2通过焊带连接,焊带为圆形。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多主栅网版尺寸范围为156.75mm-166mm。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包含12根主栅线和110根细栅线。所述12根主栅线与细栅线均等间距垂直排列;主栅的长度为157.2mm,宽度为0.1mm,12根主栅间间距为12.4mm,主栅两端为大鱼叉设计,鱼叉宽度为1.85mm,每根主栅设计有14根焊点,每个焊点间距为11.04mm,焊点的尺寸为1mm*0.7mm;所述细栅线根数设计为110根,长度为157.2mm,细栅线宽度为24μm,每根细栅线均为等距排列,细栅线间间距为1.44mm。表一组别EtaUocIscFFRs5BB18.8300.63609.24380.720.001512BB18.8850.63479.26180.970.0012差异0.055-0.0010.0170.2540.000表1为5BB网版设计同12BB网版设计电性能对比,同常规5BB网版相比,12BB主栅网版设计的换效率提升0.05%,Isc和FF提升明显;表2主栅数量主栅宽度遮光比例单耗5BB0.6mm5.05%75mg12BB0.1mm3.97%60mg表2为5BB网版设计同12BB网版设计单耗对比,同常规5BB网版相比,12BB主栅网版,单片湿重降低15mg/pcs,银浆单耗降低效果显著;表3组别电池端效率(%)组件功率(W)5BB18.8335.6212BB18.8340.93差异/5.3表3为5BB网版设计同12BB网版设计组件端功率对比,同常规5BB网版相比,12BB主栅网版,组件端功率提升5.3W。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主栅线(1),与所述主栅线(1)垂直设置的多条细栅线(2);所述主栅线(1)上设置有多个焊点(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主栅线(1),与所述主栅线(1)垂直设置的多条细栅线(2);所述主栅线(1)上设置有多个焊点(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的12BB多主栅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1)设置有12条,所述主栅线(1)长度为157.2mm,宽度为0.1mm,所述主栅线(1)间间距为12.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12BB多主栅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1)两端设置有大鱼叉(3),所述大鱼叉(3)宽度为1.8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贾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